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论文_陈妍卉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论文_陈妍卉

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产品发生异化的事实,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并进而提出一个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和谐社会。本文在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仍存在的劳动异化现象力图对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启示。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和谐社会;马克思

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劳动思想的基础上,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开始由法律、哲学转向经济学。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以及劳动对象不仅不归自己所有,而且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劳动者相对立。

(一)异化劳动的表现

首先,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创造的,本应该属于劳动者,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页]因此,马克思得出工人生产的产品作为一种不属于工人的东西同工人相对立。

其次,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这种内在的东西变成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压迫和奴役劳动者。

第三,劳动者与其“类本质”之间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是人所独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也就是正因为人有意识,所以人才是“类存在物”。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关系发生颠倒,即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类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工人生产的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的异化会导致人与人相异化。“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成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所以工人与资本家是对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异化劳动的消除

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给工人阶级带来十分消极影响的基础上,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分析了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首先,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必须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使生产资料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其次,消除异化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资本主义私有制关系是资本家自身存在的条件,资产阶级必然极力维护这种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要夺得生产资料,必须要通过暴力手段来消灭私有制关系。最后,异化的彻底消灭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因为异化劳动产生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上分工的固定化,所以扬弃异化,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分工。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铲除了异化产生的根源问题,婴儿,异化劳动的矛盾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社会上出现一些劳动异化现象,这主要体现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工人只是固定在生产的一个环节,使得工人不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上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被物所统治。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异化劳动中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劳动发生异化的根源所在,其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要彻底扬弃异化,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现阶段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无法摆脱异化劳动的束缚,因此,要实现扬弃异化劳动,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二)促进劳动者自身的全面发展

劳动是人改造自然界的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劳动者在资本家的压榨下长时间地从事一种机械的工作,从而妨碍了劳动者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在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不再是资本家奴役劳动者的手段,而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因此,我们要通过劳动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古代的人类是敬畏自然的,而近代以来人类为了发展向自然大肆索取,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而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也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马克思曾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来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5-56页]。既然人类依赖于大自然,那么人类就应该爱护大自然,人类要适度向自然索取才能保证人类可以继续在地球上繁衍。作为地球村的一员,我们应该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在劳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在生产中人们不仅生产出产品,而且生产出了人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的生产不是单个人所能完成的,而只能在人们的相互协作中做到。因此劳动是联系人与人关系的“纽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且“只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第三个阶段,才能形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人与人的关系才从异化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自由而和谐的关系。因此,当代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要调节好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论文作者:陈妍卉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4月总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论文_陈妍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