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

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

一、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论文文献综述)

白树华,张强,陈今润[1](2014)在《高原寒区柴油动力车辆用油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温度、压力对油料粘度的影响及粘度变化对柴油动力车辆性能的影响,就高原寒区柴油动力车辆如何正确选用油料进行分析,认为在高原寒区特殊的环境下,应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及机件性能,参照油料质量等级和粘度分类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油料。

林博,周强[2](2013)在《谈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与一般工业设备液压系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而液压油的选择对于液压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都有很大影响。本文简述了工程机械液压油的基本要求和选择方法,并且对国内外不同品牌的工程机械液压油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对于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用具有借鉴作用。

陈惠卿,唐俊杰[3](2010)在《现代露天采矿装备用润滑油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矿装备润滑油的合理选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性能、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等。对于现代采矿装备来说,普遍用到的润滑油有柴油发动机油、液压油、液力传动油及车辆齿轮油。为方便用户选择到合适的相关润滑油品,本文就这几大类油品性能和特点进行介绍。

张阿龙,陶伟,张二龙[4](2010)在《浅谈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性能与选用》文中认为文章从工程机械使用的柴机油、齿轮油、液压油这三种油的主要性能、类别、选用进行了分析,对润滑油黏度、稳定性、耐磨性等使用参数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润滑油日常选用和更换的方法和进行了介绍,对于此类油料的使用具有参考意义。

陈惠卿[5](2009)在《工程机械用润滑油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1前言工程机械润滑油的合理选用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有人形象地把润滑油比做工程机械设备的血液,也有人把润滑油当成设备的一个配套件来管理,可见润滑油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重要性。

王光福[6](2009)在《高原寒区对工程机械性能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高原气候、环境特点,使得工程机械及其电器、仪表、材料的性能明显下降,突出地表现为:功率大幅度下降,启动困难,材料损耗大等。直接影响到整机的可靠性、耐久性、经济性和使用效率,甚至许多机械无法进行正常工作。因此,以高原环境特点出发,通过在高原施工中的经验,总结了高原环境对工程机械动力系统的影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周志强,周海强[7](2009)在《低温液压油的选择》文中认为许多工程机械由于使用环境恶劣,温差较大。在低温时普通液压油容易凝固,导致液压系统出现故障,但是在常温下,如果使用低温液压油其黏度很低,会增大液压元件本身的磨损,造成系统效率偏低。所以选择能在低温及常温下使用的液压油显得十分重要。

陈强[8](2008)在《液压油的粘度、粘度指数及其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各地气候特点不同。长江流域以及黄河流域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温比华南还要高;北方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寒区或严寒区。这就给工程机械用液压油的选择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液压油生产厂家及工程机械生产厂家通常只给出液压油的牌号。但是,对于冬夏温差大、夏季温

张喜权[9](2007)在《树脂砂造型设备液压系统油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齐车公司99年从意大利IMF公司引进树脂砂生产线,包括造型线、制芯线、浇注线等PLC程控自动化流水线,传动系统涉及非常广泛,其中主要以液压传动系统为主。液压系统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线的正常工作,本文将以树脂砂造型典型设备一翻转起模机、射芯机等为例,展开本论文题目的论述,对影响液压系统的诸多故障进行分析与论述,并就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故障处理办法。在解决液压系统油温过高问题上,主要从现场设备实际出发,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分析,运用一些计算数据来说明油温过高的根本原因,即系统无法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自我调解,实质根源在于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高于其散热能力,散热装置包括冷却器、周围环境、油箱及分布的油管等。另一方面,液压系统故障也与如下因素有关:包括系统本身设计不合理、最初设计能力低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求、系统维护保养不良、违章操作等。在本文中,在解决液压系统油温过高问题上,采用了工业用液体制冷设备一液压冷却机,由于该制冷设备具有智能控件,可控制液压油温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对于经计算达不到热平衡的系统来说,使用它进行强制冷却,即省时,又方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油温控制办法。

莫宇飞[10](2006)在《全合成无灰抗磨液压油的研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描述了液压油的发展过程和趋势,介绍了液压油随液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液压系统设计趋向于、低能耗、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液压元件集成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满足提高液压机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现代润滑油的研发必须具备基础油、添加剂、测试评定手段三个基本点。它们的技术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润滑油工业的水平。 为满足上述要求和大型高速液压机的发展需要,提出了全合成无灰抗磨液压油的研制。它主要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个方面着手。在基础油方面主要使用合成烃类基础油聚α—烯烃。论文中描述了聚α—烯烃基础油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工艺特点、工艺流程,以及国内外技术比较和实际的应用过程。另一方面介绍全合成无灰抗磨液压油使用的功能添加剂从基础理论和实际产品的相关性能,以及复合配比,提高协同效应,提出研制油的技术难点在于无灰和高抗磨性能的矛盾以及各类添加剂与基础油的配合协同效应问题。通过对研制油相应使用的无灰抗磨剂、抗氧剂、金属减活剂、防锈剂、抗乳化剂和抗泡剂的描述和分析,从中掌握相关的特性,并研发出相应的添加剂复合配方,根据聚α—烯烃基础油来组织生产。因此,研制油具有适用于高压、高速液压机械,全天候通用的特点,是环保节能的液压油。另外,本文描述了如何分析的油样,同时介绍了研制油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和关键调合设备。 全合成无灰抗磨液压油是南宁市经贸委于2004年立项进行的技术创新项目。

