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信息采掘技术在冶金、化工中的若干应用

数据信息采掘技术在冶金、化工中的若干应用

姚莉秀[1]2000年在《数据信息采掘技术在冶金、化工中的若干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数据信息采掘技术是指综合运用多种算法,对从各种渠道得来的大量数据 进行计算机处理,通过信息加工,抽提有用信息,发现自然规律。本文除了把 最近邻法最新应用到数据采掘的特征筛选步骤中外,主要介绍了数据采掘技术 在三元合金系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的研究、汽车零件的防腐蚀措施优化、钢板 反弹因素的研究、DNA芯片检验自动化和降低某大型企业成本的分析等问题中 的应用: 1.最近邻(KNN)法是一种模式识别分类方法,有关它的研究大多在K的选 值、提高计算速度和近邻规则的选取等方面。本文工作把KNN法用于数据采 掘的特征筛选步骤中,通过与传统的特征筛选方法的比较,证明KNN方法比 PCA、PLS和K_W方法更适合于包容型数据的变量筛选。 2.Miedema提出的合金元胞模型认为两种金属间的电负性(Φ)差和Wagner- Seize元胞价电子云密度(n_(WS)~(1/3))差与中间相的形成有关。考虑到三元合金 系中间化合物形成情况更加复杂,我们引入了另外两个原子参数,即表征几 何性质的半径(R)和表征能带因素的价电子数(Z),以这四个原子参数 或它们的函数作为特征变量,用数据采掘方法研究三元合金系金属间化合物 的形成规律,找出中间化合物形成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一个能 预报三元合金系中间化合物形成与否的专家系统(TICP)。经初步测定, TICP的误报率为2.56%,正确预报率为91.03%,不可预报的为6.41%。 3.汽车制造公司常用电镀锌、喷涂油漆和电沉积橡皮等作为汽车部件的防腐蚀 措施。用数据采掘技术对其中的部分防腐蚀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找出了汽车 部件的腐蚀速率与镀锌厚度、涂漆程度和沉积橡皮程度之间的关系,可据此 建模和优化。 4.用数据采掘技术研究了板材冲压反弹现象,证明板材反弹除与外部环境、反 应条件有关外,还与被冲压的板材的自身厚度有关。 5.建立了26组激光光谱数据与DNA芯片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使DNA芯片的 产品检验自动化成为可能。 ———————————一N————-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博士论文 姚莉秀2000年4月 6.针对某生产复印机的公司在各个销售区的维修费用差别很大的问题,用数据 采掘技术分析了该公司某种型号的复印机维修一年的记录,从中找出三个影 响维修成本的主要因素:使用频率、牺牲小齿轮保护大滚筒、几种零件维护 的节奏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包新华[2]2005年在《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本文报道用VB语言编程基本建成的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该数据库收集了三千多个熔盐系的二元、三元和多元相图的图文资料。数据库能方便地搜索和浏览相图及相关资料,实现相图数字化、相图数据获取自动化、原子参数的读取自动化,并实现相图按价态、元素族、图形、元素等进行分类检索,能进行数据挖掘、建模和相图智能预报。本论文将结合了原子参数-数据挖掘技术和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技术用于若干熔盐系相图的评估和预报:1.根据对MeBr-Me’Br_2类相图建模、预报的结果,应用DTA和XRD方法对有疑问的相图CaBr_2-CsBr进行重测,测得CsBr-CaBr_2系相图,发现该体系不是简单共晶型相图,确有中间化合物生成,验证了计算预报的结果。根据测得的相图发现,该体系有一个CsBr∶CaBr_2 = 1∶1的稳定化合物,还有CsBr:CaBr_2 =2:1和3:2的异分熔化的化合物。对X-射线衍射图谱指标化表明, CsCaBr_3化合物是略畸变的钙钛矿结构,晶胞常数a_0=5.78 A,c_0=5.72A。2.运用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技术,研究了白钨矿型钼酸盐、钨酸盐和含稀土钼酸盐、钨酸盐形成异价固溶体的条件,建立了碱金属-稀土钼酸盐和钨酸盐的晶型以及这些化合物与稀土钼酸盐或钨酸盐形成连续固溶体的判据,并求得这类化合物的晶胞参数的计算式;计算表明:各组分元素的离子半径和电负性是影响固溶体形成、晶型和晶胞参数的主要因素。根据本文所得经验式估计TlPr (MoO_4)_2-Pr_2(MoO_4)_3系固溶体情况与实测结果一致。3.运用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技术,研究了①钙钛矿结构的复卤化物的若干规律性:结合钙钛矿结构几何模型的论证,探索卤化物系中钙钛矿结构形成和晶格畸变的原子参数判据。计算表明,用Goldschmidt提出的容许因子t与组分元素的离子半径,电负性以及表征配位场影响的原子参数共同张成多维空间,可在其中求得判别钙钛矿结构形成和晶格畸变的有效判据。并能估算立方结构的钙钛矿型化合物的晶格常数。②含钙钛矿结构层的夹层化合物的规律:在分析晶格能和已知相图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能解释和预测K_2NiF_4型的复氧化物、复卤化物的结晶化学模型。认为这类夹层化合物形成的推动力主要源于高价阳离子间距离拉长导致的静电势能下降;这类化合物形成的阻力主要来自因夹层间晶格匹配所产生的内应力。据此提出表征夹层化合物形成条件和晶胞参数的半经验判据和方程式。用以估计CsBr-PbBr_2等盐系的化合物形成情况,与实验结果相符合。③钾冰晶石型化合物的结晶化学规律:建立了钾冰晶石结构形成条件和晶胞常数计算的数学模型。认为除容许因子t外,阴阳离子半径比和电负性差也是决定钾冰晶石结构形成的必要条件。④钙钛矿结构的合金中间相的若干规律:对于具有钙钛矿结构的

