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孙国亭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孙国亭

身份证号码:37078119861013XXXX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在加快,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正在逐年上涨,在建筑项目建设工作当中合理的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上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防止建筑结构不完整,出现建筑结构失去稳定性等不良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充分了解工程的整体施工流程,以及工程的实际施工环境,结合实际施工条件针对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充分保证建筑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以此来有效提高整个建筑体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为后续人们的建筑居住安全打下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

1房建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

1.1预防和解决房建工程沉降差异问题

在房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混凝土结构在浇筑过程中由于自身发生沉降作用而产生裂缝的情况。为了避免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沉降不均的现象,要严格有效地控制沉降差异,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程效率。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的现状,对工程施工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合理性地设计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在较为恰当的位置进行后浇带的施工,对沉降不均的情况进行合理化控制,从而保障工程质量。此外,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要按照规范的施工程序进行相应的施工作业,同时要适当调节施工中产生的压力差,并按照相应的施工需求应用后浇带的施工,尽可能减少房屋主体结构的整体压力值,有效确保工程稳定地进行施工。

1.2解决房屋结构构件收缩和裂缝问题

后浇带施工的应用能够有效地避免温度的变化对房屋建筑的影响,避免房屋的整体构件在冷热交替的差异中产生收缩的情况,使得整体的房屋结构更为稳定牢固,以达到房屋建筑的标准要求。然而温度的变化是最需要重视的外在因素之一,会严重影响房屋工程的整体进程,同时也会导致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裂缝。这不仅影响到了房屋建筑的外观美感,而且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使得建成的房屋稳定性能下降。因此,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要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过程进行相应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应用后浇带施工环节,在有助于控制混凝土结构收缩情况的同时,增强其稳定性及牢固性。

1.3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

现如今对房屋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而且需要引入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优质的施工方案来实现工程建设整体要求,并提升整体的建筑结构的质量。因此,要有效开展后浇带施工应用,并严格控制其施工流程,对相应的施工设计进行优化,从基础上降低房屋建筑过程中出现沉降不均的概率,并对房屋构件有可能出现的收缩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能够有效地提升房屋的建筑质量,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在满足房屋建筑规范性建设的同时,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

2后浇带施工方案设计

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分块施工,以此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并使设计简化。当建筑物平面外形尺寸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要求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伸缩缝间距。但由于受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是不应使伸缩缝的最大间距超过规定的限值范围,而且应该采用适合的外墙保温措施,加强外墙及屋面的隔热保温,同时也能提高山墙和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筋配筋率。对于需要设置抗震缝的地上结构,应首先确保满足抗震缝的宽度需求,在此基础上确定伸缩缝的宽度。而在进行超长地下室结构施工时,由于地下室顶板和外露于地面的地下室外墙部分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会使混凝土收缩应力对地下室基础结构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着重关注这一问题。但是混凝土后浇带虽可解决混凝土自收缩的问题,却不能因此替代伸缩缝,要把这二者区别对待。如果地下室长度超出过多,设置后浇带无法使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得以解决时,就要通过在适合的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补偿收缩的混凝土,用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带,这样就可以在增大最大伸缩缝间距的同时,使混凝土可以实现连续浇筑。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将膨胀加强带设置在结构温度应力比较集中的部位,并确保微膨胀剂配合比精确,同时注意保证使用原材料的质量。在设计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分别设计后浇收缩带与后浇沉降带。此外,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封闭后浇带后的剩余沉降差异而产生的结构内力,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可通过补偿基础等方法减轻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而裙房压力的减小则可以通过调整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的埋深来实现,还可以尽量增加裙房基础底面的接触压力,以此来加大裙房沉降量。

3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步骤

3.1合理设置支护模板

在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之前,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在作业区内设置支护模板,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技术人员应结合作业区勘查结果,计算支护模板的所在位置和分布数量,同时参照相应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支护模板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其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仔细校验模板间的结合程度的,明确模板之间的缝隙宽度,减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泄露的问题。最后,对每一个施工步骤进行严格的质量审查,防止施工人员不合理操作造成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进行混凝土控制

混凝土是进行后浇带施工的重要载体,混凝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结合房建工程的高度、作业区地质环境、施工作业环境等的因素,确定单次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同强度的混凝土,其水化热也存在差异,通过合理管控混凝土单次浇筑厚度,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第二,在混凝土拌和的过程中,需要实时监管拌和中心的温度,避免中心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结构过早凝结的情况发生。第三,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控制二次振捣的速度和时间,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3.3处理房建施工中的缝隙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建筑结构整体的美观度和完整度,施工人员会利用钢丝网模板进行垂直缝隙的施工,在处理垂直缝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在混凝土开始凝结时也是进行垂直缝隙处理的时间,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清洗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提升混凝土表面的清洁度。第二,完成清洗工作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对结构表面进行冲毛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加快拆模速度,加快房建工程的施工速度。

3.4制定后浇带保护措施

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做好支护措施,确保后浇带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施工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地下水渗透问题。部分作业区围岩的渗透性较强,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地下水渗透的情况,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推进。因此,在后浇带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此类围岩进行处理,可以采用构建地下连续墙或者在作业区铺设防水砖等措施。在完成后浇带施工之后,需要在外墙上涂抹水泥浆,起到保护后浇带的作用。

3.5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对混凝土浇筑时的周边温度和湿度进行合理控制,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应选择较为凉爽的傍晚或清晨进行施工,避免温度过高,混凝土过早凝结的情况发生。第二,在二次振捣的过程中,应结合混凝土强度选择适当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均匀度。

4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

4.1后浇带添加剂采购环节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添加剂的采购工作进行优化。只有保证后浇带添加剂的质量,才能够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而针对后浇带添加剂的采购优化,首先要科学选择添加剂的类型,其次要严格进行添加剂的试验,最后要加强添加剂的质量审查,确保采购回来的添加剂具备正规、有效的生产资料,符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作业需求。

4.2后浇带混凝土试验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混凝土的试验进行优化,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首先,在浇筑带上进行后浇带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其次,进行后浇带混凝土试块的抗渗试验,确保后浇带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的抗水性能良好,避免后期因为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出现有害裂缝,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3后浇带施工流程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施工流程进行优化。首先,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开展后浇带的施工作业,避免因为施工行为不符合施工安全规范而出现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出现后浇带裂缝以及渗漏问题。其次,根据施工图纸中的要求,进行后浇带位置以及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控制,并进行施工后浇带的预留。最后,加强后浇带施工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过程符合钢筋混凝土的设计要求以及质量验收要求。

5结语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材料的振捣工作要求来加以开展,最大限度上避免水泥材料产生不良的流失问题,同时还需要针对模板、钢筋施工加以充分重视,充分保证各个不同环节的操作规范性,以此最大现状提高整个后浇带工程施工的质量,有效提高整个建筑后浇带的施工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元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171+173.

[2]黄森林.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J].广东建材,2018,34(12):66-68.

[3]张启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2018(08):98-99.

[4]李庆文.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202-203.

[5]况勋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47-48.

论文作者:孙国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孙国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