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与路径-专家学者解读公众“新期待”论文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与路径-专家学者解读公众“新期待”论文

延伸阅读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与路径
——专家学者解读公众“新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3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在这一背景下,本次调查也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针对调查结果中排名靠前的选项,《国家治理》周刊邀请各领域权威专家进行分析解读,以飨读者。

5.3.1套袋技术要点套袋可以综合防治多种病虫害,套袋前用药因种类多,不要喷其他叶面肥料,配药浓度也不宜过大,喷药雾化程度要好,叶背面喷湿喷到,真正起到综合防治、不伤幼果的作用。

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程同顺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个调查聚焦于人民群众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期待,非常有价值。尤其是,61.35%的受访者期待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方面取得新进展,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名,充分说明了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提高和加强党的领导能力的热切期盼。

这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既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客观事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在当前以及未来的改革发展中都发挥着核心和关键作用,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被人民群众看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当然会被寄予很高的期望。

3.1.1 呼吸机管道以及湿化罐均采用一次性 对照组的呼吸机管道非一次性,送至供应室进行消毒清洗只达到消毒水平,并未达到灭菌效果。而原有的湿化罐的材质不耐高温,只适合浸泡及机械清洗热力消毒法也无法达到灭菌效果;压力蒸汽灭菌法效果虽然显著,但是对材质要求高,易使管路变色,老化,从而缩短使用寿命[5]。而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及湿化罐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弊端,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当前中国已经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升级,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祖国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安全随时可能面临重大风险和挑战,等等,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不仅要坚持党的领导,而且还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郑州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郑州大学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张合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的本质是“四化”互动,并促进“四化”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和国家现代化。

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上层建筑,“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重要经济基础。

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都蕴含着对民主、理性价值的追求,相互关联也相互支持,将共同构筑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 沈荣华

法治中国建设着力于依法治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既强调符合中国国情的客观法秩序建构,追求国家的整体利益,也要保护主观权利,尊重个体的自由和创造,保障人权,服务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俊生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法治中国建设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都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首次提出,两者虽然具有不完全相同的视角,但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都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实现的战略目标。

关于历史与诗(文艺)的区别,亚里士多德曾指出:“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1页。进一步来看,这里所指的诗可以被替换为一切虚构型叙述文本,而这里所指的历史也可以被泛化为所有纪实型叙述文本。新闻文本与电影文本的关系其实也类同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历史与诗(文艺)的关系。新闻文本重视个别或局部的事实,以纪实性为导向。而剧情电影却试图从个别或局部的事实中寻找普遍性的规律,以虚构性为导向。

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普及,树状传承模式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这一模式以某一传承路径为主线,衍生出各支派、各层级、小众化的文化传承保护的多种方式。溢出的交错组合的旁支,凭借其稳定的文化主干维系在一起。京剧、淮海戏等戏曲,镇江香醋、绿茶的制作技艺,太极拳、形意拳、大成拳、少林拳等拳术,这些文化项目传承内容丰富,门派林立,各门派及其传承人都有独门绝技。传承保护机制较为灵活,既有群体或个人传承保护,也有机构、组织传承保护。故而,这些文化项目应对社会蜕变的能力较强、方法较多,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和存续状态也比较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意蕴深远,对于中国政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党内政治生态决定着国家政治生态,党风深刻影响着政风和民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营造中国优良政治生态,需要立制度、守规矩、讲纪律,牢固政治生态红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一直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同样,在营造中国优良政治生态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运用制度、规矩和纪律的作用,构建中国政治的生态红线。制度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决定性因素,规矩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基本规范,纪律构成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保障,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严格的规矩和严肃的纪律归根到底要通过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和固化。因而需要着眼于党内政治生态功能完善、党外政治生态环境优化以及政治生态评价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联动,以促进党的政治生态子系统的科学整合和外部生态环境的互动态势,共同构成政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链。

法治中国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手段和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政府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院长 薛刚凌

武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周叶中

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旨在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改革,大力减少政府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不断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行放管结合,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监管;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办事流程,只进一扇门、一站式服务、一次办结、一网通办等创新亮点纷呈。

