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论文_吴君(主管护师) 张娜

(四川省绵阳市 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的辅助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3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 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其抑郁状况(42.12±1.85)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2.13±0.75)分和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血管疾病;抑郁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Methods: 100 cases of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cases in each group,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disease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epression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42.12 1.85) and the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92.13 + 0.75)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90%)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o providepsychological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depression and daily living activ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life of patients, it is worth clinical use.[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depression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9128-6509(2015)12-0035-01

脑血管疾病患者常伴随有神经系统症状[1],其中抑郁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之一,为此,我院于2013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显著功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于2013 年7 月至2014 年7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 例。

对照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43~78 岁,平均年龄(68.98±1.65)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脑出血22 例。

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46~80 岁,平均年龄(70.12±1.30)岁;其中脑梗死患者11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脑出血19 例。

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讲述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叮嘱患者合理饮食,实行康复训练[1-3]。观察组胃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护理服务,具体内容:

(1)与脑血管疾病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熟悉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及性格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2]。

(2)康复训练:积极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锻炼,并叮嘱家属给予鼓励和陪伴,以消除患者的孤独感,使患者心情开朗。

(3)健康教育:向脑血管疾病患者介绍疾病治疗、预后等相关病情知识,树立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降低错误认识,做好治疗准备,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配合。介绍本院的技术力量、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增加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帮组患者戒酒、戒烟,合理安排患者作息时间,进食时间,进食要以易消化、清淡、维生素及富含蛋白食物为主,限制辛辣、腌制食品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其抑郁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量表(ADL)进行打分。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统计,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之间对比总有效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抑郁状况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用t 检验,以P<0.05 为两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对比:根据脑血管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对两组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状况(42.12±1.8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92.13±0.75)分和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总有效率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严重危险人类的生命健康,具有非常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通常情况下,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在患者运动、行走、语言等意愿能力的下降等方面。给患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带来不便。

常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讲述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叮嘱患者护理饮食,实行康复训练。治疗方法仍有所欠缺,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效果。

心理护理,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及时满足患者日常生活所需,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降低心理障碍的产生;对患者的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的饮食指导,避免由于饮食不适带来的并发症。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治疗的心理与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疾病的治疗。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的抑郁状况评分(42.12±1.8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92.13±0.75)分和治疗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脑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状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心理护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凤敏,李忠玲,赵淑君等.75 例患有脑血管疾病后伴有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1):211.

[2]余爱华,唐月娇.脑血管病伴发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0):444-445.

论文作者:吴君(主管护师) 张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论文_吴君(主管护师) 张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