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张俊,黄文祥

EB病毒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张俊,黄文祥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重庆 400016)

【摘要】 乳腺癌的病源尚未明确认证,已经了解的危险因素含有生殖因素、影响体内性激素平衡以及遗传易感等原因,不过这些原因只能解释部分的乳腺癌病例。最近几年有的研究人员试图在病毒感染的角度拉分析乳腺癌出现原因。

不过现在EBV同乳腺癌的关系还是具有很大的争议,本文依据EBV生物学的特征、EBV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行文献论述,提出现今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乳腺癌;EBV;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9-0010-02

引言

EB病毒是人类DNA疱疹病毒,含有的基因表达为潜伏感染型,具有2种不参加翻译的无多聚腺苷酸尾的小RNA、6中核抗原以及3种潜伏膜蛋白,进而有利于病毒的逃避宿主免疫监视进而可以长期潜伏[1]。EBV的产物为EBER的具体作用目前并不清楚,但是已经具有的研究报告显示EBER可以调节某些细胞系的基因表达。

1.EBV生物学特征与相关肿瘤

EBV属于γ疱疹病毒,基因组长度为184kb,编码为100种,EBV感染B细胞之后,很少感染细胞内部的病毒会充分表达,可以合成80种蛋白,含有早期抗原、病毒衣壳抗原与膜抗原,还可以进行DNA复制,最后成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实现增殖感染。依据表达抗原的不同,潜伏感染可以分为4种类型,在一定的条件下面EBV可以从潜伏状态转变为增殖状态,使得被感染的细胞破裂并释放病毒颗粒,进而开始传播[2]。

2.EBV同乳腺癌的关系研究

2.1 EBV与乳腺癌相关案例

(1)癌组织中的EBV检测

Horiuchi等检验3例乳腺癌组织,发现2例含有EBV,Bonnet等针对于EBV基因组EBER2以及BNLFI进行PCR扩增,相关的结果显示100例不同类型的乳腺癌标本之中,51例为阳性;利用Southern blot 技术利用对于EBV重复序列的Bam HIW的DNA探针,在7例PCR阳性病例内部获得EBV基因组。通过这些研究报道我们可以发现EBV基因组存在于乳腺癌细胞中。Chu 等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48例乳腺癌EBER,结果显示5例为阳性,免疫组检测出EBNA1表达12例,表明EBV感染与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相关性[5]。Fina利用35S标记探针ISH检测乳腺癌颞部的EBERS表达,结果显示EBV定位于恶性上皮细胞,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结合定量PCR技术显示,EBV存在定位于乳腺癌上皮细胞内部, McCall利用ISH也是EBER的表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血清研究

不管是EBV增殖感染期表达出抗原,还是具有潜伏感染期表达出的抗原,都是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学的反应,进而出现相关的抗体。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采用免疫荧光或者是免疫酶标法检测血清内部的EBV抗体,不过最近几年逐渐的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所代替。

如今对于乳腺癌患者进行EBV血清学者的检测研究不多,Richardson 等杜宇208例的乳腺癌病例以及169例对照进行VCA-lgG的检测,两组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Angeloni等人对于71例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的EBV复制有关的蛋白BFRF1抗体进行仔细检测,发现其全部都是阴性,不过其中的31例鼻咽癌(占78%),和7例Burkitt 淋巴癌(占47%)患者中都有阳性反应出现[11]。

(3)细胞学实验

美国梅奥诊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在没有任何感染迹象的情况下,在手术室无菌条件下采集的乳腺组织样本中也包含细菌DNA。进一步研究发现,健康女性和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组织微生物组存在显著差异。这项研究证实了乳腺组织微生物组的存在,并且与乳房皮肤的微生物组不同。微生物组的差异与身体多个部位的癌症发生有关,其中包括胃、结肠、肝、肺和皮肤。

2.2 EBV与乳腺癌无关的证据

很多的研究人员在乳腺癌组织内部并没有发现EBV存在,这就使得很多医务人员开始怀疑EBV的感染与乳腺癌出现的关系。Bonnet等利用PCR以及Southern blot等没有检测出在乳腺癌组织内部的EBV存在,同时利用EBV金标准的ISH结果是阴性。同时有的研究利用激光纤维切割肿瘤细胞进行定量的PCR扩增也没有检测到EBV基因组,所以认为大部分的乳腺癌EBV阴性肿瘤。同时IHC检验使用单克隆抗体2B4-1检测到EBNA1,同时在一部分EBV检测阴性的乳腺癌细胞核内部,出现强迫性染色。Hennard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2B4以及MAGE4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同时与肺癌细胞系H1299的细胞裂解物反应,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相似的蛋白条,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其与MAGE4具有同源性,通过这些可以得出免疫组化检验得到EBNA1阳性不能证明与EBV与乳腺癌相关。

3.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方向

因为EBV仅仅在不但的肿瘤组织被检测出,同时不同的研究具有的差异非常明显,加上组织系统病毒负荷量不高,使得EBV与乳腺癌的关系不能完好确定。结果出现差异的因素如下:首先癌组织内部的EBV检测缺少一致的实验方案,采用不同的处理标准,选择PCR靶基因以及循环条件的不同。其次EBV在乳腺癌细胞感染状态还不明确,所表达的抗原同EBV肿瘤不一致,如今还没有得到合适的检测指标。最后大部分研究设计缺乏流行病学的分析,大多数研究样本数量不大,所以不能具有人群代表性,所以EBV阳性率可能存在差异。

在今后研究EBV与乳腺癌关系的试验中,首先需要构建一整套灵敏度与特异度的EBV检测方案,之后在解决乳腺癌组织内部是否存在EBV问题。同时还需要开展流行病研究,分析不同乳腺癌人群的EBV感染率差异与血清学表现,为了EBV与乳腺癌的研究提供证据。

【参考文献】

[1]何健荣,宋尔卫,任泽舫.EB病毒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癌症,2009,08:827-830.

[2]高举,袁粒星.EB病毒相关性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3,05:193-197.

论文作者:张俊,黄文祥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EB病毒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_张俊,黄文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