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证高压送电线路施工安全是高压线路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将根据危险点辨识的重要性和原则,分析危险点辨识在高压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压送电线路;危险点辨识;安全管理
一、危险点辨识的重要性
影响工作人员安全和机械设备及电网系统正常运行是在高压送电线路施工中存在的危险点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在正式施工之前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而且必须在实际施工中采取一定的限制,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假如没有在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有效安全措施,那么施工过程中就会存在着一些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失去了一定的可操作性。故而,一定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施工危险点的辨识,从而保证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
二、危险点辨识的原则
1.闭环控制原则
高压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进行危险点辨识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这些危险源进行控制,因此,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分析找出危险点后,应及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经责任人员落实后,将危险点控制结果及时反馈到安全管理部门,经安全管理部门验证后对本项危险点进行消案,即形成闭环。以防止危险点的重复产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或消除危险点。
2.分层控制原则
因为在高压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存在情况各异的危险点,所以导致在控制的难易程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故而,预测控制工作就需要分清层次,同时落实各自的责任,从而达到层层把关、各有侧重的目的并形成严格缜密的预测控制网路。例如,在开工之前,施工部门首先需要对有关设备系统及作业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然后通过讨论,找出可能产生或者存在的危险点及提出相应措施,并报送监理审核批准。
三、危险点辨识在高压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应用
1.对危险点进行辨识和控制
针对某高压送电线路进行危险点辨识,首先按照各道工序的进度辨识施工环境、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找出潜在的伤害作业点和危险点,其次根据危险点辨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制度、安全重要性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技术交底等措施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具体预防控制过程如下:第一,该高压送电线路的38号工程是岩石基础和基坑开挖爆破。距离岩石基础22m处是35kV电力线路,二级公路在50m处,80m处是民房。针对此实际情况相关部分有关人员对现场危险点进行了辨识,查找到了存在的危险点,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第二,采取的预防措施。在电力线路及民房附近爆破时应采取放小炮、放闷炮并覆盖安全物的措施;在爆破前针对公路划分出警戒的范围,爆破时路边应有人严格看管,禁止来往车辆的通行;爆破前通知并仔细确认民房内的人全部撤离爆炸区;采取加装围栏和警告牌的形式将危险点在空间上隔离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与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相融和统一
对高压送电线路的危险点进行识别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防止事故的发展,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人身和设备安全;在施工过程中搬运材料与器具过程中,要加强相应的防滑处理,现场的工作人员要佩戴安全帽。当导线被卡住时,处理人员一定要站在外侧进行操作,不要直接进行拉扯,避免误伤他人。如果在架线工程的过程中,出现跨越架与跨越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足这一缺陷,就可能会导致触电危险的产生。因此一定要时刻监测跨越架与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确保其在安全距离的标准范围之中。工作人员禁止在没有停电的情况下跨越及攀登或者从标准架跨越,而且也一定要保证其在带电体周边进行操作时的距离达到安全标准。为确保搭设跨越架的安全有序进行,必须要增强现场监督的力度。在强化验电接地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及物体和10kV之间的安全距离必须超过0.7m。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是送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的组成部分,任何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一个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控制系统,而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只是对系统中的部分或个别部位采取细化管理。危险点的辨识应充分发动一线职工,并依靠领导、管理人员、班组人员的“三结合”进行,辨识的依据是相关的规章制度,辨识工作要紧密联系本单位本部分、本岗位反违章的实际情况进行。
四、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推行危险点辨识的可行性分析
送电线路工程因自身特点,施工繁琐复杂,施工点多,作业分布范围大,流动性强等等问题。送电线路安全事故发生划分有很多种,具体每一种划分特点和类型不尽相同。如果根据事故的类型可以分为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高空坠落和触电等;若从事故的责任角度进行划分有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两种。目前我国送电线路已经取得巨大进步,无论是施工办法还是工艺技术都突飞猛进,对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都取得重大进步,并且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危险点的辨识使用程度较强。
第一,送电线路施工的相似性:一般送电线路工程的施工都是按照土石方一接地一组立杆塔一紧线一安装附件的流程进行的,因此危险点的辨识就具有可比性,即对现行的施工项目可参照以往施工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辨识和预测,进而找到危险点并进行预防控制。
第二,送电线路施工工具的系统性:有组立杆塔、张力防线等等送电线路施工设备,为危险点的辨识奠定重要的基础,其成为危险点辨识的切入点,换句话说,可以将准备器具以及编制施工安全措施同步开展,然后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危害作业点、作业点及危险程度等等,帮助施工人员做好预防控制的相关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电网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网工程和国家的利益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在高压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安全管理问题,并结合实际工程概况,做好该工程的危险点辨识工作,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林.浅谈变电站技改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12(S2):34-37.
[2]邢玉珍,郭达,朱明月.高压送电线路施工中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2011(01):25-29.
[3]程丽,王亚萍.送电线路安全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方法的应用[J].电力工程科技与管理,2010(09):30-33.
论文作者:温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危险论文; 线路论文; 高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措施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