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论文_邓燕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论文_邓燕

邓燕 四川省小金县机关幼儿园 624200

【摘要】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出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采用游戏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避免幼儿园出现小学教育的倾向。幼儿时期正处于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该阶段主要从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实现自己的愿望,在游戏教学中既可以满足幼儿玩耍的愿望,同时又可以实现教育的功能。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儿童行为;观察与评析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005-01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游戏教学的模式之一,主要是在特定的活动区,为儿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的选择玩伴与游戏类型。该种幼儿教学模式顺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学要求,因此可以在幼儿园教学中广泛采用。

一、儿童行为观察与评析的内容

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透过儿童行为分析他们背后表达的意义,可以对儿童的发展有一定的判断,对制定相应的发展措施有良好的借鉴作用。高效的区域活动可以提升儿童的经验,对于增强儿童的学习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学中老师需要重视区域活动的设置,尽可能的将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得到发挥。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

据相关调查发现,幼儿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区域活动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到位,因此在设置区域活动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区域活动中的提问环节指向性不明确,活动中该如何记录、怎样记录教师的理解不统一。还有就是区域活动的主题设计不合理与儿童发展阶段不适应等。

(二)活动组织设计上有待加强

区域活动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提问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但是区域活动提问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师设计的问题域儿童的发展不适应,超出了儿童的理解能力,表现为儿童听不懂,不知道如何回答。第二,提问的目的性不明确,缺少相应的规划设计,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清楚。第三,提问次数较频繁,区域活动时间把握不当,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区域活动的兴趣,让儿童觉得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做,由此起到反作用的效果[1]。

三、两个区域活动场景的启示

场景一:区域活动的时候,教师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老师走进一看原来是三个儿童在搭积木,已经搭的很高了。可是老师发现他们搭的积木大的在上面,小的在下面。这时老师就说了能不能把小的放下面,老师边说边重新放置积木,这三个儿童按照顺序放了一会,没一会又都走开了,只留下老师一个人。

场景二:区域活动的时候,几个儿童用积木搭建马路,在搭建好的马路上开小汽车,不一会这几个儿童就拿小汽车打了起来,场面很是混乱。这是老师看到后,走过来就说:“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园林公司的负责人,想要租赁你们的汽车搬运花草,你们看可以吗?”这时其中一个儿童说:“可以呀,我们有好几辆汽车呢。”另一个儿童就说:“我们的租金是非常贵的哦。”老实说:“没关系,我的钱够用。”这时几个儿童有愉快的参与到搬运花草的游戏中,老师看到这番场景后离开了。

四、区域活动中观察评析儿童行为的作用

(一)便于深入了解儿童

在一定情境下观察儿童行为,便于老师透过儿童的行为分析背后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行为细节对儿童的发展进行整体性的了解,可以发现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便于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儿童身上的不同之处,也便于找到儿童彼此之间的差距,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克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便于老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措施

幼儿园教学措施的制定一切以儿童的发展为前提,而通过区域活动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析,可以为下一步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详细的资料支持。因此,儿童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老师在区域活动中,观察儿童的行为可以根据儿童的不同之处,制定下步针对性的教学计划。这对促进全体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儿园教学中缺少区域活动中对儿童行为的观察和评析将不能形成有据可依科学性的教学方案[2]。

(三)便于形成理解儿童的教育观

老师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在对儿童行为的评价分析上,对儿童做出某种行为进行科学的解释,是落实教育的过程。老师在观察评析儿童行为的过程中,对儿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可以将以往与儿童发展模式不相适应的教学计划进行整定。有助于将幼儿教育中的权威打破,立足于实践,从具体的活动中观察儿童的行为,并作出科学的假设,更具有说服力。有助于促使老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对于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有重要的作用。

五、评析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标准

(一)儿童在活动中是否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目的性是指在区域活动开始时,儿童可以很容易的融入自己喜欢的游戏中,目的性不强则是指儿童在区域活动外面徘徊,不能融入游戏中去。计划性是指儿童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按照活动的计划玩耍,而不随意将活动计划打乱。坚持区域活动的计划性可以提高儿童克服困难的勇气,对于意志力的加强有重要的意义[3]。

(二)儿童在活动中是否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主动性是指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小伙伴进行玩耍,并在玩耍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可以与其他小伙伴配合、交流,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儿童的思维意识发散,让儿童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三)能否将困难克服进行下步的活动

区域活动中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评析的另一方面是,当儿童面临困难时观察他们是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并且当儿童选择克服困难时,是否将所学到的经验用在了解决困难上去。在整个活动中儿童可以在总计而以往经验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经验知识,促进儿童的发展[4]。

(四)与小伙伴的交流互动情况

区域活动中与小伙伴的交流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促使儿童学习新知识的途径。因此,在区域活动中,老师需要重点观察儿童能否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互动交流,他们之间是否能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某件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儿童合作、交流、分享的行为意识。

(五)儿童在活动中能否遵守规则

区域活动可以充分体现儿童的自主性,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的另一方面就是看他们能否自觉遵守活动中的规则。是否可以按照活动的规定将人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且对于违反活动规则的儿童,其他儿童会有何种反应等,都是对儿童行为进行重点观察的内容[5]。

六、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对于儿童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老师通过观察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可以根据儿童行为分析背后的原因,帮助老师更深刻的了解儿童,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对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析[J].山西青年,2017, (8):258.

[2]刘丽.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析[J].山西青年,2017, (8).

[3]张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4):149.

论文作者:邓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儿童行为的观察与评价论文_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