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从隐喻的角度看大学的概念_大学论文

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从隐喻的角度看大学的概念_大学论文

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隐喻视野下的大学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灯塔论文,象牙塔论文,站到论文,视野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09)05-0054-05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事物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①,通过采用由此及彼的方式把熟悉的事物投射到不熟悉的事物上。它产生于事物间的相似性,可以使人们通过已知事物来理解未知事物,或者利用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未知的概念,是直观形象地解释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转向,使隐喻的认知性受到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上升到人类思维和推理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将它视为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②“认知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饰手段,更是一种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需要。”③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的意义就在于它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事物。

虽然隐喻不能像逻辑的方法那样很好地揭示事物的“真”,但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向人们描述了事物最形象化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格。在大学研究的语境中,人们借助于丰富的想象、使用各种象征性的词汇描述大学的形象,试图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格上解读其存在的意义和精神价值,从而导致大学隐喻性概括的应运而生。本文拟从隐喻视角出发,揭示大学这一社会组织的本质特征,使人们对大学的行为特征和精神气质有一个更深刻的体认。

一、象牙塔:中古大学的核心精神

“象牙塔”最初是由法国作家圣伯夫在19世纪提出的,他用“象牙塔”一词来批评同时代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脱离现实生活。如厨川白村所认为的,“一切艺术,都为了艺术自己而独立地存在,决不与别的问题相关,对于世间辛苦的现实,是应该持全取超然的态度的……为艺术而艺术”④。从此,象牙塔之意就指脱离现实、沉溺于个人主观幻想、追求形式精美的创作倾向,也借指那种与世隔绝、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之后即被用来隐喻中世纪大学与现实保持距离之特征。人们借“象牙塔”一词来比喻大学,虽然有对大学远离尘嚣、保持清高与神秘的批判之意,但包含更多的是对大学、尤其是中世纪大学与社会保持距离的褒扬,意味着大学是那种摆脱外界束缚、放弃暂时利益、保护师生探索真理的场所。这种大学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于保存、传播人类世代相传的知识和文化,希望通过“为学术而学术”、“为学问而学问”以及“高深学问”的教学活动而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合法身份。在美国学者布鲁贝克看来,“在‘象牙塔’大学之中,研究生院以不受市场和政界影响为荣,本科生院趋向于成为与世隔绝的修道院式的机构,教堂的钟声就是它的生活节律”⑤。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学者们也秉承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的理想,既反对外界对“学术共同体”内部事务的干预和干扰,也不愿意走出“象牙塔”的围墙、直接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及其他一切非学术性的活动,努力营造知识群落的“精神家园”和“学术堡垒”。即使当大学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学者们也经常以“批判者”或“旁观者”的态度看待世事沉浮和社会变迁,始终恪守学术共同体和知识人所持有的生活信念和行事方式,坚决避免成为利益、党派政治的服务工具。

“象牙塔”标志着大学校园与世俗社会之间存在着一道“防火墙”,“象牙塔”固守着大学校园不受外界喧嚣侵扰的那份宁静。当然,现代大学走出“象牙塔”,并非是对“象牙塔精神”的简单否定;走出“象牙塔”也并不意味着告别“象牙塔”、放弃“象牙塔”。恰恰相反,“象牙塔”及其精神依然要作为大学的核心和灵魂而存在。 “象牙塔精神”使得大学不受功利性趋向的牵引、不在常态中沉沦,而追求大学之为大学的内在意义与价值;使得大学在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浪潮中不是有求必应,而是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坚守自身作为学术组织的“遗传特征”与“内在逻辑”。

我们谈论“象牙塔”,其实是一个西方话语。众所周知,中国大学是中国在19世纪内忧外患形势下模仿西方建立起来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产物。它的早期是在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猛烈批判和战乱频仍中度过的,20世纪中叶又被大规模地改造和重组并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后才迎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的震荡、断裂多于文化的涵育、培养。因此,中国大学能够积淀下来的大学精神、能够传承下来的文化传统究竟有多少,是一个令人倍感沉重的话题。从实质意义上而言,我们高喊走出“象牙塔”是无“塔”可依的。对当下的中国大学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要像西方大学那样匆匆走出“象牙塔”,而是守护或修建自己的“象牙塔”才最为紧切。

