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

李苏豫[1]2002年在《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化促成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却危及着文化。各地的建筑在雷同、单一的“全球文明”影响下,成为相似的“无国界建筑”,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和“场所精神”无形中被湮没。因此,自觉回归地域逐渐成为建筑界的共识。在各个地域城市,建筑文化的标志应是具有风土个性的地域建筑。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各自所在地区的地域建筑文化,系统地研究本地区的地域建筑及其相关联的地域性要素,重新思考我们的设计方法,创造出具有新地域建筑文化格调的作品。而只有在深刻理解本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智地汲取、融和世界多元文化,不断弥补、丰富、完善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使之积极地延续与发展。 厦门由于特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历史人文、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了混杂的多种特色建筑形态。如何系统地区分、归纳,深入分析各自的特色、背景以及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如何将它们所归属的地域性要素加以梳理,抓出要点;如何在比较完整把握地域性因素后,重新确立我们的设计出发点、目标,并形成新的合适可行的理念,成为迫切而有必要的课题。 本文基于以上认识开展研究。 首先针对厦门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所形成的特色建筑形态,对它们各自的特征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接着讨论了该地区的诸多地域性要素,主要包括地域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形态两方面。 在此基础上,对创作有厦门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首先针对特定的地域性要素,从环境、气候、空间、文化、功能等方面提出基本的设计原则。接着分析了具体的设计策略,主要研究了从地域气候出发以及从地域文化出发的设计方法:结合厦门特定的自然气候环境,着重研究通过建筑学的手段,利用地域气候中的有利因素同时避免不利因素,构建符合厦门气候环境的建筑环境;此外探讨了如何在设计中辩证处理新建筑与老建筑的关系,使新旧文化共生发展,城市有机更新。最后指出对厦门地域建筑设计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探讨,必须认识到地域文化发展的动态性,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审视传统和新时代,有效地判断和选择,以延续地域建筑文化。 籍此希望能为在厦门地区的建筑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意识和时代感的作品,使传统地域建筑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得以保存和体现,新的地域建筑得以健康积极的发展。

吕耿[2]2007年在《基于地域特性的旧建筑改造与更新》文中指出对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与完善的具体方式之一。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对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旧建筑改造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本论文对旧建筑改造与更新进行思索,提出旧建筑要结合地域特性进行改造的概念。探讨基于地域特性的旧建筑改造创作手法,解决在旧建筑更新过程中出现的忽视建筑历史延续性问题,使旧建筑更好的适应当代生活方式的需要。文中列举国内外大量实例,涉及外部环境改造到内部空间组织的建筑改造全过程,从设计的不同层面寻求相互关联,用以说明旧建筑改造结合地域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的必要性。以厦门地区特定的地域环境为出发点,结合建筑创作实践,说明运用基于地域特性的旧建筑改造创作手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总结出比较通用的手法,从而使研究更具有可实施性。

王绍森[3]2010年在《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的影响使城市建筑趋同,地域性的表达也成为与之相应的必要手段。对当今建筑来说,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实际上是全球化下的建筑表现之一,对其研究将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建筑趋同,但仍在世界各地显现地域性表现的努力,从欧美等国家的自然节能关注到发展中国家的适宜技术应用;从日本早期现代建筑的萌芽,到台湾本土意识的觉醒,再到中国大陆对乡土及地域形式的关注;从对传统空间的体会,引导人的行为,到精神场所的设计;再有对地域材料的演绎,也体现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手法的多样。本论文旨在梳理当代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的现象,剖切其地域性创作层次表达的手法及手段,,并针对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加以研究,以求对建筑地域性表达有所理论支持,对其实际建筑创作有所帮助。闽南建筑在亚热带气候的影响下并承载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在建筑表现上显现富有特色的红砖文化,其建筑类型多样、建筑形式夸张、色彩浓烈、空间灵透、材料考究。在城市迅速发展的当下,本论文重点基于气候适应、形式与空间、技术和新材料等几个方面探讨闽南建筑地域性的表达,并结合对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的研究进行创作实践探讨。结论1.地域性表达是当今建筑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现象和必要手段。2.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具有多元性。3原型现行的表达方式值得关注。4建筑对环境地域性的表达应进行系统层次分析。5.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的整体结合是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的总体方向。具体章节如下:第一章:绪论综述相关背景及有关信息第二章:地域要素分析第叁章:基于自然气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四章:基于形式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五章:基于空间形态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六章:基于技术与材料的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研究第七章: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理论小结第八章: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实践探索结论

