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环境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论文_唐超

浅谈市场环境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论文_唐超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对需求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电网企业的工作要求,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从而满足现阶段电力能源的管理要求,引导用户做好电力需求侧的管理工作,满足现阶段电力电量节约指标的要求,提升工程节能减排的效益。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研究

引言

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于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保证电能供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提升电力服务的质量,成为电力企业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1需求侧管理概述

需求侧管理是指电力市场环境下,一种新的用电管理模式,通过一定的手段,例如: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等,使得用户参与复合调节。许多的电网公司已经关注并采纳这一方法。在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中,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需求,电力系统不得不扩大电源以及输电容量,这就会导致输电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引入需求侧管理,可以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解决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于用户来说,要启发公众对电的节约意识,对于不良的用电行为要积极改正,使得用电需求得以减少,在根本上使得电力系统的碳排放量有所降低降低;对于电力公司而言,需求侧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负荷率,减少对电源以及输电容量的需求,从而延缓对网架的投资,最终减少因没有必要的投资而造成的碳排放量。综上所述,为了实现电力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在电网规划中引入需求侧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事实上,电网作为用户和发电的中间环节,要对需求侧进行协调和有效的管理,使得电能需求方的使用效率、电力供应方的供应效率有所提高提高,减少了电力系统的碳排放。所以说,低碳经济下,考虑需求侧管理所带来的低碳效益,将是电力公司必经之路。

2传统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不到位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用电效率,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电力紧缺还是电力过剩时期,都应该从长远意义上节约资源的角度坚持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但以往大家对这些都不太在意。

2.2法制不健全

我国目前还缺乏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因此不利于有效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及充分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缺乏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收益的不仅是电力企业、电力用户,还有发电企业,以至整个社会。电力公司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均衡满足供电与销售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由于激励机制不足,让电力客户自觉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需求侧管理目标

3.1白色证书机制是一种强制性的机制,由相关权威机构发出能效工作的书面证明,白色证书可以进行交易,在白色证书的政策应用体系中,需要实现电气模块、油气生产模块、供应模块等的协调,满足能效活动的开展要求,进行能源生产及供应量强制性节能目标的制定,做好自行组织的实施模块,满足节能义务的工作要求。

3.2在节能补贴激励模块,我国一般利用财政资金展开控制,主要的应用模式有生产控制、销售控制、消费控制,做好高效设备购买的直接补贴工作,按照节能量展开补贴,针对能源审计模块展开补贴,通过对财政资金及相关渠道资金的利用,满足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工作要求,实现对不同能效及复合的管理。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方法明确规定了电网公司需求侧管理的工作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量化指标的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市场环境下电力需求侧管理措施

4.1行政措施

指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达到预期的目的,包括保护环境、节能降耗等。就目前来看,由发改委和电监会联合发布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重大意见》,要求电力部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进行调度管理工作,引导电力用户合理用电,强调供电有序,限电合理。应该对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进行限制,有限满足居民的生活用电以及重要用户的电力供应,保障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业开发能耗控制指标,强调负荷管理和需求侧管理。

4.2财政措施

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电力市场的有效运营,结合相应的激励或者抑制措施,对电价进行严格管控。分时电价、季节电价、需量电价等都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措施,而以此为基础,还可以推行更多的优惠措施,如折让鼓励、节电设备租赁鼓励等。实际上,在很早以前,我国就开始利用价格杠杆进行削峰操作,例如,要求能够享受优惠电价的高耗能用户在用电高峰季节进行设备大修,以此来降低电能的消耗,推动电能的供需平衡。而伴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应该进一步构建起有利于实现电能需求侧管理的电价机制,保证管理的实际效果。

4.3节能措施

通过对电网的科学性规划及建设,可以满足现阶段电网公司的工作要求,这需要实现技术改造模块、管理模块等的协调,实现输配电环节电能损耗的控制,做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管理工作,进行节能空间的优化。在电网公司的运作模块中,针对其办公、生产建筑等设施,可以进行新型能源建筑模式的应用,加强能源型建筑的管理,实现其运行管理方式的优化,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电网公司需要积极引导用户展开需求侧管理工作,通过对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分析,做好用户补贴激励模块,进行电网公司电力节约量的提升。在补贴模块中,政府相关机构需要做好相关的规定从事,电力电网企业在享受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不能再享受相应的补贴。

4.4汲取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为了增强电网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效益,企业需要汲取国外某些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进行电力公司收入模块及电量模块的相脱离,不存在电量损失的成本状况,允许私有电力公司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某种调整机制,获得项目合理成本,在将来电价调整过程中,需要进行售电量及收入状况的成本分析。

4.5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通过对相关监管制度的应用,在私有电力公司需求侧管理模块中,通过对某些运作机制及渠道的应用,可以实现项目直接成本及电量损失成本的获得。在实际工作模块,也可以进行意大利AEEG标准及机制的应用,满足实际工作场景电价回收工作的要求。在欧洲电力管理模块,其没有涉及到电力公司电量损失成本回收模块,目前来说,我国电网企业的需求侧管理工作尚不健全,通过对合理成本及费用的确定,辅之以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电力需求侧的管理效益,满足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做好负荷管理以及需求侧管理非常必要,尤其是在电能供需矛盾越发紧张的情况下,电能负荷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电力市场的稳定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对电网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体系的制定,可以实现电力需求管理各个参与者模块的协调,增强电力用户的服务体验,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周伏秋,王娟.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5(2):32-34.

[2]袁人楠.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实用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刘茜.电力市场中的负荷和需求侧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5(8):42.

论文作者:唐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  ;  ;  ;  ;  ;  ;  ;  

浅谈市场环境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论文_唐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