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的发展与展望论文_冯超,吴坡,张文雄,李敬宝

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的发展与展望论文_冯超,吴坡,张文雄,李敬宝

摘要:结合时代背景与传统行业发展需求,用发展性思维对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进行思考,阐述了目前此项工作的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背景预测其发展。

关键字: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现状,发展

一 引言

近几年,铁路行业迅猛发展,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要求;在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日趋普及的当下,传统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呈现的纸质满天飞、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弊端,已经暴露无遗。

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传统行业变革以及铁道车辆行业更好、更强的发展,近几年,中车各主机厂都在依托企业本身的特性,基于新时代背景,着力打造一个更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铁道车辆生产系统,而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将会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 入库检验现状

纵观目前中车各主机厂,在铁道车辆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零部件大部分为采购配件,供应商产品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对供方产品质量的控制一般采取入库检验的工作方式。铁道车辆零部件种类杂、数量大,检验项点多,导致入库检工作难度大。

但是,在质量管理部门,入库检验工作常被称为“鸡肋”检验,原因主要为:

1、在零部件存放的库房没有相应的检测环境,可实现的检测方法较少,很多尺寸、特性无法检测;

2、质量证件滞后性,供应商与主机厂间没有搭建公共平台,资料、信息传递不及时,入库检验人员无法做到实物检测与物料收货的实时性;

3、信息传递采取“烽火台”式传递方式,导致信息滞后,入库检验人员无法把握重点检验项点;

4、对于不合格品处理,由于采购配件不合格的原因各不相同,实际生产中,需要考虑生产、采购、售后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入库检验人员很难综合判断做出最有效、最合理的处理措施。

除此外,入库检工作中还存在信息传递不准确、流程不顺畅、质量管理难以开展的尴尬问题。

三 入库检验展望

随着工业4.0时期的到来,将带来企业工作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发展,入库检验工作也将随之迎来巨变。

对于入库检验工作,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工作方式上,运用信息化、可视化、数据化等,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质量管理中,实现数据标准化、信息实时性、共享性,最大程度地保证工作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后续发展中,铁道车辆零部件的入库检验工作方式会经过“试错—优化—发展—试错...”的过程,在不远的将来会呈现以下工作特点:

1、系统化

依托企业系统,在质量管理体系下搭建入库检验质量管理平台,与系统内其他平台如技术、工艺、采购等多部门数据相互关联,创建供应商资质、检验指导书、检验卡片、质量标准及要求、质量证件存档等模块。

在系统中,企业各个部门间,犹如人体大脑与身体器官之间的联系,单独作用、协同运作,而又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2、科技化

随着科技水平提高,一些传统量具如:游标卡尺、盒尺、外径千分尺等,将不再作为主要的检测工具,无论随科技发展而自然产生,还是企业定制的新型量具,都将具有使用方便、高精度、信息化等优势。新型库房,将具备完善的检测环境,安全的操作空间,信息化的作业感官等。统一物料包装,所有供应商采用统一的物料包装,解决因包装、防护不一而产生的磕碰划伤等质量问题,便于入库检验人员的质量管理。智能化存料、分料、发料设备等等。

3、完善的质量体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将会更加丰富,结构更加清晰,涉及更加广泛,可实施性更强等。

如目前参考《GB/T 2828.1-2012国标2828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编制的抽样管理方案,在以后会基于实际运营,运用编程逻辑思维,结合质量数据统计,优化为更符合铁路行业的抽样管理方案。

4、可视化

犹如电脑编程发展史: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由开始的二进制编码逐步发展为目前的可视化、可拖拽式编程,由开始的生涩、专业到目前的简单、快捷。

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其中所依据的各种技术文件、质量要求、质量流程、国标、铁标等,目前都是以文字形式输出,在以后的发展中,将逐步被图片、视频、指示等更易于被捕捉、更便于执行的可视化标准形式所取代。

四 结语

对于入库检验工作而言,其工作性质涉及的每一个模块,都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工作方式在变化,工作内容在变化,工作目的在变化,工作意义在变化,也许有一天入库检验的工作属性也将会发生变化,变化为一种或几种新的工作形态。

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发展势在必行,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此项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入库检验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可能性,需要我们去发掘、开拓。

参考文献

[1].杨慧玲,SPC在铁路行业零配件入库检验控制中的实施与应用,上海有色金属,2013,34(4).

[2].施鹏,浅谈飞机航材的入库检验工作,科技风, 2015(3).

论文作者:冯超,吴坡,张文雄,李敬宝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铁道车辆零部件入库检验工作的发展与展望论文_冯超,吴坡,张文雄,李敬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