陈瑜[4]2006年在《骑楼形态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骑楼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它广泛分布于东南亚诸国及我国炎热多雨的南方地区。在近代骑楼历史区域,骑楼是人们对骑楼城市的“集体记忆”。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的现代城市里,骑楼形态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动态、发展的视点,通过分析骑楼形态的产生、发展,骑楼形态特征,并结合建筑类型学的方法,从骑楼形态与城市整体关系、场所的营造、与批判主义的地域性要素新的互动叁个层面、通过综合归纳,总结出骑楼形态的发展方向与设计策略。最终分析和探究骑楼形态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实现骑楼形态与城市的共生、骑楼形态的传承与延续。这是本文的意义和目的。全文共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它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界定了骑楼的概念及相关概念、理论,对骑楼形态的产生与应用的背景、实际意义及研究方法、目的等等作出了说明。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近代骑楼的渊源、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现代条件下的骑楼形态的应用状况。从产生、发展、乃至于到今天,经历了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强烈的冲击、碰撞、融合的过程,骑楼形态仍然富有生机与活力。第叁章在理论阐述和本体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骑楼形态的城市视点,从骑楼形态的城市性和建筑个体性双重属性,结合影响骑楼形态的因素,分析现代条件下骑楼形态特征及各种要素对其的作用。影响骑楼形态因素很多,骑楼形态的发展、演变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骑楼形态的全面的认知,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骑楼形态的传承与延续。第四章主要阐述近代骑楼的开发性保护策略、原则;并根据近代骑楼的特点、现状及其所处的区域,从不同类型的近代骑楼街区与近代骑楼建筑角度上探讨对近代骑楼的保护。近代骑楼的步行化改造是近代骑楼保护、改造、开发从而实现老骑楼建筑的重生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并且从其适宜步行化改造的条件、与城市交通的关系、个性要素的提取与保留,叁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第五章根据骑楼形态的特点,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人文关怀、地域文化传承等的角度提出骑楼形态应用的设计一般原则。对于骑楼形态(建筑)的具体设计策略,从骑楼形态与城市空间环境、城市交通、地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传承、对技术的应用的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探讨其对骑楼形态传承与延续的重要影响。区别于通常意义的建筑设计,骑楼形态具有更广泛的城市内涵、新的地域性内涵等等,从而使骑楼形态有机地组合到城市空间中,塑造新的地域建筑形态,

黄明顺[5]2006年在《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经济、通讯与技术的全球化,在丰富着我们的物质世界、创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也产生着巨大负面效应。相似的发展模式和单一的文化价值取向使地域文化逐渐衰败直至消亡。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建筑变得越来越相象,地域性特征逐渐模糊。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们重新认识到地域性的价值。于是,回归地域性的设计悄然兴起。 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起居室”、“城市的名片”,在保持城市特色,弘扬地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我国来说,城市广场是一种外来的、异质的空间元素。因此,如何使其本土化,如何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实现地域性的保护和发扬,是目前设计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不但要在理论层面上展开研究,还要基于特定地区、针对其特殊的地域性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探索地域性设计的途径。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选取“厦门岛——鼓浪屿”地区(文中简称为“厦、鼓地区”)为实例,针对其具体情况展开研究—— 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阐述研究实例选取的范围,并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框架;第二章:城市广场概述,对城市广场的起源、演变、分类等进行简述,并结合城市广场设计的特点,对相关的城市设计理论和城市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阐述;第叁章: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基础研究,首先阐述了地域性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转入地域性诸要素与城市广场设计的关系上,分别阐述了自然环境要素、社会文化要素以及经济和技术要素对城市广场设计的影响。之后,提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内涵——一种“应答式”的设计观;第四章:厦、鼓地区地域性要素分析,对厦、鼓地区地域性要素中与城市广场设计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第五章:厦、鼓地区城市广场调研实例分析,在大量图片说明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广场设计中,设计者对地域性诸要素的应答情况。第六章:厦、鼓地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的对策研究,在立足前一章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与总结出厦、鼓地区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对策;最后,对该课题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