战彦领[3]2009年在《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日益加深,国内煤炭产业链扩张热产生的后遗症将逐步显现:从宏观层面看,危及国家能源安全;从中观层面看,造成煤炭行业剧烈起伏;从微观层面看,诱导煤炭企业巨大风险。因此,煤炭产业链成为国内官、产、学、研竞相研究的热点,尤其是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优化整合更成为热点中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多停留在对煤炭产业链这一术语的应用阶段,缺乏系统理论,使得国家制定相关政策、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缺乏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的主题由此切入,围绕产业链理论中的两大核心问题——演化机理与优化整合展开研究,致力于回答四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延伸产业链的问题;第二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了煤炭产业链延伸的深度和广度;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延伸煤炭产业链的问题,即采取哪种路径、何种模式、达到什么程度去延伸产业链;第四个问题是在煤炭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煤炭产业链演化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煤炭产业链的基本概念、煤炭产业链演化过程、演化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煤炭产业链动态演化模型,以及煤炭产业链的演进机制等,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煤炭产业链演化基本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炭产业链演化影响因素作用的综合测度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发现,煤炭企业的资源要素、投资能力、管理能力等内部因素,和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相关产业变化等外部因素对煤炭产业链延伸有显著影响。然后,以综合测度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LBT的煤炭产业链综合评价模型,从产业链扩展度、产业链长度、产业链宽度、产业链厚度四个维度对煤炭产业链扩展程度与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匹配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煤炭产业链系统的特点,建立了煤炭产业链优化的SD-MOP集成模型。并进一步地引入复杂网络的研究思路,构建了煤炭产业链扩展的最优关键路径搜寻方法,确定了煤炭产业链的战略环节,为煤炭产业链的优化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本文围绕煤炭产业链理论的另一核心问题——“如何整合产业链”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煤炭产业链扩展风险识别的LBT模型和节点风险的传导模型,并以需求波动风险为例,实证了煤炭产业链节点风险传导的牛鞭效应,为下一步煤炭产业链整合提供了依据。其次,在煤炭产业链演化模型的基础上,从纵向、横向、侧向三个维度和内圈、中圈、外圈三个层次,构建了煤炭产业链整合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综合运用企业共生理论、成本收益比较理论、工业生态理论,对煤炭产业链的多维整合路径进行分析,为煤炭产业链整合路径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运用建立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以XMG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

