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分系统动力学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分系统动力学分析

路正南[1]2007年在《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产业结构历来就是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对叁次产业的结构优化和竞争力评价进行研究,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研究主题、方法及结构安排。第二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研究。首先,对江苏省叁次产业进行因果关系的流程分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测定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其次,分析和预测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在预测的过程中,利用球面极坐标变换和圆极坐标变换分别对叁次产业投资比例和积累率的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后,再利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拟合;最后,利用固定资产投资的积累率和叁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进行灵敏度分析,提出了一个较好的叁次产业经济的资源分配方案。第叁章,基于控制论的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尽管系统动力学可以研究复杂的非线性经济系统,该方法仍然存在着不能对经济系统进行符合预定目的的控制的缺陷,比如,经济系统的稳定控制、在出现外部干扰时的目标跟踪控制以及在跟踪预期输入目标时追求经济系统输入量消耗最小的控制问题等。本章利用系统控制论的方法实现了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在出现外部干扰状态下跟踪输入目标的鲁棒控制以及跟踪预期输入目标时追求经济系统输入量消耗最小的最优控制等问题。首先,建立了一个非线性的叁次产业经济系统,再利用局部线性化对该非线性系统进行线性化而得到一个描述经济系统短期经济行为的线性系统模型,认为可以用该线性系统模型来研究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的短期运行方式;其次,针对所建线性系统的不稳定性,利用状态反馈控制的方法实现该系统的稳定控制。在系统处于外部干扰的状态下,为了使系统仍能稳定地跟踪预期的目标,本文采用了鲁棒控制方法。为了跟踪有限时间内的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同时使得系统在跟踪的过程中输入的控制量消耗最少,本文利用了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第四章,基于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工业行业竞争力评价研究。主要是从定量的角度去分析同一个区域内工业行业的竞争力。首先,分析国内外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动向和比较成熟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其次,选择尽可能反映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梳理,确定比较合适的指标来评价江苏省工业行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最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竞争力进行分类,分析各工业行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政策建议。第五章,基于产业政策的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研究。主要是分析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乏力的原因,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及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江苏省叁次产业经济系统。首先,把叁次产业的GDP在叁个产业之间的流动看成一个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因果关系的流程分析,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固定资产投资的积累率和叁次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进行灵敏度分析,提出一个较好的叁次产业经济的资源分配方案。利用现代控制论的方法研究了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问题。该状态反馈控制问题的分析思路是:利用局部线性化,将非线性叁次产业经济系统进行线性化后得到一个线性系统,该线性系统可以描述非线性系统在短期内的经济行为。因此,该线性系统可以模拟产业经济系统在短期内的运行状态。如果确定了非线性系统在某段特定时期的运行轨迹,而该段时期也已经分成几个合适的短期,则产业经济系统在每一个短期的运行状态就是可知的,因此,可以在每一个短期内对线性系统施加反馈控制,使得线性系统能在每个适当的短期稳定地达到预期的的运行状态。利用现代控制论的方法研究了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的目标跟踪控制问题。在每个适当的短期内,施控者总是希望线性系统在跟踪预期目标的同时能使得系统消耗的输入量尽可能小。为此,本文利用了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现代控制论的方法研究了叁次产业经济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运用线性系统进行预期目标的跟踪时,可能会出现受到系统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目标跟踪的偏差问题。为此,本文利用了鲁棒控制原理对系统施加控制,使得系统能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很好地捕获到所要跟踪的预期目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江苏省工业行业竞争力。构建了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比较合适的指标来评价江苏省工业行业竞争力,再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工业行业竞争力进行分类,分析工业行业的优势和劣势并给出政策建议。

谷国锋[2]2005年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大国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无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因此,必须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政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国民经济区域化和区域经济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明显趋势。然而,大量文献表明,迄今为止尚未找到适当的理论来解决各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动力,解决动力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和生产力布局学等学科长期研究的重点领域,发展的动力源于人的需要。实践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是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任何一种要素能够独立控制经济的发展。尽管每一种要素都在经济过程中起着自己独特的作用,但由于不同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不尽相同。这种情形,即保留了各要素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价值,又为人们研究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多维视角。从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看,无论出现了“新经济”的美国,还是靠“技术立国”的日本,经济发展普遍存在动力不足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及运行机制看,经济系统动力要素的配置,似乎存在一定问题,即各种动力要素之间没有很好地优化与协同,而这应该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思想为主线,综合运用了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地理学、技术创新学、新制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从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体系和运行模式。在透视和分析区域经济系统、动力系统及其子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基础上,较深入地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组织动力系统、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制度创新动力系统和文化动力系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合动力网络”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界定。论文共分八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基本理论,即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学原理,即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原理、外动力原理和动力相互作用原理。介绍了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及主要贡献,以及系统科学与区域经济理论的融合过程;分析了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几个主要流派,系统科学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整合趋势。

