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论文_龙恩慧

黔西南州妇幼保健院 贵州兴义 562400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关系,为进一步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孕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上述28例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以及死亡的情况,分析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与死亡的原因。结果: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8.58%,产前出血仅占产科出血的21.42%。在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胎盘滞留为首要原因,所占比例为39.29%,其次为宫缩乏力,所占比例为21.43%在,再次为子宫破裂,所占比例为10.72%。结论:胎盘滞留、宫缩乏力以及子宫破裂是导致孕产妇产科出血的三个主要原因,产科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当重视对产后出血预防,加强孕产妇的保健管理, 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栓塞性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的1459例死亡孕产妇中,产后出血占29%[1]。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前者孕产妇死亡率高与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相关。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我国各级政府为减少孕产妇死亡、尤其产后出血所致的死亡,已经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包括添加医疗机构的必需医疗设备、对贫困地区的产妇提供免费住院分娩、进行医护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等[2]。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孕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分析上述28例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以及死亡的情况,分析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与死亡的原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8例孕产妇,患者平均年龄为23.4±5.1岁,平均孕周为39.8±0.5周,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者16例,进行剖宫产手术者12例。死亡孕产妇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30天内死亡者,不包括意外死亡的孕产妇。

1.2方法: 根据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 统一标准和表格填写。每半年进行专家评审分析,明确诊断。省级统一制定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调查模式,并逐级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统计孕产妇基本资料,主要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情况等[3]。

1.3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或者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孕产妇发生产科出血的死亡率和构成比: 孕产妇发生产科出血的死亡率和构成比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8.58%,产前出血仅占产科出血的21.42%。在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胎盘滞留为首要原因,所占比例为39.29%,其次为宫缩乏力,所占比例为21.43%在,再次为子宫破裂,所占比例为10.72%。

2.2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的一般情况

2.2.1孕产妇年龄: 年龄低于20岁出现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1例,所占比例为3.57%;年龄为20至30岁出现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12例,所占比例为42.86%;年龄在30岁以上出现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15例,所占比例为53.57%。

2.2.2孕产妇文化程度:死亡孕产妇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中19例孕产妇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为67.86%;8例孕产妇为初中文化,所占比例为28.57%,仅有1例孕产妇为高中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3.57%。

2.2.3孕产妇家庭经济情况: 死亡孕产妇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也较低,其中收入2000元以下者19例,所占比例为67.86%;收入2000至4000元者5例,所占比例为17.86%;收入为4000至8000元者4例,所占比例为14.28%。

2.2.4孕产妇孕产次数: 多胎多产孕产妇占比例较高,孕产次为2次及以上分为19例,所占比例为67.86%;其中3次及以上为8例,所占比例为28.57%;孕产次为1例,所占比例为3.57%。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栓塞性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报告的1459例死亡孕产妇中,产后出血占29%。发展中国家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前者孕产妇死亡率高与产后出血发生率高相关。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或创造条件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4]。我国各级政府为减少孕产妇死亡、尤其产后出血所致的死亡,已经采取了许多相应措施,包括添加医疗机构的必需医疗设备、进行医护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等[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产后出血是产科出血的主要原因,占78.58%,产前出血仅占产科出血的21.42%。在导致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中,胎盘滞留为首要原因,所占比例为39.29%,其次为宫缩乏力,所占比例为21.43%在,再次为子宫破裂,所占比例为10.72%。通过对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的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年龄在30岁以上出现产科出血死亡的孕产妇最多,所占比例为53.57%;死亡孕产妇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孕产妇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最多,所占比例为67.86%;死亡孕产妇家庭的人均年收入也较低,其中收入2000元以下者最多,所占比例为67.86%;多胎多产孕产妇占比例较高,孕产次为2次及以上分最多,所占比例为67.86%。上述结果表明,胎盘滞留、宫缩乏力以及子宫破裂是导致孕产妇产科出血的三个主要原因,产科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产科出血死亡孕产妇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贫穷、计划外妊娠、年龄偏大、多胎多产, 多数未接受保健服务或接受保健服务的时机较晚。应当重视对产后出血预防, 加强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添加医疗机构的必需医疗设备、对贫困地区的产妇提供免费住院分娩、进行医护人员知识技能培训等,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Knight M, Callaghan W, Berg C, et al. Trends in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high resource countries: a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Collaborative Group[J].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009, 9(1): 55.

[2] 有风芝, 施凤莲, 卫英. 孕产妇产科出血 481 例死亡原因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 46(4): 612-613.

[3] 魏占香, 王香兰. 青海省平安县 1991 年—2010 年孕产妇死亡调查分析[J]. 青海医药杂志, 2013 (002): 62-63.

[4] 樊小兰. 宁乡县 1981~ 2005 年孕产妇死亡水平及原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5): 656-656.

[5] 李燕, 叶秀宁. 2001~ 2010 年某区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的结果分析及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0): 220-221.

论文作者:龙恩慧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原因的调查分析论文_龙恩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