曾万平[4]2013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我国洋务运动和早期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型城市开始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模式和战后重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重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刺激了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巨大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消耗,一大批资源型城市和生产基地拔地而起,这些城市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高强度资源开发以后,由于粗放的增长模式,发展观念滞后,市场化机制不够完善和资源相关的财税制度建设不足等诸多原因,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利用率很低,资源浪费严重,宝贵的资源储备过快衰竭,积累了许多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其是九十年代开始,阜新等许多资源型城市进入衰竭期,开采成本大幅攀升导致资源型产业竞争力严重削弱,失业工人数量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等原因导致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艰难,社会矛盾凸显。此外,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悬殊(如“煤老板”现象)、地区贫富差距拉大、财政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上述种种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到进入生命周期中后期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阜新等资源枯竭的城市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坠入“资源诅咒”陷阱。因此,需要立足资源型城市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加强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和企业发展相关的软环境建设,尤其是完善政府治理、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相关财税等制度建设,消除制度扭曲下的经济低效率和利益分配不公平,调整和优化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市发展各环节的公平和公正,增强城市的内生发展能力,大力激发城市居民创新和创业的精神,培育和发展富有竞争力的非资源接续替代支柱产业,力求实现资源型城市效率和公平的双重提升,进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资源型城市竞争力重塑与提升的研究分为四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二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和意义,对资源型城市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区分了非专属问题和专有问题,非专属问题是我国很多城市的问题,而非资源型城市独有的;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和评述;简述了本人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研法等;阐述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包括资源型城市的问题、竞争优势理论、国际经验和国内经验、政策建议等;最后简述了本人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定义、分类和特点,分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并重点讨论竞争优势理论、资源诅咒和制度诅咒问题。第二部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国际经验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借鉴。较为详尽探讨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相对富有成效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文章对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三大类转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文章得出了国外转型的十条主要经验,及其对我的启示。第四章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对转型相关的国家和各省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五章,较为详尽的分析了阜新、淮北、大庆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及其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启示借鉴。第三部分(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竞争力研究,先是讨论竞争力理论模式,然后讨论城市转型的三个关键点也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社会转型和综合环境转型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第七章讨论产业结构转型。讨论了新兴产业的定性、选择误区和特点,然后讨论了产业转型的几个模式及其因地制宜地搞转型。第八章讨论了资源公平问题,这一点理论界讨论较少。先是讨论资源公平的内涵,然后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公平问题,包括利益流失到发达地区,资源红利在本地区的不公平分配,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资源开采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接着讨论了资源性产品的价值补偿问题,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源于价值补偿不完善。最后,讨论加快资源公平的体制机制建设。第四部分(第九章)。为了促进资源型城市的顺利转型,本文第八章讨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相关政策建议。讨论资源型城市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主要是中央和省政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建议,比如转移支付政策、财税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和某些政策的先行先试等。并且讨论了资源型城市自身需要落实的政策,比如改进政府治理,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有所进步,一是区分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问题和专有问题;二是从公平和效率这一古老但是历久弥新的经济学范畴出发,讨论竞争力和利益公平分配问题,使得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难点可以在这一框架下得到分析,抓住城市转型面临的两大核心问题,需要强调的是,公平和效率在此处并不冲突,事实上,资源型城市的资源不公平问题严重损害了效率,比如资源浪费问题,不仅不公平,效率也是很低的,因此,公平建设对于提高效率也是很重要的,与此同时也可以增强竞争力;三是要走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困境,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造成这一困境的体制机制缺陷,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贫富悬殊等问题,核心还是产权和财税等利益分配机制有问题,既不公平也无效率,要想成功转型关键还是看能否打破既有的不合理利益格局,重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利益分配格局。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3月两会答记者问时,直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注定是阻力重重,但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张晨[5]2010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资源型城市一直是我国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是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基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资源濒临枯竭。2009年3月6日,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加之此前第一批确定的12个城市,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将给予44个城市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所有资源型城市都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不仅要转型,而且要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革新,实现绿色转型。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内部各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影响。论文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出发,深入阐述了绿色转型的内涵,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复合系统,设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及转型对策。论文既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问题的理论性探讨,又是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太原案例的实证性研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提出了新的界定。论文通过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来阐述绿色转型内涵,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的差异,即:绿色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与一般经济转型存在显著不同。相较而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绿色经济的实现而非仅为避免“矿竭城衰”;强调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而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非脱资源化发展;强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而非生产过后对污染的治理;绿色转型注重企业绿色运营制度和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注重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改造及产业体系的绿色重构;注重转型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换及其自身的绿色约束和管理。2.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论文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内化成本、最佳时期及最优模式,在把握绿色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绿色转型可以选择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前期进行;绿色转型的最优模式为产业延伸模式。3.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模型。论文运用复合系统理论与建模方法构建模型,使该模型与阐述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的三维结构模型相对应,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因素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角度进行系统归纳。动力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它由四大因素代表的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剖析了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内在动力。操作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如何进行绿色转型的问题,涉及企业、产业、政府三大主体,阐述了实现绿色转型的具体可操作途径。检测系统回答资源型城市进行绿色转型将达到什么目标的问题,它由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原因层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方法层面包括企业绿色运营、产业绿色重构、政府绿色管理,它们对绿色转型应达到的目标效果做出了系统评价。4.建立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初步设计了由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85个四级指标共同构成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承接绿色转型内涵,综合考察资源型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资源使用、环境保护、企业运营、产业结构、政府管理七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变化趋势,以及七大系统间的协调状态。同时,根据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及相关数据对太原市绿色转型及绿色发展能力进行定量研究与实证分析。总结了太原市在实施绿色转型前后发生的变化,并为进一步推进并完成绿色转型提出了对策建议。