二、服务站: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服务站”是对大学的另一种类型的隐喻,是一种对完全不同于“象牙塔”大学的形象描绘。该类大学试图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证明自身的存在、价值与合法性。作为一种服务型的大学,它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冲破了校园与社会之间森严壁垒式的高墙、冲破了与世隔绝的修道院般的大门,主动参与社会变革和生产活动,塑造了自身“服务站”的形象。

服务站式的大学起源于美国。1862年,美国《莫雷尔土地赠予法》规定,向各州每位议员赠拨3万英亩土地,售出所得经费建立永久性基金,以资助、供给和维持至少一所专门的学院。这所学院主要讲授农业和机械制造工艺等实用性知识,为当地农业生产培养各种技术人才、提供各种服务。“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更多地关心农业、实用知识和技术,有力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正像康乃尔大学创办者康乃尔指出的那样:“这所学院将向社会的工业和生产阶级提供最好的设施,以使他们获得实用知识和精神文化。”⑥为适应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1904年威斯康星大学范海斯校长提出了“威斯康星计划”。该计划赋予威斯康星大学两项重责大任——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以帮助本州公民。1909年,斯迪芬撰文,把这项计划描绘成“把整个州交给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把整个州作为大学校园”,使其成为了“任何人可以学习任何东西的地方”。随着威斯康星大学为本州服务的职能的不断完善,它在诸如畜牧科学、生命科学、细菌科学等方面迅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此后,美国大学的服务又逐渐延伸到其他方面,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此时的大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不再是“象牙塔”所能涵盖的了,已经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大学“服务站”的角色使美国的大学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使得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责。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就曾强调,走出“象牙塔”是现代大学的责任。大学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也为大学的发展集聚了资源。正如布鲁贝克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学拥有大量的为社会服务的知识,但是缺乏把这些知识用于实践的决心和责任感,那么大学将是无用的,因此(国家和社会)也就不会再为大学提供经费,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根据⑦。由此,积极主动地为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就成了大学的应有之义。哈德罗·珀金因此将大学视为人类社会的“动力站”⑧。

大学为社会提供服务也是有限度的,不能为了某些暂时利益而失去大学的本真。在美国大学面临丧失崇高理想的危机时刻,弗莱克斯纳强调“应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对那些沉迷于功利主义的大学起到警戒作用”;日本教育家永井道雄曾经一再告诫人们要警惕“现代大学的危机”,认为“大学在社会工业化的进程中,正在逐渐地丧失其独立的形象,有的甚至不知不觉地作为社会的俘虏或作为一种手段而生存”。他主张,大学应当与社会、特别是工商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大学与企业结合得过于紧密,学术上有过于反映出实用性的时候,大学的创造性就会逐渐枯竭”⑨。

笔者认为,为了保持大学创造性和求真的精神,大学应与社会保持不离不即的关系。“不离”,才能在服务社会中了解社会、研究社会,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不即”,才能避免浮云遮日或一叶障目,才能避免过于功利主义而影响对真理的思考与判断,导致“自我的迷失”。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大学才可能不随波逐流,才可能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做出冷静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主张捍卫古典大学的理想,并不是仅仅捍卫它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坚守它的理念和精神,即“象牙塔精神”。

三、灯塔:未来大学的神圣使命

大学是社会文化和思想精英们聚集之所,是社会文明和精神的源泉与宝库。大学在聚集文化精英的同时,也聚集了人类历史中的思想精华。在这里,传播和流行的往往是社会中最进步、最深刻、最文明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如布鲁贝克所说,现代大学已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的中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站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⑩。李普曼甚至认为,我们必须求助大学而不是教会甚至政府。因为,我们个人或社会行为的成功最终都建立在我们对自然、宇宙的认识之上,建立在我们对历史长河中的人类命运的真实信念之上,建立在关于善与恶以及如何区分善恶、关于真理以及区别真理与谬误的认识之上。在以往的时代,这些问题的答案持有人是牧师和各王朝的国王、皇帝、朝臣、官吏和部长。但今天,所有这些人都必须让位给全体学者(11)。也就是说,大学作为人与社会自身发展的特殊途径和场所,不仅要产生思想和学问,还要给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给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不仅有着发展科学文化的科学追求,更有着“人文化”的人文理想。用赫钦斯的话说,大学不应是“一面镜子”,而应当是“一座灯塔”(12)。用“灯塔”描绘大学,是说它在功能、作用方面像一座灯塔,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导航和指引方向。