二、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原寒区柴油动力车辆用油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度和压力对油料粘度的影响
    1.1 流体粘温特性公式
    1.2 矿物油粘温特性经验公式
    1.3 粘度与压力的关系
2 粘度变化对油料使用的影响
    2.1 柴油粘度变化的影响
    2.2 润滑油粘度变化的影响
    2.3 液压油粘度变化的影响
3 高原寒区柴油动力车辆油料的选用
    3.1 高原地区气温变化情况
    3.2 柴油的选用
    3.3 润滑油的选用
        3.3.1 润滑油选用的基本原则
        3.3.2 按照质量等级选用润滑油
        3.3.3 按照粘度等级选用润滑油
    3.4 齿轮油的选用原则
    3.5 液压油的选用原则
4 结论

(2)谈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要求
2 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择方法
    2.1 液压油的种类
    2.2 黏度和黏度指数
    2.3 清洁度
    2.4 其他性能
    2.5 性能验证
3 国内外工程机械液压油的性能比较
4 结论

(4)浅谈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性能与选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润滑油主要性能
    1.1 黏度
    1.2 黏度指数
    1.3 抗氧化安定性能
    1.4 防锈、防腐蚀性能
    1.5 抗磨性能
    1.6 耐水性能
    1.7 密封性能
    1.8 清洁作用
    1.9 冷却作用
2 工程机械润滑油的选用
    2.1 柴油发动机机油的选用
    2.2 齿轮油的选用
        2.2.1 分类
        2.2.2 性能
        2.2.3 选用
    2.3 液压油的选用
        2.3.1 分类
        2.3.2 选择
3 油品更换及油箱清洗更换程序
4 结语

(5)工程机械用润滑油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液压油
    2.1 卓力L-HM抗磨液压油
    2.2 卓力L-HV抗磨液压油
    2.3 卓力L-HS抗磨液压油
3 液力传动油
    3.1 6#、8#液力传动油
    3.2 重载液力传动油
    3.3 重负荷车辆自动传动液TO-4
    3.4 ALLISON C-4液力传动油
4 柴油发动机油
    4.1 CJ-4柴油机油
    4.2 CI-4柴油机油
    4.3 CH-4柴油机油
    4.4 CF-4柴油机油
5 小结

(6)高原寒区对工程机械性能的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寒区对工程机械性能的影响
    1.1 对动力系统的影响
    1.2 对转向、行驶系统的影响
    1.3 对燃油、润滑系统的影响
    1.4 对蓄电池使用寿命的影响
    1.5 对冷却系统的影响
2 高原低温环境下工程机械技术改进
    2.1 高原低温启动技术
    2.2 热平衡技术、中冷技术
    2.3 橡胶材料及密封件保护
    2.4 高原空气滤清
    2.5 尘土、风沙的防护技术
    2.6 驾驶室的改进设计
3 高原工程机械的预防保养措施
4结束语

(7)低温液压油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液压油的种类、性质、选用原则
    1.1 液压油的种类
    1.2 液压油性质
    1.3 低温液压油选用原则
2 不同的低温液压油
    2.1 航空液压油
    2.2 L-HV、L-HS低凝抗磨液压油的性质
    2.3 多级液压油
    2.4 对比检查不同温度时的黏度
3 各元件厂家对液压油的要求
    3.1 力士乐公司要求
    3.2 派克公司要求
4 总结

(8)液压油的粘度、粘度指数及其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液压油的粘度
2 粘度指数
3 液压油的选择
    3.1 液压油品种的选择
    3.2 液压油的粘度选择
    3.3 液压油粘度指数的选择
4 结论