董杰[6]2016年在《闽南传统民居元素的现代转译》文中认为全球化的加速,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得当今城市的中的建筑变得千篇一律。城市建设的加速也使得原来村落被渐渐遗弃,那些美丽的传统建筑变得残破、荒芜。来建设属于当地城市自己的建筑,来恢复传统建筑的优美意境,已是大势所趋。现今,中国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意识到这一点,以开始慢慢注重自己所在的地域,设计属于本座城市的建筑。中国政府对于乡村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提出了各种保留美丽乡村的政策。闽南地区有着自己独特的古建筑文化,但这里的当代地域建筑发展的相对较慢,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动力。闽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独特环境因素。同时闽南多元化融合的文化也使得该区域的建筑有着自己的表达方式。这里的传统建筑形式夸张、色彩鲜艳、装饰纹样繁多。因此这么美丽的传统建筑应该用设计手法来将其传承下来。本论总结了地域性叁个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针对闽南传统民居元素:屋顶、墙体、门窗、装饰细部、色彩、空间六个方面探讨相应的转译表达法式,并结合对闽南优秀地域性实例,及自己的创作实践做手法总结。可以说在闽南地域建筑设计时,都要考虑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屋顶作为转译重点,其实便是墙体的设计,门窗、装饰、色彩作为点睛之笔出现,空间的转译除了组合方式的传承外也要考虑到意境的表达。希望这些设计方法力求对今后的闽南当地地域性创作有着借鉴意义,同时也希望相应的设计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余地区的建筑设计中。

连旭[7]2010年在《大跨体育建筑有效地域文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批判的整体地域性理论体系的回归和研究,是解决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全球传播与本土身份认同之间悖论的关键。通过借鉴传播学的“有效文本”概念,采用文献综述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有效地域文本”体系,分析研究了在传播学视角下,大跨体育建筑批判的地域性现象与特征。全文主体部分采用了总论—应用—分论的总分式研究框架。首先,在理论建构层面,借鉴传播学的优化策略和有效文本概念,建立了“大跨体育建筑的有效地域文本”理论体系。根据建筑文本对于时代背景、建筑科技、自然环境、区域经济和城市文脉等五个方面坐标维度的不同侧重,将大跨体育建筑的有效地域文本分为叁类拓扑族群:批判性有效地域文本、“泛奥威尔式”有效地域文本以及仪式性有效地域文本,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奠定了传播模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初步应用上述有效地域文本理论体系,对我国大跨体育建筑的地域实践脉络和地域思潮演变进行总结归纳,并确立了我国大跨体育建筑地域性探索谱系。总体上,我国大跨体育建筑的结构耐候性研究整合度低,体育行业制度和场馆融资模式的制约牵绊以及符号美学创作的低语境创新瓶颈,迫切需要转向有效地域文本体系及分类研究。再次,论文分别针对有效地域文本的叁类拓扑族群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有效地域文本的批判性耐候研究方面,分别针对硬资源的交集非空、软资源的交集非空和关联域适度叁种有效性条件,总结出其致效传播的设计原则为:(1)以生物气候设计策略作为设计原点,即在可允许的条件下,从气候适应性出发,以被动太阳能设计为主导、主动生态技术为补充,并且兼顾弹性结构和时变结构设计;(2)注重亲近性生态美学精神文本的创建,将现代生态伦理审美信息与地域文化传统哲学和审美思辨等传统审美经验相融合,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3)注重创建复合化耐候性物质形态文本,分别对风、雨雪、热辐射、太阳光能的利用与控制,以及突发气候条件的应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整合。又次,大跨体育建筑的场所感和触媒效应,是泛奥韦尔式有效地域文本对动力性制度保障研究的逻辑起点:(1)以整合高效旗舰触媒效应并实现场所精神的再嵌入,作为泛奥威尔式有效地域文本跨文化译入的优化策略;(2)注重亲近性精神文本的时代性表达,包括政治民主、体育行业制度以及商业环境等叁方面时代精神信息的附着;(3)在创建嵌入型物质文本方面,注重高效旗舰触媒公共-商业复合化场所环境的制衡营建,使其与城市的体育、文化生活语境相契合。最后,对大跨体育建筑仪式性地域文本的象征美学研究,分别从以下叁个方面展开论述:(1)仪式性有效地域文本的跨文化译入策略,旨在实现地域文化觅母的有效传播与复制,从而延续城市景观文脉。(2)在创建亲近性精神文本方面,仪式性地域文本强调文化仪式象征图腾等语义信息的适度表达,并区分了叁种具有不同语义信息的仪式象征文本类型:地域文化图腾文本、现代文明记功柱文本以及解构主义墓志铭文本。同时,仪式性地域文本形式美学背后的审美思辨逻辑表现为:内外之衷、上下之应、前后之承、左右之融。(3)而在物质文本的创建方面,仪式性地域文本注重再嵌入性景观物质形态的设计与创新。其中常用的形态操作手法有:大地景观的补偿嵌入,结构形态的亲近性融合,以及形态体量的弱化消隐等。综上所述,大跨体育建筑的有效地域文本体系,是体育建筑形式创作多元化探索一个分支,而非挑战和对抗。它能更有效地转化现代性与地方传统之间的二元对立面,并且弥补全球化悖论双方在任何维度上的单向度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及不足。论文的下一阶段,将进一步针对大跨体育建筑跨文化传播的有效评价等传播效果领域进行拓展研究。