孙毅[6]2012年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生态环境压力,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等,成为国际共识和国家战略。我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相继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以资源开发及其初级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本挤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发展难题,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严重。如何破解资源型区域发展难题,跳出资源优势陷阱,实现区域转型发展,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而如何推进低碳经济、绿色发展,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将资源型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实行绿色转型,推进传统的、资源依赖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创新驱动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对完善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资源型区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以及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在对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及其研究进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并尝试构建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进而对资源型区域产业绿色转型、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变、科技创新绿色融合、制度创新绿色引领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实证分析中,重点以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省为例,从省域层面或是案例层面进行剖析。主要观点如下:一是尝试构建了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以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核心内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数理模型界定了绿色转型的内涵及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双重目标。绿色转型模式是从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向理想的“绿色”发展模式逐步趋近的过程模式,采取“寻优”而非“择优”的演化路径。初步建立了包括产业转型、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科技创新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出绿色转型的起步期、深化期、成熟期等三个发展阶段,揭示了从“黑色”到“深褐色”、“褐绿色”、“浅绿色”,最终再到“深绿色”的资源型区域绿色发展轨迹。二是运用路径依赖理论阐释了资源型产业的锁定与突破机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引入路径依赖的分析框架,从资源型区域的初始条件、自强机制、锁定效应三个方面揭示了路径依赖的存在,探讨了资源型产业从路径依赖向路径创造转变的模式与路径,提出了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融合、产业配套、产业植入等产业多元化路径。以山西为例,分析了“黑色”产业路径的形成条件、资源依赖的强化效应及其路径锁定表现。同时,指出资源型产业的路径依赖实质上是资源依赖的产物,并通过构建“资源依赖状况指数”度量山西资源型产业路径依赖程度。三是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生态环境修复与资源集约利用的难点及其破解思路。运用制度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从利益驱动与技术挤出效应、价格粘性与产业惯性、外部性与环境累积效应、功能替代与经济发展效应,系统阐释了资源生态环境难题的成因。通过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数理解析的改造,加入耗竭性资源与环境因素,得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与环境资源再生率、可耗竭资源损耗及转化率、环境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资源消费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通过构建绿色开采与资源开发的预防性机制、资源集约利用机制、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修复机制,以实现区域资源生态环境可持续。四是基于供、求两个角度,探讨了资源型区域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及融合机制。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分析了资源型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挤出效应,资源产业部门的高收益引发科技创新预期收益下降,进而导致科技创新供给不足,“资源诅咒”、“反工业化”现象造成科技创新需求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开展。科技创新的绿色融合机制,需要政府、企业等加大科技投入供给,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型、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生态环境治理中坚持绿色技术创新导向,培育现代企业,扩大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促进供、求两方面的相互融合,从而增进资源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最后,分析了推动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制度与对策,建议重点建设绿色产业制度、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绿色金融制度、绿色财政制度和绿色考核制度。

