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_王晶

4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_王晶

王晶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摘要】 目的:探讨4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42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可以预防病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内科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9-0297-01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4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在16~70岁,平均年龄36岁。

1.2 辅助检查

①头颅的CT或MRI:CT可发现额叶、颞叶的低密度改变,若低密度病灶中出现点状高密度影,多提示有出血性坏死;MRI可出现病灶区的长T1和长T2信号。②脑脊液检查:CSF外观正常,压力大多数增高,白细胞增加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轻—中度增加,500~1000mg/L;病原学检查可发现HSV抗原,CSF中有IgG、IgM抗体,若双份CSF中HSV抗体滴度高达4倍以上、单份HSV抗体滴度>1:80,则对确诊有帮助。

1.3 治疗及结果

经我院内科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其中42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患者好转。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向病人家属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对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家属,并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定时探视病人,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对木僵病人多给予鼓励,避免言语的不良刺激加重木僵状态;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及其他不利于病人的事情。

2.2 饮食护理

给予易消化的、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蛋白质分配在3餐中比例符合要求。若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可提供适当安全的进餐用具,协助进餐;若有意识障碍的病人,病人的病情多处于重危状态,此时的静态能量消耗(REE)一般占能量消耗(TEE)的75%~100%,应在住院期间提供胃肠内营养支持(EN)。EN可以改善病人的代谢反应、提高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保证热量的摄入、缩短住院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与医生及营养师共同建立摄入目标,教育病人的家属EN的重要性,选择适合病人的营养供给途径如胃管鼻饲。营养液应结合病人的病情,营养状况及对营养液的耐受情况选择,多用匀浆、要素饮食;要素饮食从低浓度小剂量开始,若无胃肠反应,每间隔1~2日调整1次。

2.3 症状护理

2.3.1高热的护理 病人发病后体温可高达39℃~41℃,护士应清楚体温过高的危险因素,知道如何防止体温过高的方法并维持正常体温。采取的措施有监测体温,1次/4h,必要时监测白细胞计数;摄取足量的液体(至少2000mL/d);体温超过39℃时给予温水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遵医嘱药物降温,观察降温效果并纪录;做好口腔护理,2次/d以上;严格遵医嘱给予抗病毒的药物,保证药物浓度。

2.3.2精神异常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清楚精神症状的出现与额叶、颞叶等部位脑组织的损害有关,教育病人家属及其守护者,使他们知道病人的行为是一种病理状态,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如出现颞叶癫癎的发作,应保证抗癫癎药物的正确使用,保证用药浓度,控制发作以减少病人的冲动行为,同时应加强对病人的防护;密切观察病人的语言和各种行为表现,如有无自伤或伤人行为,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先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如对病人的行为适当给予限制,必要时专人守护,采取隔离或约束性保护;转移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减少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等;帮助病人保持个人卫生、做好饮食等生活护理;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达到有效的沟通。无论哪种病理性行为,护理人员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发现有加重情况,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请精神科会诊处置。

2.4 用药护理

告知药物作用与用法,指导正确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4.1抗病毒药 护土应掌握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以便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这类药物中应首选阿昔洛韦,一般每次剂量为5mg/kg静脉滴注,1次/8h,每次滴注时间>1小时,连续给药7~10日。本药为一种鸟嘌呤衍生物,分子量小,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Ⅱ型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细胞内正在复制的DNA病毒的合成,达到抗HSV的作用。但因本药呈碱性,与其他药物混合容易引起pH值改变,加药时应尽量避免其配伍禁忌,注意用前临时配药。不良反应有变态反应、恶心、呕吐、腹痛、下肢抽搐、舌及手足麻木感;血液尿素氮、血清肌酐值升高,肝功能异常等;一般在减量或中止给药后缓解。

2.4.2免疫治疗药 干扰素是细胞经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组活性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作用,而对宿主细胞损害小;转移因子可致正常淋巴细胞致敏而活化为免疫淋巴细胞;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则常在提示存在病毒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脑损害时才进行大剂量冲击疗法。在这些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3.讨论

如在住院期间出现的症状已基本恢复,在医嘱休息结束后,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生活有规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病人出院时系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教会病人如何更换体位,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配合针灸、理疗;有精神症状者,外出活动必须有家人陪同,并佩带注明姓名、疾病名称、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的卡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无沐浴的禁忌,教会病人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叫物体名称等训练,从单音节开始,逐渐增加词汇。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诊以指导和观察维持用药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徐向东.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12期.

[2]沈艳婷.沙玲.缪俊莉.于淼.1例不典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0(20).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  ;  ;  ;  ;  ;  ;  ;  

4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的内科护理论文_王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