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论文_曾雨卓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论文_曾雨卓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开始出现且目前被大多的食品检测行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添加剂、营养成分含量及农药、兽药剩余量等,给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更高的保障。本文将从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展开,并对其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液相色谱;食品检测;应用

引言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项发展前景非常好的检测技术,尤其是在食品安全指标快速检测中的表现尤为出色。它融合了液相和气相两种色谱分析方法的优势,因而功效更明显,正在越来越广泛的在食品检测工作中应用开来。

1 食品安全形势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保证食品的某项属性,不得不加入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有一些食品加工商为使自己的产品更加美观、美味,一般会非法加入过量的食品添加剂。②食品加工商一般会选择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作为食品加工场地,而这些水域可能已经被工业生产严重污染,食品加工商为减少生产成本,一般会使用未净化的水源,水源污染、生物污染和植物污染等容易转化为食品安全问题。③有一些“黑心”商家为牟取暴利,使用劣质材料和落后加工工艺生产食品,给消费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督促食品加工商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势与原理

2.1优势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以下优势:①适用范围广。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80%的化合物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只要试样能够制成溶液,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并不需要气化,不受试样挥发性限制;此外,高效液相色谱还可以分析和分离高沸点、热稳定性差和相对分子量大的有机物。②分离效率高。高效液相色谱采用是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因此提高分析灵敏度;流动相在柱内流速一般可达到10 mL/min,所需分析时间少于1 h;此外,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融入新型固定相,大大提高分离效率[1]。

2.2原理

液相色谱技术的主要优点有分离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可分析高沸点但无法气化的热不稳定生理活性物质。如今,液相色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药物和临床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原理较复杂,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连续多次交换,这一过程必须在高压条件下进行,液相色谱技术主要利用溶质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亲和力、吸附力和分子大小不同引起排阻作用的差别分离不同溶质,在不同时间进入检测器,从而达到分离检测的目的。

3液相色谱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变兴起了用液相色谱法进行食品分析,更在相关检测标准中如《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GB/T5009-1996中有相关规定有对HPLC法的详细说明。

3.1在乳品分析中的应用

HPLC技术主要可以应用在对乳制品的检测中,乳制品中往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维生素,牛奶等乳制品中更是含有大量的强化营养物,因此利用HPLC检测其物质成分及含量效果显著,可利用氨基键合柱结合糖类分析专用柱检测与分析低分子糖类物质,或是利用非特定色谱柱对低分子糖进行检测,此方式更节约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肉制品分析中的应用

在腌制腊肉等食品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硝酸、亚硝酸盐,通常以此类添加剂作为食品发色剂,但若使用超量或与肉品发生相互间作用时,极易生成有毒物质N-亚硝胺。长期饮食讲将会引发肝癌、结肠癌等疾病,因此,常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但此方式耗时较长,进而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替代此方法耗时仅需要约13min。

3.3在其他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利用HPLC可对蔬菜水果中、方便食品中、熟食制品中的各项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有效的测定出各食品中的添加剂成分、营养成分及含量、残留农药量、有毒物质、相关违禁物品等,提升食品检测的质量,为消费者增加安全感,使其放心使用。

3.4 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

当前食品种类繁多,食物外包装袋的物质成分含量极多,存在诸多难以叫上全名或被识别的添加剂,其可有效的改善食品的外观、营养价值、质量成分、并延长食品的有效保藏时长,降低变质几率等。当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大约含有20多种,而进行细分则能达到1000多种,面对庞大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必须要保证客观的态度,并不是所有种类均为有害物质,而部分添加剂如卤水豆腐中卤水,就为有毒添加剂,但是这是凝固豆腐时的必须物质,应量较小,有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并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因此不应完全禁止使用。

3.5 在食品污染物领域的应用

在对农食产品、兽药残留物进行检测时,可利用HPLC方法进行检测,国家对于农药使用的残留物含量最大值有相关规定标准,当超过此标准时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威胁伤害。

在利用HPLC方式对部分水果如香蕉、苹果、葡萄、芒果等进行检测时,对水果中7 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残留量检测,其中3 种不同浓度,添加回收平均率为约70.5%~114.2%,监测组低限为0.0037 ~0.0074 mg /kg。

在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过程,检测前还应对样品进行前处理,以净化复杂成分,浓缩相应的目标检测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可检测各植物中的氟铃脲、伏虫隆等多种农药残留,主要是采用C18柱、大气压化学模式电离和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检出限为0.02 mg/ kg,这项技术可以系统、准确地检测农药的残留成分,能最大化地满足国家在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要求。

3.6在食品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

食物食品中更蕴含大量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物质,部分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而代谢物的含量超标将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人类生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微生物应用范围广泛,主要依据不同种类微生物其化学组成或代谢产物不同,可使用HPLC技术进行细菌代谢产物的直接分析,以此全面掌握病原微生物中含有的特异性化学组分,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含量是否超标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测由于人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度的提升,其检测范围势必要扩大,同时进一步地提高食品检测技术水平,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的品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具有检测高效率和较好的重现性等优势的先进现代检测手段,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提升市场上食品的安全保障力度。

参考文献:

1]王立石.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运用[J].现代食品,2017(05):59-60.

[2]朱伟健,胡凤阳.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7(06):72.

[3]应恬,戴婕妤.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5(17):68.

论文作者:曾雨卓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0

标签:;  ;  ;  ;  ;  ;  ;  ;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论文_曾雨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