国家治理包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队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国家,建立一套有效的法治体系和法律机制,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同时,法治中国建设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手段,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除了要加强国家治理体系的建构外,在国家治理能力层面,个人自治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也是应有之义。此外,国家治理现代化还强调政治、文化、道德和科技手段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

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动力源泉。“四化”同步发展,推动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推动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共同富裕。

2.1 性状特征 该品种属单秆型,叶深绿色,白花,一叶三蒴,蒴果四棱,种子白色,全生育期88 d。表1为2013年安徽省芝麻新品种鉴定试验、2015和2016年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中主要农艺性状。由表1可知,皖芝10号株高152.6 cm,始蒴部位48.3 cm,主茎果轴长97.6 cm,单株蒴果数79.0个,每蒴粒数66.2粒,千粒重2.93 g。田间鉴定抗倒性强,植株整齐一致,生长势较强,未发生旱害、渍害,丰产性较好。

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

(2)在初始参数均为地板厚度30mm;室外温度-8℃;相对误差0.001时,随着电缆加热功率的增大,室内升温越快。

“建设法治中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本次调查中公众期待较高的选项。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也是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符合公众的共同愿望。

法治维护公平正义,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保障,全民守法是基础。“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善法治建设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法律制度建设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需要让公众在发生纠纷时有法可依。其次,严格执法要切实有效。法律如果不能被有效执行和贯彻,就是一部空法、废法;如果执法不力,不能通过法律的手段来推动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那么久而久之,公众就会对法治变得淡漠、失去信心,法律制度也就形同虚设。最后,普法教育要全面深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纠纷,往往出现在强者和弱者之间。当出现矛盾纠纷的时候,要让弱者知道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必采取过激的行动,这非常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法律的制定、法律条文的解读、司法活动等,要考虑社情民意,要进行让老百姓感到善法良治的法律建设。另外,仅仅靠法律还不足以维护社会的良好运行,必须在法律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公众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才会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香港天大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谢元媛

政治民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

实践表明,“放管服”改革在破解长期存在的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上走出了一条新路,打通了体制机制上的许多堵点壁垒,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新活力,促进了就业创业,推动了高质量发展,解决了百姓关心的许多操心事烦心事,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完善的必要之举,也是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因此,公众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关注,在情理之中,这也是公众新的期盼。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分为良性病变和恶习病变,在病变早期患者均无明显症状产生,随着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程度的不断加深,病变体积加大,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如果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继续恶化为恶性程度,就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临床实践中,应用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可以通过患者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具体位置、病变范围、体积大小、边缘组织血流状况等分析其良恶性程度。经临床实践证明,超声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准确率较高,且在实际操作中简单方便,不会对患者造成辐射损害和创伤影响,可重复性操作使用[5]。

国家治理现代化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政治民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无论是“为人民服务”的传统建党理念,还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都体现了人民本位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现实当中就是应当持续扩大人民的政治参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接受人民监督,当好人民公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这一制度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区别,只有不断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才能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主张真正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不仅仅体现在选举投票中,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我们的日常决策和管理中是否让人民真正参与其中,重大事项是否真正与人民进行了广泛协商,以及是否真正自觉地接受人民对于决策和管理的监督。扩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不仅仅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层政策制定和立法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应当体现在与人们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的基层组织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只有这样,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才会更加牢固;只有这样,才会加速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点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梅文慧

人民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哪些新期待?这个话题非常好,显示出了中国智慧,为《国家治理》周刊的调研之风点赞。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指导思想、关键技术和保障机制,但如何才能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联结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点。以“网络问政”带动多元主体共建社会治理格局,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以内在力量防控社会风险、倒逼改革,不断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民主治理、综合治理。通过发挥新型智库效能,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国家治理绩效的评价体系,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

假设D维空间中分布有N个输入样本{x1,x2,…,xN},样本相应的类标签{c1,c2,…,cN},则样本点间的马氏距离为

另外,网络舆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挑战,舆情风控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是“积极政府”现代执政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体现。执政党必须充分掌握社情民意,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尊重民众情感,倾听与回应民众关切,解决好民众的利益问题;同时,执政成果的全面反映和充分传播,有助于民众情绪和社会危机得到正确有效地疏导与化解,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责编:司文君 / 王茂磊

标签:;  ;  ;  ;  ;  ;  ;  ;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点与路径-专家学者解读公众“新期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