张茜[8]2008年在《厦门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筑经验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气候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研究自身生存问题的重点。特别是最近几十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人类逐渐认识到: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气候因素,不仅仅是满足人类自身获得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的需要,同时更是为了协调人类自身与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当地地域文明的需要。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同人类的发展一样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回顾并吸收传统乡土建筑中对地域气候因势利导的精华,.适当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当代建筑设计,是地域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发展趋势之一。本论文基于上述出发点选取厦门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调研和现场的感受,讨论了民居中自然通风、遮阳、隔热、防雨、防潮等适应气候的建筑经验,并试图讨论这些建筑经验对厦门现代居住建筑的启示。本论文做了以下两项基础性研究:1.整理厦门气候资料,明确厦门传统民居生长环境特有的湿热、多风多雨的气候特征。2.对传统民居调研并实地测绘。本文的主体研究部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着重分析传统民居结合气候的建筑经验,首先谈及传统民居通风经验,深入分析各种空间组合的通风情况,借助调研资料对通风系统中的通风口和风道详细介绍;其次是传统民居的遮阳经验,主要体现在坡屋顶遮阳、外墙遮阳、天井遮阳、灰空间遮阳等;再是隔热经验,有墙体隔热、屋顶隔热;最后是防雨和防潮经验。2.在此基础上,研究传统民居对现代居住建筑的启示:首先,认为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气候因素,提出了现代建筑气候设计的要求;其次,总结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空间组合、建筑形态,由此提炼出适合时代的建筑模式,使之与现代建筑气候设计相互结合,实现厦门建筑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王东[9]2017年在《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清广州府北靠南岭走廊,南临茫茫大海,多样的地形地貌,不同的民族(民系)分布,多元的经济形态,发达的宗族文化等因素孕育了众多的传统村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体系。本文基于建筑史学和建筑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借鉴审美文化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以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揭示出审美文化的逻辑构成,划分出审美文化圈区划,勾勒出其审美文化的历史演变,以“建筑美学的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指导,搭建研究框架,探索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地域形态特征的多样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进一步推进岭南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理论研究,促进岭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以及传统聚落史、建筑美学、传统建筑修缮设计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首先,针对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环境格局、空间布局、景观类型展开分析,揭示其中的地域形态特征。明清广州府的水乡地区发育最早,是传统广府村落的典型代表,形成水乡村落格局。明代以降形成的广客交融型村落多“五位四灵”的环境格局。近代侨乡村落环境格局多样化特征显着,有水乡格局、靠山临田格局,临田临交通格局等。瑶族村落以“后有靠山,前有梯田”的环境格局为主。传统广府村落以“梳式布局”为原型,衍化为多种布局形态,突出“绕水”、“围岗”、“沿涌”、“综合”的形态布局。广客交融型村落突出村落的“围合性”布局。侨乡村落突出“规整的网状”布局。瑶族村落以“排列和自由”布局为主。从村落景观要素来看,传统广府村落的景观要素主要有榕茵社坛、小桥流水、水口园林、河涌植被、驳岸水埠、田园风光。广客交融型村落景观主要体现在客家围村景观与广府梳式布局的村落景观的相互交融上。侨乡村落的建筑景观突出表现在西式建筑与传统广府建筑的融合上。瑶族村落以“高山-村寨-梯田-河谷”的垂直景观形态为特色。其次,通过分析明清广州府的经济基础、宗族意识、文化习俗与村落的类型、住居模式、文化空间形成的关系,阐明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的社会时代精神。农商一体的经济结构孕育了岭南特有的水乡传统广府村落。在多山地、丘陵的广客交融型村落以农耕经济为主,村落规模小、形态简单。近代侨乡村落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侨汇经济的支撑。少数民族聚居区存在游耕和山地稻作农业,促成了散居、大杂居小聚居的村落形态。受宗族意识的深刻影响,形成聚族而居的住居模式,在布局上表现为组团性、差序性,规整性、防御性特征。文化习俗对村落空间影响深刻,多神信仰致使村落庙宇众多,南越时期至民国不同年代的民俗遗迹“堆迭”于村落建筑中,“文房四宝”的耕读精神指导景观空间布局,村落空间中的这些文化习俗体现了文化特征的多样性。再次,通过对传统村落蕴含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审美理想的分析,就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建筑装饰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量,揭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中的人文艺术品格。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景观集称文化的美学特征涉及自然、人文、生活叁方面,其审美品格包含“整体和合,直观体悟”的审美思维,“崇尚自然,以水为宗”的审美趣味,“尚静隐逸,诗画桑梓”的审美境界。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建筑装饰艺术表征了包括务实享乐的审美情趣、兼容创新的社会心理、崇文重教的价值追求、诗意乐生的审美境界在内的人文精神。作为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游艺与粤乐包含了务实享乐的审美心理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