(9)树脂砂造型设备液压系统油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问题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空气冷却器控温
    1.2 水冷却器控温
    1.3 轴流风机控温
    1.4 其他温控技术及措施
    1.5 液压系统温控技术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液压传动系统
    2.1 液压传动发展概况
    2.2 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1 动力元件
        2.2.2 执行元件
        2.2.3 控制元件
        2.2.4 液压工作介质
        2.2.5 辅助元件
    2.3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及液压回路
        2.3.1 主回路
        2.3.2 辅助回路
    2.4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2.4.1 液压传动的优点
        2.4.2 液压传动的缺点
    2.5 液压故障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危害
    3.1 液压油简介
        3.1.1 液压油的分类、牌号划分及规格
        3.1.2 液压油的质量要求与性能指标
        3.1.3 液压油的使用
    3.2 液压系统过热的危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
    4.1 液压系统设计缺陷
    4.2 压力损耗大使压力能转换为热能
    4.3 容积损耗大引起油液发热
    4.4 机械损耗的大导致油液发热
    4.5 压力调整过高引起油液发热
    4.6 油箱容积小致使散热条件差引起油液发热
    4.7 其它因素
        4.7.1 配管不当,引起有关元件过热
        4.7.2 污染严重
        4.7.3 液压系统中混入空气
        4.7.4 液压油冷却循环系统工作不良
        4.7.5 零部件磨损严重
        4.7.6 环境温度过高
        4.7.7 油品选择不当
        4.7.8 滤油器堵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预防措施
    5.1 油品选择
    5.2 控制油液污染
    5.3 检查油箱油位
    5.4 避免空气混入
    5.5 滤油器维护
    5.6 确保油液冷却装置运转正常
    5.7 更换磨损严重元器件
    5.8 作业环境温度影响
    5.9 合理设定系统压力
    5.10 确保足够的油箱容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转起模机油温控制技术研究
    6.1 树脂砂造型设备介绍
        6.1.1 设备精度高
        6.1.2 独立的液压系统单元
        6.1.3 工艺合理,生产能力强
        6.1.4 采用PLC程序控制,维护方便
        6.1.5 设备磨耗严重,故障率高
    6.2 树脂砂造型设备液压系统对油温的要求
    6.3 翻转起模机液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6.4 翻转机液压系统油温控制技术研究
        6.4.1 温升原因分析
        6.4.2 温升控制措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射芯机油温控制技术研究
    7.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7.2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原因
        7.2.1 设计原因
        7.2.2 环境影响
    7.3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故障排除措施
        7.3.1 系统发热量计算
        7.3.2 热平衡计算
        7.3.3 冷却器风扇驱动功率计算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全合成无灰抗磨液压油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合成润滑剂的范畴和分类
        1.1.2 合成润滑剂的发展史和现状
        1.1.3 合成润滑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
        1.1.4 使用合成润滑剂的技术经济意义
    1.2 液压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工作原理
        1.2.1 液压机械工作特点
        1.2.2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1.3 液压机械对液压油的要求
    1.4 液压油的发展过程
    1.5 液压油品种的研制过程
第二章 对基础油的认识和选择
    2.1 基础油的选择
    2.2 聚α-烯烃合成油的生产工艺
        2.2.1 聚α-烯烃合成油的制备
        2.2.2 乙烯齐聚法制备α-烯烃
        2.2.3 蜡裂解法制备α-烯烃
        2.2.4 我国聚α-烯烃合成油的生产过程及发展情况
        2.2.5 国外聚α-烯烃合成油的生产过程及发展情况
    2.3 聚α-烯烃合成油的性能及与矿物油的性能对比
        2.3.1 聚α-烯烃的物理性能及与矿物油的物理性能对比
        2.3.2 聚α-烯烃的化学性能及与矿物油的化学性能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关添加剂的认识和选择
    3.1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
    3.2 抗氧剂的选择
    3.3 金属减活剂的选择
    3.4 防锈剂的选择
    3.5 抗泡沫剂的选择
    3.6 抗乳化剂的选择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制油的性能分析和生产
    4.1 研制油的性能分析结果对比
    4.2 研制油的工业化生产(调合工艺)
        4.2.1 研制油的主要调合工艺
        4.2.2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调合质量的原因
        4.2.3 某厂工业化生产的管道调合工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原寒区柴油动力车辆用油选择[J]. 白树华,张强,陈今润. 公路与汽运, 2014(03)
  • [2]谈工程机械液压油的选择[J]. 林博,周强.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10)
  • [3]现代露天采矿装备用润滑油的选择[A]. 陈惠卿,唐俊杰. 现代露天采矿装备现场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4]浅谈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性能与选用[J]. 张阿龙,陶伟,张二龙.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0(04)
  • [5]工程机械用润滑油的选择[J]. 陈惠卿. 工程机械文摘, 2009(06)
  • [6]高原寒区对工程机械性能的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光福. 甘肃科技, 2009(10)
  • [7]低温液压油的选择[J]. 周志强,周海强.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09(02)
  • [8]液压油的粘度、粘度指数及其选择[J]. 陈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8(05)
  • [9]树脂砂造型设备液压系统油温控制技术研究[D]. 张喜权.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10]全合成无灰抗磨液压油的研制[D]. 莫宇飞. 广西大学, 2006(12)

标签:;  ;  

寒区工程机械低温液压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