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论文_李广朋

分析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论文_李广朋

摘要:针对目前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综合管道设计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控制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控制,应结合不同管道类型以及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设计,来提高各类管线设备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通风管道;电缆桥架

引言:

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建筑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契机。此过程,高层建筑,以其占用建筑用地低、解决住房需求能力强以及其他优势,高效作用于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步伐。然而,在实践过程中,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缺乏合理性,降低了各类管线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基于此,研究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即在明确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的前提下,找出最具效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如此,高层建筑就能更趋稳定可靠的作用于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进程。

1 研究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的现实意义

高层建筑,已经我国各地区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其能够将建筑用地充分利用起来,以解决当前阶段经济发展的住房压力。然而,受该类工程建设形式的高成本以及低面积利用率问题影响,严重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进程。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将提高套间与公用面积布置的合理性,即提高各类剪力墙布置的合理性,来减少墙柱所要占用的面积[1]。此外,设计人员基于对高层建筑机电系统的设计控制力度不够,不仅降低了楼层使用的净高,还降低了整体设计使用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高层建筑的各部分结构均要达到设计使用需求,才能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科学合理性。而地下室管道设计,作为控制机电、排水以及暖通等系统作用稳定性的关键,相关人员应从结构角度出发,即在明确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对综合管道布置影响的基础上,找出各类管道与设备交叉过渡布置的最佳设计策略。

2 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分析

研究表明,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大多为两层及两层以上。此设计,不仅能满足建筑结构基础埋深要求,还能为建筑管线的布置提供足够的空间。由于高层建筑地下室经过的机电管线较多,主要涉及通风管道、供电母线、标准层排水排污管道、供电电缆桥架以及消防烟感系统等,因此可以看出,地下室管道处在各类管道与设备交叉过渡的布置情况下。

而要想保证各类管道与设备布置既保有足够的空间,还要满足各自的使用规范标准,设计人员需从结构角度出发,并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进行设计实现[2]。然而,在实践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并未采用此途径方法,来进行设计控制。例如,机电管道的设计使用未考虑空间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设计方案严重缺乏合理性。这是因为机电设计并未明确结构设计的标高布置、水平位置布置以及管道交叉设计控制等内容,而是直接交给施工人员进行控制确定。而结构设计单位盲目根据自身经验,并未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地下室结构的管线布置存在诸多不合理问题。此环境下,地下室的净高根本无法达到2200mm的最低要求,且管线间并未预留出维护保养空间,这就增加了地下室综合管线安全控制工作的开展难度。为此,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人员应采用以下综合管道设计问题控制方法,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科学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解决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对策

从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的结构设计角度出发,消防、给水以及标准层排水主干管,应沿着地下室结构的外墙内侧进行布置。此结构设计过程,相关人员应尽可能采用专用的管井,以避免采用大直径管道对使用空间与布置美观性造成影响。消防喷淋直观的设置,因其大多以小直径状态存在,故,设计人员应尽可能将其布置在底板位置,并在梁板结合处通过预埋穿梁导管,来避免小直径管道对地下室的净空控制效果带来影响[3]。作为占用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空间较多的管道类型,通风管道,结构设计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各类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比选,以提高地下室管道布置的综合性。

具体来说,结构设计人员尽可能采用扁平形状管,并沿着次梁进行布置,以控制空间净高占用。对于插接母线与电缆桥架的问题,设计人员应采用并排布置策略,即尽可能设计使用扁平形状,将两种设备紧贴梁底。此过程,最好能够将这两种设备紧贴次梁进行设计布置[4]。对于管道结构的优化布置,相关人员先布置大尺寸管道,如电缆桥架、插接母线以及通风管道等,而后,再布置小直径的管道,如喷淋支管等。如此结构环境下,才进行照明与消防烟感系统的布置。从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地下室综合管道系统结构应优先布置成本较高的插接母线或是电缆桥架等,而后再布置成本不高的喷淋管道或是通风管道。这样一来,就能将地下室综合管道的设计造价成本控制在最低,以满足工程项目对经济效益目标的实现需求[5]。从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的美观性出发,大型管道的底标高要尽可能保持一致,以实现同时作用于照明光管底座标高与管道底平。这里的大型管道是指:插接母线、通风管道以及电缆桥架等。对于地下室天花板的设计,应尽可能涂成深色,如黑色。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管道位置的光线较暗,因此,此设计将大幅度提升综合管道空间的美观性。

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的交叉处理问题,结构设计人员应明确主要控制工作在于:控制大型管道的交叉处理出发,即设计控制过程,要尽可能避免大型管道的交叉问题出现。如不可避免时,则要将大直径与细管道进行交叉设计,并将交叉位置安排至非重点使用活动区,以避免使用操作对其作用稳定性带来影响。如此,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就能以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持续性状态作用于实现,进而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使用的经济性与合理性[6]。由此可见,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涉及众多管道类型,设计人员应结合不同管道类型的作用实践特点,来进行针对性,以保证各个系统管线的运行使用效果均能充分发挥出来。

4 结束语

总体而言,导致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未重视其综合管道设计控制合理性所带来的优势影响。为此,相关人员应在明确研究高层建筑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找出各类管线设备运行使用科学合理性的设计控制方法。事实证明,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将通风管道、电缆桥架以及插接母线等管道系统,可持续性的作用于工程项目的建设使用。故,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峥. 坡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4):51-52.

[2]刘鹏,吕风柱,高明利. BIM技术在综合管道系统的实际应用[J]. 南方农机,2017,48(18):113.

[3]叶桂昌.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分析[J]. 建筑知识,2016,36(07):96-97.

[4]叶一蕾,何俏俊. 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与防治措施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18(06):21-22.

[5]谭光耀,易明. 探讨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设计与施工[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129-130.

[6]张利健.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2014(11):71-72+125.

论文作者:李广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分析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综合管道设计问题论文_李广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