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面镜子:二战前纳粹主义兴起的教训_希特勒论文

历史是一面镜子:二战前纳粹主义兴起的教训_希特勒论文

历史是一面镜子——二战前纳粹主义崛起的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纳粹主义论文,战前论文,一面镜子论文,教训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极右的奥地利自由党上台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欧盟对奥进行集体制裁没商量。这是欧盟成立以来首次对自己成员国进行的集体制裁。表明欧洲国家对纳粹主义死灰复燃的担心和警惕,也是它们鉴于二战前的欧洲历史教训的自觉和直觉的反应。那么,二战爆发前欧洲一些国家政府的失误和教训又在哪里呢?

教训之一:对纳粹主义丧失警惕

1920年,希特勒把一个不过区区数十人的“德国工人党”改建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的纳粹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当时提出的25点党纲中。为了鼓惑人心特别是争取大众,“党纲”是冠冕堂皇的,如包括废除不劳而获;取消地租、收土地为社会所有;要求对卖国贼、高利贷者、投机分子处以死刑等激进的、甚至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口号。而他的纳粹思想的要害,如极端民族主义(主张全体德意志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和反犹太主义被淹没在“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当时战败的德国人民要求民族复兴的愿望十分迫切,希特勒提出的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和下层广大群众变革的要求。至于反犹主义,当时希特勒只有思想而未付诸行动,也没引起社会上的重视和警惕。因此,当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希特勒利用德国因严重失业和普遍贫困引起的动荡形势,以貌似革命的姿态,将极端民族主义和排犹主义(借口犹太人夺了德国工人的饭碗)结合起来,提出“要自由、要工作、要面包”的口号。因而从1930年起纳粹党的影响扶遥直上。在1930年9月的大选中, 纳粹党在国会中的议席由原来的区区12席猛增至107席,为1933 年希特勒的上台创造了条件。

从上可以得出教训,极右思想和极右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是能迅速发展和壮大的,必须在它们一露头时就给以揭露和抵制,尽可能在萌芽状态时予以铲除。

这里还须补充一点,在希特勒影响上升的过程中,美国政府曾有所注意。1922年10月,当希特勒在慕尼黑举行武装暴动后,美国曾指示当时美驻柏林的副武官杜鲁门·史密斯前往慕尼黑了解希特勒的“性格、人格、能力和弱点,并对纳粹力量作一调查”。史密斯和希特勒亲自进行了交谈。他的结论是,希特勒的“道德水准虽不高,但他是一个杰出的在野党领袖”,“他控制群众的能力肯定是巨大的”。史密斯最后向政府建议:“我们与马克思主义的决战,与其在美国和英国的土地上进行,不如在德国土地上进行,这对美国和英国更有利。美国若不支持德国的民族主义,布尔什维主义将征服德国。”由此可见,美国明知纳粹的极端民族主义将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非但没有加以揭露和制止,而且还试图加以利用。

教训之二:对“武力试探”不及时制止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军莱茵非军事区。这是希特勒对国际社会的第一次“武力”试探。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的莱茵地区战后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占领期满后撤军,该区实行非军事化。

但希特勒却动用武力占领非军事区。实际上,希特勒这时根本没有做好作战准备。他以“冬季训练行动”为借口,试着让三个营越过莱茵河进入了非军事区,拟动用的总兵力为19个步兵营。他的打算是,如果先头部队遭到法国军队的抵抗,便命令部队撤回。 因为法国当时有100个师。根据《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法国对德国的这种侵占行为完全有权采取军事行动,英国也是有义务以军队来支援法国的。但法国外交部只发表了一篇措词强硬的讲话。希特勒见法国不敢派兵与德国交锋,便于3月9日出动了2.5万人进入莱茵地区。希特勒同时讹诈说, “除非形势在24小时内有所缓和,否则,我再派6个师到莱茵地区”。 实际上此时希特勒能投入的兵力充其量只有4个旅而已。3月11日,法国外交部长皮埃尔·艾蒂尔·佛兰亭飞往伦敦求援,但英国根本不想出兵。这样,希特勒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莱茵地区。

如果英法当时能按照公约,两国“共同遏制德国”的话,希特勒的这一企图是不可能得逞的。希特勒后来曾私下对人说,“进驻莱茵地区以后的48个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军队开进来,我只好夹着尾巴撤退了,因我兵力不够,甚至连轻微的抵抗也做不到”。果真如此,世界也许就能避免二战的厄运了,因为希特勒自己都承认“如果我们撤退,就会招致崩溃”。

教训之三:对侵略一味绥靖

1938年,希特勒把侵略魔爪伸向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这是希特勒正式向德国境外出兵。是年3月11日,希特勒对奥地利大兵压境, 并发出最后通谍。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下院发表讲话说,“在贝希特斯加登发生的(希特勒将奥总理许士尼格“邀请”至自己的山间别墅,要挟他同意把奥地利并入德国)只不过是两位政治家商定了改善他们两国关系的某些措施……”很难认为这是“一个国家已为另一个国家的利益放弃了它的独立”。这分明是为希特勒侵犯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进行辩护。3月13日,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

同年7月,希特勒用软硬兼施的同样策略对付捷克斯洛伐克。 他一边加大对捷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大耍“和平把戏”以迎合张伯伦的愿望。希特勒甚至派他的私人代表到英国,以警告的口吻告诉英国,若近期内得不到满意的解决,德国只好动用武力。张伯伦一再强调“只有通过谅解才能拯救和平”。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弟竟说,希特勒的要求“只不过是为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国同胞申张正义”,他所要求的“不过仅是民族自决,而不是征服”。与此同时,英法开始转而向捷政府施加压力,要它给予苏台德区的日耳曼族人以最大限度的让步。结果导致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在英法等国的一再纵容和退让下,希特勒于1939年9月对波兰发起突然袭击,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爆发。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希特勒势力得以迅速扩张是当时西方一些大国妥协政策的结果,也说明西方政治上的软弱和短见。

当今怎么办?

目前,新纳粹主义的思想影响和组织活动又已越过欧洲遍及世界各地。

据美国《纽约时报》1995年8月的一篇特稿披露,约7万名光头党骨干分子及支持者散布于美欧各国。美国光头党人的身上刺有纳粹党徽的刺青图案,他们的口号是“白人至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饮1998年6 月22日发表的一篇广播讲话中指出,当前在俄罗斯,法西斯主义有所抬头,它蒙蔽着青少年,再次响起了要求铁腕和棍棒纪律的呼声。同年7 月10日,俄议会人权委员会发表声明,指出法西斯主义对俄的威胁“越来越大”,它是“一条会使国家走向灭亡的死胡同”。

在西欧,右翼和极右势力的加强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其核心是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他们的活动突出表现在暴力排外活动上。特别是当经济不景气和社会矛盾加深时,他们就打着“要求工作”、“帮助维护法律和维持秩序”和“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是进行极端民族主义教育)等口号,颇能迷惑一些人。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的极右势力组织通过竞选已进入各级议会,据布拉格人权资料中心调查,近几年来,波兰、克罗地亚和捷克都有新的极右党派组织出现。它们与美国、加拿大和南非等国的新纳粹组织经常联系,互通情报,形成了所谓“民族国际”。

以上情况表明,当今国际社会反纳粹主义复活的任务既迫切又艰巨。各国政府应该把它视为维护世界和平和防止世界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加强打击力度,彻底打垮新纳粹的“民族国际”阴谋。在这方面,二战前的教训是当代人引以为戒的前车之鉴。

标签:;  ;  ;  ;  ;  ;  ;  ;  ;  ;  

历史是一面镜子:二战前纳粹主义兴起的教训_希特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