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论文_程俊

程俊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合理、科学的造价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利润,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立足。本文根据多年工程实践,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造价;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特点

每个建筑项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及规模,一些内部结构以及工艺流程都体现出造价的独到之处。同时也具有不定性,由于市场经济的带动下,信息更新特别快,材料价格也存在浮动,同一个商品在不同的时间及区域价格差异也有着天壤之别。况且建筑项目一般时间都较长,一些大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高达千万甚至上亿都有,因此,在这么长的时间内难免会出现偏差或失控等情况。

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管理不到位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包括立项、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图纸设计阶段。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这个阶段,对今后项目造价的影响起到50%的决定因素。但在立项阶段,或因没有深入市场进行细致的调研,而确定不了投资规模;或因没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论证项目、分项的投资前景和它的可操作性,而无法选择在经济上可行的投资模式、明确投资控制三目标(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和资金目标);或因在图纸设计阶段没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在一起,即设计人员与概算编制人员设计方案未有机结合,各自为政,而导致后期项目实施中的严重浪费。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管理不到位

标底的编审工作是招投标管理的核心工作,在技术标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在工程标底编制前,由于编制人员并未充分了解项目情况,甚至未到现场踏勘,或是对一些特殊施工工艺不熟悉而造成后期在做标底时产生工程漏项等问题;在商务标的编制过程中,由于条款描述不详细,特别是一些牵涉到工程款支付、工程结算费率、材料价格、工程量增减、施工措施费用的约定等没有周到、明确具体地表达,而造成招投标结束后签订合同时的偏差。

(三)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

或因为项目急于开工,建设单位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任意更改施工阶段,没有一个固定的施工程序,缺乏监督变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没有防范变更而所造成损失;或因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不合理但未及时变更,刚刚建完便拆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因在签证过程中,签证人员未本着实事求是的宗旨,隐蔽资料等数据未通过深入现场实测取得而造成经济损失;或因在签证过程中,签证人员未及时了解市场信息,随意签证材料单价,最后在决算审计中无法反悔改签而造成一定损失。

三、建筑工程造价加强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个动态的控制过程,是各个工作环节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将结合工作实例来对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加强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控制

签合同时,必须遵照招标合同的相关内容弄清各个条款的内容,涉及到的敏感内容,例如结算方式、费用以及违约处理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要有准确的规定。在双方协商的时候,对不清楚、不具体、不准确的条款,经过双方磋商,争取能够使双方都得到利益的最大化。以某小区1-9#楼安置房工程案例中,铝合金窗和入户门以及太阳能热水器是我单位直接发包给专业的厂商来制作安装,由于在合同签订的条款里注明了配合费、材料下料费、工地的保管费、甲供材料的退款问题等内容,这样就规避了在事后审计阶段甲方和施工单位由于上述情况的发生而产生纠纷、扯皮事件,并创造了有利的审计基础。

不仅如此,在签订合同中必须提前意识到索赔问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索赔的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可以尽可能把索赔事件的几率降到最低。除此之外,可以采取工程担保和建筑工程保险等等有利措施,使公司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二)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1)通过完善设计竞争机制来控制造价

完善并创新目前的招标办法,在评选方案时,设计者不仅要提供方案设计,还必须进行概算并明确概算控制标准,将经济与技术联系起来,可以试着把经济指标的地位适当提升,不能像以前只重技术而忽视经济指标的相应作用。革新目前的计取费方法,限额设计的基数必须大于设计取费的基数。例如某小区1-9#楼安置房工程我们采用的是“施工图限额设计”方式,即是用经过批准的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我们在施工图设计之前就根据使用功能合理地确定了工程各部分的,在总图设计阶段,按照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层层下达限额任务,由于分配层面较细,即使在分部工程中有较小幅度超额,但在分项工程中马上就可以做相应调整和缓冲,故最终不会影响到控制总额的限度,有效完成在设计阶段就做到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2)通过优化和对比设计方案来控制造价

优化设计方案控制造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综合问题,控制投资不是只减少投资,而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收支,进行合理平衡调节。不仅要尝试使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还要避免投资的无限扩大。不能为了一味追求节约投资,选择造价最低的方案,要知道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是最低的方案。好的方案应是技术先进、功能优越和性价比高的方案。

(三)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1)通过精确的签证来节约造价

建设方现场代表在涉及金额较大的签证时,应会同监理、跟踪审计人员共同进行,避免签证中数据弄需作假、漏洞百出的现象。并应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严把价格关,通过科学严谨的现场测量作为签证依据,以保证签证资料的精确性。

