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沈琴娣

沈琴娣

江苏省溧阳市马垫医院,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目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其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1:1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护理满意度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6.21%,(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综合护理;效果

支气管炎多因病毒、细菌的反复感染引起,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且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该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且该病的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身心均造成巨大压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1]作者选取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男29例,女29例,年龄31~87岁,平均年龄(58.6±3.8)岁,病程1~25年,平均(10.6±6.8)年。慢性支气管炎32例,合并阻塞性肺气肿16例,合并高血压1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喘息等。1:1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包括:病房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祛痰护理等。综合护理如下:

1.2.1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常感到环境陌生同时由于疾病原因引起患者有恐惧心理,再加上该病病程长,反复住院,久病缠身并逐渐加重,经济上负担重,对治疗缺乏信心,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从而排斥治疗。医护人员在患者进行治疗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对于患者心理的鼓励了解掌握,有针对性的安慰、鼓励患者。

1.2.2病情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随时与医生取得联系。观察呼吸困难、发绀的程度。观察止咳祛痰药物及抗感染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有无发热,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1.2.3健康教育 根据接受能力,告诉患者有关于疾病的知识,使得患者能够正确了解疾病的形成、发展、排痰的重要性以及减少复发的重要性。向患者宣传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及对疾病的影响,使其了解烟酒可以造成疾病复发,督促患者自觉将烟酒戒掉。

1.2.4生活护理 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要树立治疗信心,主动配合,坚持治疗,并督促协助患者按医嘱服药,指导患者加强锻炼,预防感冒,避免病情加重,提高自身免疫力,以减少疾病复发。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症状显著减轻、面色苍白等症状均得到显效改善;②有效:患者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症状有效减轻、面色苍白等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③无效:患者经过护理后,咳嗽、咳痰症状显无任何改善,并且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观察组29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率65.52%,对照组29例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率34.4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在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29例患者全部满意,满意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例患者不满意,满意率86.21%,(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多认为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过敏因素、遗传因素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如无并发症,则预后较为理想,但如果诱因持续存在,可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长期可引发患者发生肺气肿、肺动脉高压,甚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预后不良,本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2]实践中,由于患者偏向于中老年人,在思想、心理等方面都有更大的压力,所以相对年轻患者而言护理难度会更大。

本组研究发现,通过综合性护理干预,患者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提升,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护理满意度观察组100%优于对照组86.21%,(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可行的,他可以切实、有效的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康复能力,使患者在自我管理、日常护理等方面都有所进步,而且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艳萍.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592.

[2]贺国庆.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4,26:80.

论文作者:沈琴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8

标签:;  ;  ;  ;  ;  ;  ;  ;  

58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沈琴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