在西方,洪堡认为“大学是社会的道德灵魂”。在我国,蔡元培校长就倡导“教育要指导社会”;竺可桢校长也指出:“大学犹海上之灯塔,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陈佳洱校长强调“引导社会向前发展”是大学应完成的使命。重庆大学自建校起就一直秉承并践行“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13)。由此我们不得不强调的是,大学服务社会不仅仅是适应社会,而是既要适应社会又要引领社会前进。在美国,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国”之说。我想,它不仅是说哈佛大学建校先于美国建国,而是强调哈佛大学创造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对美国社会的引领作用。如哈佛大学新任女校长、历史学家德鲁·福斯特在就职演说中畅言: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哪怕是主要对现在负责(14)。这也是哈佛多年来能够一直引领美国思想的一种最好解释。如果我们的大学还想被称为大学,那么它就必须要为这个社会提供思想与勇气。大学是用来改变社会的,而不是被社会改变的。有着“拓荒思想家”旗手之称的乔奇·G·康茨在学校与社会、教育与改革关系上持有更为激进的观点。他在1932年发表的《学校敢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这一著名演说中断言,大学等学校教育机构可以领导社会去探求、实现社会的价值和理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启动者”。他甚至要求教育者“有勇气正视每一个社会问题,千方百计地解决全部现实生活问题……形成有关人类命运的有力的、使人信服的和挑战性的远见。”康茨的勇气和责任感令人钦佩,他对大学在社会发展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的观点值得肯定。然而,他的失当之处在于过高估计了大学和教育工作者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试图由其来解决“全部”和“每一个”社会问题。

大学要发挥其引领、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大学必须对社会发展中令人困惑、费解的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深入地思考,揭示社会客观存在的矛盾、弊端或行将到来的危险,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咨询、建议和批评,引领、促进社会发展。这既包括在科学技术领域勇于探索、取得创造性发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在社会领域以正义、道德和良知为指向的社会批判和价值重塑,促进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

服务社会与引导社会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引导社会是服务社会内涵的必然发展。这不仅是因为从本质上说大学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学术殿堂,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篮,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走在时代的前列;更重要的是随着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大学正在从工业经济社会的边缘迈向知识社会的中心。时代强烈要求现代大学不仅要服务社会,而且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社会前进。这是历史赋予现代大学的神圣使命。

四、结语

从历时上分析,大学从“象牙塔”、“服务站”进化到“灯塔”,反映了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现代大学作为社会的一种组织,其结构也由简单的教师或学生等行会组织逐渐演变成一种复杂的多元巨型组织。相应地,其功能也由简单的传承知识发展到传授知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再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引领社会,大学的内涵由此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大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也逐步得到充分显现,大学也因此而经久不衰。

从共时上考察,用“象牙塔”、“服务站”和“灯塔”隐喻大学,表征大学是一个多面体。上述论说表明,不同的隐喻赋予了大学不同的形象外表,使我们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了大学的本性、揭示了大学局部的真。它们互相补充才可以接近、反映大学全部的真相。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大学的多样角色中,每一种角色都不能忽视:如果大学坚守“象牙塔”、拒绝社会责任,它的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如果只成为“服务站”,响应各种现实的社会需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丢掉自己的传统、失去自己的灵魂、失去本真的大学,其生存自然要受到威胁;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大学在发挥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坚守“象牙塔精神”、崇真尚善求美,从时代的高度、历史的厚度、世界的广度及思想的深度上对社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如金耀基先生所言,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自主;大学不能置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15)。

收稿日期:2009-02-10

注释:

①孙南南.隐喻浅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9):110-112

②孙南南.隐喻的认知机制及隐喻能力发展的探析[J].理论界,2006,(11):187-188.

③陆卫萍.从认知角度看汉语和英语的概念隐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270-272.

④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A].鲁迅译.鲁迅全集(第5卷)[C].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2571.

⑤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15-16.21-22.

⑥张国祥.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6):107-110.

⑧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1.

⑨转引自沈国经.中外著名教育家事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700.

⑩(11)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9.140.

(12)转引赵详麟.外国教育家评传(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92-93.

(13)重庆大学.学校概况[EB/OL].http://www.cqu.edu.cn/html/view_101.htm.

(14)李侠.我们为何缺少杰出的教育家[N].科学时报,2008-10-24.

(15)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台北:时报出版社,1997.22.

标签:;  ;  ;  ;  

从象牙塔、服务站到灯塔:从隐喻的角度看大学的概念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