刘抚英[7]2007年在《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废弃地是面临衰退的矿业城市危机与复兴的双重载体。一方面它是城市危机的承载对象,表现为对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诸多负效应;另一方面,因其所具有的再利用优势而有条件转化为促进城市复兴的积极因素。探求通过工业废弃地的更新利用推动矿业城市摆脱困境是研究的主要出发点。本文首先对作为研究背景的我国矿业城市概况进行解读,厘清了矿业城市的界定、分类、地区分布及空间结构,探讨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归纳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进而,研究提出了工业废弃地的概念,剖析了其产生原因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工业废弃地再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建立工业废弃地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协同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协同再生”的观点,构建了系统协同再生的研究结构。据此,本文对系统协同再生的目标进行解析,提出系统进化的总目标、各子系统进化目标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目标;探索系统协同再生的运行机制。研究中引用协同学中支配和控制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产生协同作用的“序参量”的概念,通过对工业废弃地系统协同再生的“隐喻序参量”进行描述和辨识,提出了构成系统的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以及系统整体的隐喻序参量分别为“生态系统进化”、“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利益维系”和“发展循环经济”,并以此作为土地更新利用的框架,论述了四个框架下工业废弃地土地更新利用的11种模式。进而,提出了土地更新利用的程序。其后,总结了大地艺术创作、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景观重构、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污染场地清理等工业废弃地场地与设施再生的方法。最后,在案例实证研究部分,分别针对“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矿区”和“徐州市九里湖周边地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废弃地,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更新利用的对策。

佚名[8]2009年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的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重大技术研发和承担重大装备研制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规范