(2)通过合理的变更来节约造价

如果说设计阶段是工程造价的形成阶段,那么施工阶段则是工程造价的实现阶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有一些修改和变更是难免的,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在前期设计未考虑到的棘手问题,但如果变更处理得好,则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应。某小区1-9#楼安置房的地基变更就是个例子:

如某小区1—9#楼为多层安置房工程总建筑面积28306.47m2,共计六层,其中一层为自行车库(不计容)。

1—9号楼在平整场地之前原来是大型土方及淤泥的堆埋场,堆置高度为3~6m且周围原来多为鱼塘,属于低洼地带,原设计基础埋深为-4.5m,若按图施工,由于现场原回填土多为淤泥土质,影响开挖后边坡稳定性,容易塌方,故不可行。由建设方提出建议,进行基础图纸的变更。设计院提出方案一:原基础设计不变,但增加基坑维护设计,以保证开挖时的边坡稳定。作者提出了方案二:变更原基础设计,采用换填素砼承载,即分段换填C15砼至-2.0m,并设置300mm厚板基一道,基础底标高调整至-1.7m(如图所示)。究竟采用哪种方案,我们在经济成本上做了如下对比:

图1 基础换填砼施工图

第一,若采用方案一,则需要基坑围护设计、基坑围护设计审图、试桩、静载试验、基坑围护施工、养护,多出很多施工步骤,势必会延长工期,增加政府对拆迁户拆迁过渡费等费用的安置成本。而采用方案二不需要做基坑围护设计和施工,大概能缩短6个月的工期。若按璜土镇目前的拆迁过渡费标准8元/月.m2,则实际节约拆迁过渡费17451.1㎡(6幢楼的建筑面积)×8×6=83.77万

第二,施工过程的经济性。经过两个方案的实际对比,方案一的施工造价约为1182.18万元,方案二的施工造价约为1030.8万元,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省151.38万元。累计以上两点,则切实为政府有效节约了235.15万元(具体概算明细见下表):

某小区1-9#楼部分建筑基础施工方案造价概算对比表

序号项目方案一方案二

计算方法 估算金额计算方法估算金额

1基坑维护设计费0.330.33

2桩机施工行进便道190m(长)×6m(宽)×0.6m(厚度)*×100元/m³ 6.84 06.840

3维护桩施工(3.14×0.5×0.5)㎡×10m(桩长)×(190/0.5)根×250元/m³74.575

0

43.3250

5桩机进出场费1.50

6井点降水12施工排水4

72:8灰土回填4441m³×130元/m³57.731941m³*×130元/m³25.24

8开挖土方24.7324.73

9砼换填+300厚C30钢筋砼

8470元/m³×2500m³ 117.5117.5

10±0.00以下基础砼用量8 0基底从-4.5m抬高至-1.7m,基础砼用量方案一比方案二增加约为8万80

11以2#楼为例小计197.03171.8

12六幢建筑合计 1182.18 1030.8

13小结一累计1-12项,方案二比方案一节约成本约151.38万

14小结二由于方案二比方案一施工工艺简单,节约工期约为6个月,按照璜土镇目前的拆迁过渡费标准8元/月×㎡,17451.1(6幢楼的建筑面积)×8×6=83.77万

15总结方案二比方案一共计节约成本235.15万元

值得一提的还有施工的安全性。方案二较之方案一还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分段换填在施工中不会造成边坡塌方的等安全性问题。

综上所述,设计院同意了笔者意见,最终采纳了方案二。本案例说明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全面地分析各种因素,不但能弥补前期设计中的不足,通过设计变更起到事半功倍、有效管理工程造价的作用。

(3)通过科学的材料、设备管理来节约造价

一般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设备费用占到了总工程造价的60%~70%,由此可见,选材是否经济实惠,采购是否价廉物美,保管是否安全可靠等等对材料的科学管理,在降低工程造价上起着关键作用。比如通过对货源进行调查研究来找到货和价的结合点;比如通过货比三家来确定采购单位;比如在水泥的保管中按规定堆放,避免受潮和底层结块以保证材料正常使用;再比如根据施工方案来确定材料需求,做好每旬及月度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资金运转情况安排大型设备的进退场等。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的管理,控制造价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投资额度的突破,更积极的意义在于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静态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造价控制管理将对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论文作者:程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论文_程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