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马过河》教学中进行“长课短讲,短课精讲”的尝试论文_金庆梅

浅谈在《小马过河》教学中进行“长课短讲,短课精讲”的尝试论文_金庆梅

金庆梅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 大同街小学

《小马过河》是一篇生动有趣富有哲理的童话。它通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学生遇事一定要动脑筋想一想,具体分析,亲自实践,弄清事情的真相,把事情做好。为了教好这一课,达到“长课短讲,短课精讲”的目的,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设想:

一、直奔课文中心,突出教学重点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不仅篇幅长,而且蕴含的道理深刻,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我没有采用一般的串通式,而是选择了切入式,直奔中心,并理出课文中写小马过河的经过,然后指导学生学习三至七自然段,主要弄清:1、小马都听了谁的话,他们是如何对小马说的?2、小马有没有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3、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并抓住这几个问题去教学,层次清楚,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讨论,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善于思考,善于动脑,还要勇于实践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至于课文的一、二自然段,当学生知道了故事的经过和结果时,提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在文中的哪一部分?这些简单的问题,学生是不难回答的。这样既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节省了时间,突出了重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在解决了重点段后,我又从文章内容、文章结构上给予了比较全面的小结,使学生在读或写的方面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通过多媒体课件,突破教材难点

文中“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这一问题是理解全文的关键,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灌输这样富有哲理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他们是很难接受的,那么,如何结合教学有机渗透,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让三种体形大小不同的动物出现在同一环境中,通过演示,使学生悟出:他们说的话都对,只是因为不同事物在同一环境同一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效果这样一个哲理,从而说明事物一般都是相对而言的,课文中“深”和“浅”也是相对来说的,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可以让学生举出类似的例子,这时他们不难说出高和矮、大和小、长和短等。从而让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培养他们用辩证法的观点去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落实双基

通过语文课的教学,既要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又要传授字、词、句、篇的知识,“读”是语言训练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功,它要通过文字去理会思想内容,又从思想内容的了解来体会文字的运用。为此,我注意突出本课童话体裁的特点,以读促讲,理解课文的内容,把分角色朗读指导和体会不同角色语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采用了教师示范读、个别读、默读、指名分角色读、齐读等多种方法。另外,对于学生掌握多音字的运用、重点词语的理解、认识并体会省略号的用法及观察能力的培养都落实讲课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深化中心理解重点

1、换词练习:将“光听”换成“只听”使意思不变,目的在于:第一点培养学生遣词广泛、灵活运用;第二点为了进一步说明,别人的话要听,正确的话要听,只是不能“光听”,而要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说。

2、用“因为……所以……”连接两个单句练习:第一点为了进一步揭示清楚,因为老牛个子高大,觉得水浅;松鼠个子矮小,觉得水深这个事实。第二点恰当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训练。

这样的设计,虽然课文篇幅较长,但在一节课内也能很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只要教师能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就能达到“长课短讲,短课精讲”的目的。

论文作者:金庆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马过河》教学中进行“长课短讲,短课精讲”的尝试论文_金庆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