支航[9]2017年在《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和担忧,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通过“再工业化”、“再实体化”开始积极调整其过度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新兴市场国家为了避免出现生态环境制约与能源资源市场冲击问题,一直在不断尝试将粗放的增长模式做出调整和改变。因此,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国际共识与国家战略,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进入到中速区间运行、结构优化调整深化、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增长动力结构转换、要素成本优势下降等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时期。资源型城市正不断促进产业更加生态化、多元化、合理化以重新培育主导产业,使其进入绿色转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开发和区域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问题的研究,这是世界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当发生城市资源问题时,重新规划、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更加生态化、多元化、合理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对资源型产业、生态、科技进行系统性转型和创新,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从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经历绿色转型的资源型城市案例中,仍然缺少一种系统并普适的方式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绿色转型制度。探寻解决资源型城市生态建设、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问题的方式方法,依然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研究的重大议题。由于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众多,类型多样化,资源型产业衰退较为严重,资源型城市区域特征明显,具有一定区域典型性,基于此,论文选取了吉林省这一省际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基本理论、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论文采用文献综合分析、比较分析和统计与计量分析等方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判断、转型效率评价、转型方式探讨、转型机制构建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技术路线。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一是“资源诅咒”与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二是可持续发展、周期理论和增长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三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相关理论。说明了资源型城市概念与属性特征;阐述了绿色转型基本理论,包括其概念、内涵、转型与绿色经济概念理论的比较;概述了资源型城市发展特征特点、存在瓶颈与问题以及形成原因与机制;阐释了绿色转型标志与标准、绿色转型模式与路径选择,理论提出了产业转型、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重要方式和途径。第三章,分析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现状。历史地分析了吉林省资源型的产生与形成,概述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资源能源开发历史贡献,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数量、类型与分布;从产业层面、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层面和科技创新层面分析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形成原因;梳理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政策推进进程及绿色转型发展效果;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存在的矛盾与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与效率做出了分析和评价。论文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性特征以及评价方法分析框架,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阶段进行了理论认知;借鉴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进行了特征分析与阐述,进一步构建理论模型,运用面板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探讨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论文基于产业视角,从调控方式、主导模式层面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思路,从产业绿色升级、产业体系重构和产业链条构建等层面提出了具体发展路径;基于生态视角,提出从资源科学合理勘察开采、资源产业高效利用、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实施资源生态环境补偿与修复等层面优化提升资源型城市生态功能,从而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人地和谐支撑空间;基于科技创新视角,提出了绿色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在动力与要求,并从科技创新体系完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层面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支撑方式与途径。第六章,构建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机制。论文从矿山生态修复机制建立和完善、绿色开采制度与机制实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机制构建等层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生态环境体制机制;从资源型企业绿色改造引导机制构建、资源型产业绿色发展机制建立、绿色产业经济体系构建与调整等层面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吉林省资源型城市产业绿色转型体制机制;从绿色科技创新导向机制构建、绿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绿色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等层面,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构建;结合吉林省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阶段,以及自身绿色转型结构性特点,提出了建立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差异化引导机制;从绿色核算与考核制度建立、绿色财政制度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实施等提出了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政府体制机制建设。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概述了研究的基本结论,指出了研究中的主要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陈颖[10]2012年在《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资源型产业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导产业,是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内蒙古工业利润的主要源泉,也是地区形象和影响力的支撑。近年来内蒙古通过资源开发转化利用,经济增长速度十年来领跑全国,创造了引发众多学者关注的“内蒙古现象”。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主观和客观、自身优势和外部机遇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内蒙古自然资源富集的优势遇到了国家重化工业化的机遇。对能源、基础原材料需求的急剧增加和资本投入的超常规增长为内蒙古资源型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资源型产业在自我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为内蒙古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内蒙古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典型粗放式的“三高一低”的增长特征。在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低附加值与资源型产业自身持续发展的矛盾性;高投入、高消耗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矛盾性;高污染排放与资源富集区环境保护的矛盾性;产业结构单一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性。资源型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不仅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也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面临制度因素、创新机制、基础设施方面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制约下,内蒙古资源型产业应借鉴国际国内转型经验和教训,本着生态化、集约化、集聚化、品牌化的原则,通过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链延伸、循环经济升级、产业周期创新等不同模式,实现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应着力建设自主创新体制,推进技术撬动创新,为产业升级与转型提供基础和动力;科学地制定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必要的政策保障体系,培育相匹配的支撑要素,为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周边协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助外部的力量来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完善资源型产业组织体系,优先发展大集团战略,鼓励发展中小企业,提升资源型产业的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积极提升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有益的补充和促进。

参考文献:

[1]. 数据信息采掘技术在冶金、化工中的若干应用[D]. 姚莉秀.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2000

[2]. 熔盐相图智能数据库研究及其应用[D]. 包新华. 上海大学. 2005

[3]. 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D]. 战彦领. 中国矿业大学. 2009

[4].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D]. 曾万平.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

[5]. 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 张晨. 南开大学. 2010

[6]. 资源型区域绿色转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7]. 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 刘抚英. 清华大学. 2007

[8]. 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C]. 佚名. 2007-2008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09

[9]. 吉林省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方式与机制研究[D]. 支航.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10]. 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 陈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  

数据信息采掘技术在冶金、化工中的若干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