陈淑斌[10]2006年在《厦门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色彩对于一座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体现城市的总体风貌,展示出地区的文化特征,而且可以反映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全球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文化交融的不断加速,原本相对独立发展的各个城市的色彩特质,也由于这种交融而日益变得模糊化了,城市色彩形象趋同,“千城一面”,说明了地域色彩的衰退乃至更进一步的消失。因此,对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创造有个性的城市色彩将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日益受到规划部门的重视。 本文立足于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色彩问题,提出“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课题。以厦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色彩学、色彩地理学、广义建筑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形成厦门城市色彩景观特征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研;分析厦门城市地域色彩景观的构成内容及其蕴含的地域色彩文化,梳理整体色彩景观脉络;然后针对地域性问题,探索如何从城市这一相对宏观的角度,对厦门城市地域环境中的色彩因子进行规划和设计,构建具有地域性的色彩景观格局,尝试提出了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策略、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控制的模式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最后以实践的方式,对最能体现厦门旧城风貌特色的中山路骑楼街进行色彩景观的量化分析。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厦门城市地域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从视觉美学和地域文化两个层面切入,充分展现能适宜表达厦门地方传统文化的、具有地域性的、良好宜人的城市色彩景观。促进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建设,使厦门城市和建筑的地区性得以持续。 对城市色彩景观地域性的研究在我国尚属较新的领域,本文的观点是作者在对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并收集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从研究体系的完善和成熟程度上讲,本文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仍有待于在城市地域色彩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D]. 李苏豫. 厦门大学. 2002

[2]. 基于地域特性的旧建筑改造与更新[D]. 吕耿. 厦门大学. 2007

[3]. 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王绍森. 华南理工大学. 2010

[4]. 骑楼形态在现代城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 陈瑜. 重庆大学. 2006

[5]. 城市广场地域性设计研究[D]. 黄明顺. 重庆大学. 2006

[6]. 闽南传统民居元素的现代转译[D]. 董杰. 华侨大学. 2016

[7]. 大跨体育建筑有效地域文本研究[D]. 连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8]. 厦门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筑经验及启示[D]. 张茜.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9]. 明清广州府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D]. 王东. 华南理工大学. 2017

[10]. 厦门城市色彩景观的地域性研究[D]. 陈淑斌. 华侨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  ;  ;  ;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及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