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论文_布多呷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论文_布多呷

中图分类号: G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11-073-01

德育是幼儿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提高幼儿品德的重要途径。幼儿时期,是人的基础阶段,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发展幼儿个性,推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同时,幼儿时期他们可塑性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给德育渗透提供得天独厚优势。然而让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认识程度低、言行习惯等等方面处于不稳定阶段。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德育,具体体现在细节上,,培养他们遵守道德标准,形成良好的言行,以期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和各项活动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精准把握这一良好契机,有意识,有步骤将德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逐步培养幼儿良好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指导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在一日生活中,遵循幼儿身心特点,实施日常教育,强化德育和生活联系性,不失机宜的实施德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细节问题对幼儿实施德育,在细微小事中形成规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独立自强和自我约束的品质。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幼儿在相处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因此,在饮食、洗涮等等方面教导幼儿要互相尊重,避免由于冲突而发生一些身体和心理伤害事件,及时发展幼儿的一些良好言行,并给与大力赞扬,要求幼儿做到谦虚礼让,形成一种直觉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游玩时不要相互拥挤,可以一起玩耍,以便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能力,在自主活动时,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不应过于干预,要求他们自我解决,确实解决不了,教师再出面解决,吃完饭后,那些碗筷要洗涮干净和摆放整齐,培养幼儿爱护物品和归纳的行为习惯,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幼儿浪费粮食的不良习惯,在午休时,要安静,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到其他幼儿正常休息,一些穿衣服、叠被子等等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让别人帮你做”做不好的要仔细观察教师的做法,做好的事情要坚持不懈。紧紧抓住一些突发事件进行因势利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这需要教师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充分挖掘这些事情隐含的德育因素,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比如,对于那些主动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的小伙伴玩时,教师应对这种行为进行大力赞扬,培养幼儿明辨是非能力和净化幼儿心灵,这些生活小事,就发生在幼儿身边,幼儿通过所见、所闻和所想,便于加深理解和全面掌握。因此,一日生活教育是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教育形式,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将德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中

幼儿教师应精心设计活动,充分发挥教育优势,善于把握教育契机,最终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主题活动

针对每个具体主题渗透德育,活动在推动幼儿发展和进步作用凸显,因此,我们教师应通过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拓展德育内涵。立足于幼儿心理特点精心设计主题活动,从知识技能、情感和道德三大方面入手,充分挖掘德育因素,丰富主题活动内涵,每年都有好多和幼儿联系密切的节日。比如,母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等,因此,幼儿教师应立足于这些丰富节日实施诸多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孝敬父母、尊重教师、爱国爱乡,通过这些诸多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和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2.游戏活动

游戏在德育中效果凸显。在幼儿中幼儿获得一种亲身体验,获得学习道德和实践道德的时机,同时游戏也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游戏来源于自然和社会,在游戏汇总培养幼儿真、善、美、恶、丑意识,逐步提高道德水平,这些各式各种的游戏培养幼儿合作、互助、分享、奉献等等,最终内化为自身自觉言行。幼儿时期是培养人们良好品德的关键时期。现在的幼儿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溺爱,造成他们多种不良行为,为此,充分挖掘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自理、找我保护等等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为此,在设计和实施游戏中,教师应力求教学方法多样性合理灵活性,以期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沉浸在一种轻松、快乐氛围中寓教于乐。

论文作者:布多呷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3

标签:;  ;  ;  ;  ;  ;  ;  ;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论文_布多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