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赵田英

讷河市人民医院党办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 161300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状况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主要选择某医院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所有的外伤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是将这些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际的护理中,对于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对于实验组来说在进行普通护理基础上,还要将心理护理方式应用到其中。然后对两个小组的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实验和研究,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高达96.6%,对照组的抢救率仅仅占据80%,而且从抢救时间上看,实验组的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这两个小组之间的患者状况以及性质之间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二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论:对于外伤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急救的高效性,同时还能够从整体上完善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关键词:心理护理;外伤急救;抢救的成功率;抢救时间

在医院的急诊急救中,外伤患者的数量比较不多,患者的受伤原因不同,其中包括撞伤、刀伤以及动物咬伤等等。有些患者并无大碍,而有些患者则有生命危险,需要进行抢救。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这是对生命负责的表现。在急救的过车中需要进行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不是多有的护理工作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患者外伤的实际情况来提升护理的质量。现如今,在采取基本的急救过程中还加入了心理护理方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患者为某医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之间的外伤患者共6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来说只需要进行基础的护理工作,对于实验组来说,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入心身护理。从患者的实际情况上看,主要包括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平均年龄在41岁,患者的患处不同,其中包括腹部的损伤16例,四肢和脊柱损伤9例,另外,脑部、小布以及软组织的损伤人数分别为8、14、13例。两个小组的患者在年龄,身体状况,受伤情况以及对急救的态度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实验和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来说,主要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明确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还应该给予足够的吸氧,护理人员要实现对症护理,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急救和观察。具体的做法如下所示:在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需要进行急救工作,主要是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要对患者的出血状况进行控制,如果患者的血容量比较低就需要及时进行血液的补充。给患者吸氧主要是为了保证患者呼吸正常。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症护理和治疗。另外,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来做好各项检查工作。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就要直接进行急诊手术。所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比较重要。

1.2.2实验组。对于实验组来说,需要在对照组的所进行的常规护理工作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来采取各种心理干预和防治的手段,进行这一护理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降低患者在手术前、中、后出现严重的焦虑情绪。这样还能够提升患者对于手术的信心。具体来说,在患者入院的同时,医护人员需要热情地进行迎接,通过询问和观察的方式来了解患者的病情。然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临床诊疗,在减轻患者紧张情绪的基础上,提升患者家属对医院的认可和信任度。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对患者的衣物以及相关的物品进行有效的保管,这样才能为医生的急救工作提供抢救的时间和可能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向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希望患者能够经济进行配合。心理护理的范围比较广,除了对患者进行之外,还需要对其家人以及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在急救进行的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向家人进行报告,同时还应该鼓励家属们要对患者进行支持。

1.3统计学处理

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主要采用的是SPSS13.0软件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允许一定的误差存在,但是要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此过程中,要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处理方式来提升数据分析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结果

实验组中共有30例患者,其中抢救成功的人数为29例,死亡人数为1例。这一死亡患者主要是由于颅脑受到严重的损伤。对于对照组来说,总共30例患中,抢救成功的人数共有24例,其中死亡人数为6例,在死亡的6例患者中有2例是颅脑损伤所致。另外三例分别是胸部和腹部损伤以及记住损伤造成。通过这一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抢救工作进行比较中能够得出以下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时间要比对照组的时间短,而且具有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具体情况可以从表1中得到体现:

3、讨论

对于医院所接收的急诊外伤患者来说,要做好抢救工作,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护理工作。在患者入院的时候要尽量消除其紧张焦虑的状态,这样才能降低患者的恐惧和抑郁心理。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以及不正当的心理行为。通常情况下,外伤急救患者一方面在忍受病痛的折磨,同时还要接受急救的治疗。所以,如果工作人员或者是医护人员的行为稍有不合理就会引起患者和其家人的不满。这就给急救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都增加了难度。

在实际的急救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伤势状况来选择合理的急救方式,同时还需要在手术之前手术之后进行护理工作。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常规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心身护理有助于调节患者的情绪,同时还能够提升急救效率。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根据医生的嘱咐以及自身的护理经验来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尽量让患者保持轻松预约的心态来进行手术。

心身护理在外伤抢救中所体现出的作用比较明显,提升护理的作用是护理人员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素质,以抢救患者为己任,促进抢救工作的高校进行。现如今,高效的医学发展模式逐渐对已有的传统医学诊疗和护理模式进行取代,从现如今的医学发展模式上看,疾病的产生往往不是由一种因素引起,和生物以及心理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不同的疾病类型也是有不同种因素引起,每种因素的作用大小也不相同。保证机体和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是降低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该加大心身护理工作的力度,这样才能提升心理环境和身体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进而提升治疗效果的高效性。由于患者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影响疾病出现的因素也不相同,所以,心身护理工作也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做到个体化护理、

由本研究可见,护理人员在对外伤急救患者进行常规的急诊护理基础上,加上心理的护理,达到了心身护理的作用,能护理得更加完善、全面,帮助患者减轻恐惧、焦虑的心理,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使患者战胜疾病信心得以提高,从而使患者的身心准备均达到最佳的治疗状态,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缩短抢救的时间,通过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瑞荣.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7):55-56.

[2]王长珍,张惠明.三步心理护理在急诊急救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8,6(25):2260-2261.

[3]王丽媛,王黎黎.急诊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7):259-259.

论文作者:赵田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8

标签:;  ;  ;  ;  ;  ;  ;  ;  

心身护理在外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_赵田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