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角活动”中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论文_黄晓红

在“区角活动”中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论文_黄晓红

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文体中心 831511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我们逐渐意识到平等的师幼关系、良好的师幼互动是优质教育的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应作为主体出现。教师并不是发号施令的“万事通”,而是应以平等的方式同幼儿进行交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努力成为幼儿学习互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才能发掘幼儿身上的优点、亮点、闪光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才能。

“区角活动”是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幼儿能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进行活动,因而它能给幼儿带来更多体验成功愉快的机会。在“区角活动”中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适时、适当地鼓励和支持幼儿对他们自己的问题兴趣在深度和复杂性方面深入钻研,引导他们观察再观察,思考再思考,呈现再呈现,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区角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与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是有所区别的,“区角活动”中是以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师幼互动过程。那怎样才能实现“区角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呢?

二、活动区创设实施过程:

区角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物质基础,什么样的材料,就可引发相应的活动,达到相应的目的。于是,在2004年9月—12月在我所带的中班进行了教学实践实验。

一、要创设能激起师幼互动的环境。

1、 材料准备

区域中的材料可以教师自己提供,也可以发动家长提供,有的也可以是幼儿收集的。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幼儿更容易产生共鸣。例如:拼图区的拼图,就可以让幼儿自己画,自己制作;超市区可以发动家长提供一些可再利用的废物,丰富其内容。而且教师要对区角里的内容经常更新。如果没有教师对材料的专注、投入,很难想象在幼儿中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持续的热情及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

通过对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材料和老师的适时指导,幼儿已将我视为他们的伙伴、朋友,发表了他们的意见,流露了他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互动,发展了幼儿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 “区角活动”操作区中的拼图游戏,幼儿对拼图游戏很喜欢,但拼图难度较高,小朋友常会半途而废,玩到一半就不想再继续了。拼图游戏不仅需要细心观察、分析,而且还需要幼儿的耐心。于是我就参与了拼图游戏,同他们一起合作玩拼图。这吸引了许多幼儿,“我们一起来玩拼图好吗?”幼儿响亮地回答:“好!” ,证明了这一举动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拼搭的过程中,幼儿常会没有规律地乱拼,所以很难拼好。因此,在同他们进行共同合作时,我常提醒他们:“把图的边先找出来,这样会好拼些;我来拼头,你们来拼身体。”等等。不一会儿,一幅图就拼好了,小朋友们高兴极了,都说还要再来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操作区的活动建议

幼儿熟练地运用工具或手眼协调地进行操作,不是短期内所能达到的,有的教师操之过急,唯恐幼儿做得不好而包办代替;有的教师又出于安全的考虑,反对幼儿接触一些真实的工具。实际上大人们越是小心翼翼,幼儿的动作越不成熟,出现的问题则越多,相反,给幼儿充分的机会、足够的时间,教师会发现三岁的幼儿能够很好地使用剪刀。可见,教师让幼儿有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是促进动作发展的首要和前提条件。

1、观察与探索

十月是金秋时节,也是收获季节。为让幼儿感受到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我让每位幼儿回家收集各种种子,如:黄豆,绿豆,花生,瓜子,蒜,皮牙子,白菜心等,然后将各种收获季节图片向幼儿展示、说明,使幼儿有了一个较感性的认识,同时进行种子贴画。幼儿通过听、看、收、做,懂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从心理上都感受到了“收获”。我还让幼儿把从家里带来的蒜、皮牙子、白菜心等用水泡上,在种植角配上种子发芽图,由幼儿自己亲手剥的蒜,亲手泡上,格外珍惜,每天都自发去换水。三天过去了,有的幼儿惊奇的说:“老师,我们种的蒜发芽了,又过了三天,幼儿又高兴的对我说:长出苗苗了。”引发了幼儿不断关注,观察和探究。

2、主动发现与探索

通过以上具体措施,幼儿对区角活动由过去的被动式学习逐渐发展为主动式探索。于是在新学期,即2004年2月我考虑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决定用材料做什么,所以在材料的摆放上正好可以让幼儿看见,可触及并方便取放,同时也便于幼儿不断与之相互作用。

操作区:

投放了剪刀、废旧画报、老师画的多种图形,幼儿非常喜欢,每天都三、五个到操作区,大大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

语言区:

将所教的每一个单词、汉字都贴到墙上,并在台子上放一木棍,便于幼儿指认,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教能力弱的幼儿,从而达到了一种生生互动关系,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新活动区的诞生:

在进行两个月的重点区角活动后,发现部分幼儿在各活动区活动后,总有一些碎纸片、未收干净的玩具,以及墙壁还残留的颜料,影响了环境的美观。针对班级所出现的问题,为了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我组织全体幼儿进行了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主题活动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活跃、热烈,由此,诞生了大家一起设计一张环保棋图。环保棋内容有:“爱护花草树木”“乱扔果皮、纸屑”………环保棋的诞生,不仅是幼儿保护环境行为的记录,也是对幼儿今后行为的提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已形成共识,即保护环境者进,不保护环境者退。随着我班环保棋的诞生,废旧物品的收集利用也随之产生,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区角----“变废为宝创作区”。

“变废为宝创作区”的诞生,幼儿乱扔东西的习惯减少了,每天都有幼儿收集来的牙膏盒、药盒、酸奶盒等。通过老师的引导,我与幼儿共同制作了各种物品,如:小汽车、机器人、小丑娃娃………,当每一件废旧物品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时,孩子们就感到特别自豪。在“变废为宝创作区”中,几乎每天都有幼儿或在家做或在幼儿园做的新作品。

三、重新认识活动区创设后的效果及思考:

在总结以往教训以及重新认识活动区创设后,通过两学期区角材料投放、布置及带动幼儿自己创设活动区,班里幼儿在教室互相打闹嬉戏的减少了,更多的是有目的的去选择自己喜爱的区角活动,同时感受到区角墙饰的布置应成为课程的一部分,他的教育价值不仅仅是装饰和美化,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把区角、墙饰放在幼儿的视线之内,使它不断与幼儿“对话”。

论文作者:黄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在“区角活动”中实现良好的师幼互动论文_黄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