刘继承[3]2001年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分系统动力学分析》文中提出由于各个地区具有不同的资源,一个地区对于其它地区的作用力也是不同的,在这种力的作用下,区域之间产生资金、人口、产品的流动,引起区域人口、资金的动态变化,表现为空间聚集(形成区域经济中心)和空间反聚集(逆城市化)。人口流动是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表现方面,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内人口流动的多少和其它地区对该地区的作用力大小密切相关,在数量上等于受其它地区吸引而迁出的人口数目和受该地区吸引从其它地区迁入的人口数目之差。利用人口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来建立描述区域经济发展动态过程的微分动力学模型。 本文运用微分动力学的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所建立模型在均衡点附近的动力学性质,讨论了人口增长率的的不同,引起非线性系统的性质有很大变化,当该系统相应的线性化矩阵的一个特征根为零时,进行小扰动分析,该非线性系统会出现鞍结点分歧。如果结合具体形式的迁移函数,非线性系统会出现更复杂的分歧-燕尾型分歧。 最后根据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了经济讨论,给出了区域发展达到相对均衡的条件,并且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这一模型的具体应用,可以根据人口的流动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张润清[4]2005年在《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中国中部腹地的江汉平原是中国十二大商品粮基地,曾经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中部地区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全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需求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农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研究加快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战略,带动本地区乃至中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采用不平衡增长理论和发展极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对策。 第一部分:第一章 导言。从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研究现状入手,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基于系统科学思想提出将系统动力学方法、模型应用于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优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的构想。 第二部分:第二章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依据不平衡增长理论,研究了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工业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出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增长极,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在江汉平原农村形成具有广泛聚集效应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挥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聚集效应,带动江汉平原农村工业的发展,加快江汉平原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促进江汉平原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第叁部分:第叁章 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对江汉平原农产品的资源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研究了适合江汉平原不同县、市农产品资源的生产状况,提出了充分利用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发展农产品资源的思路。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江汉平原规模以上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江汉平原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进行了聚类分析,将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分成了四大类,分别对每一类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出口创汇能力、竞争优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类型农产品业的发展对策。 第四部分: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对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模型提出了合理的假设,运用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江汉平原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的系

赵修文[5]2010年在《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和载体。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以产业集群的各种生产要素(人力资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技术条件、制度供给等)为基础,以企业内部、企业间以及产业集群之间的动态整合为运行方式,能为产业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2。人力资本整合,是指组织在动态复杂环境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产生新的资源结构,创造组织的动态竞争优势。3本文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通过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典型相关分析以及人力资本整合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整合能够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是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源泉,产业集群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决定因素。本文各部分的结构安排:第一章: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结构。本章主要论述产业集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是经济学科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制度分析相结合,建模分析等分析方法。结构安排上将采用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对论文将要达到的研究深度进行概括性介绍。第二章: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现状及基本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人力资本及人力资本整合的研究现状、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性研究综述进行了梳理。其次对人力资本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主要回答人力资本与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相互作用的机制。它为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分析作铺垫。第叁章: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分析。本章界定人力资本整合、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竞争力,阐述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含义、性质和根源,论述形成产业集群竞争力人力资本整合的前提和关键,重点对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水平的典型相关进行分析。它为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构建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第四章:人力资本整合视角下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章借助现有研究成果对产业集群边界的界定,运用投入产出法具体应用分析,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构建基于人力资本整合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各级的权重。说明人力资本整合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要素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第五章: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组织内部人力资本动态整合。本章首先对隐性知识进行界定和分类,接着论述隐性知识传播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基于人力资本整合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化,同时构建师徒制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说明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本整合。第六章: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组织之间人力资本动态整合。本章首先论述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接着论述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传播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同时借鉴他人的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说明组织之间的隐性知识传播,在此基础上,论述组织之间知识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同时提出知识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组织手段。第七章: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人力资本整合制度安排。本章主要论述保证人力资本整合的四种制度安排。从建立破解企业员工沉默行为的制度性对策、建立企业员工工作安全感制度、建立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制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八章:结束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总结,同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研究拓展了方向。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过去人们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Poter的“四要素”说、Pietrobelli的“六要素”说、Padmore和Gibson的“叁要素”说、曾路,骆文达的“社会要素”说。本文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产业集群内各种要素进行整合,人力资本整合是产业集群组织中其他要素整合的核心。2.尝试性地构建了人力资本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框架。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水平具有典型相关,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次,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权重进行了比较。其叁,从产业集群组织内企业(组织)内部和企业(组织)之间研究了人力资本整合的层次和方法。其四,要保证人力资本在这些层次和方法能够进行整合,提出了“四大制度”安排。3.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构建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需要集群内的各个要素互动和融合,实质是对集群企业、政府、集群辅助机构、资源、市场等要素进行整合,这些要素的主体是人力资本,整合这些要素的实质就是对人力资本整合。本文单独把人力资本整合作为一个重要的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分析,认为它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要素,这也是产业集群内其他要素整合的共性(本质)所在。4.从人力资本整合的层次上看,本文主要从产业集群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两个层次上分别提出了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动态整合。组织内部人力资本动态整合,本文构建了师徒制下隐性知识传播的微分动力学模型进行说明和分析。组织之间人力资本动态整合,本文分析了组织之间隐性知识传播和知识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系,提出了知识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组织手段。5.从制度安排上提出了人力资本整合的保证措施。本文认为人力资本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必须建立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就本文的研究看,员工沉默的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解决员工沉默的问题之后,就需要建立企业员工的工作安全感制度;员工有了安全感后,就需要建立与企业(组织)战略相一致的人力资本配置制度;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让不同岗位的员工和不同组织的员工长期进行交流和接触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传播过程,隐性知识得以传播,人力资本得以整合,组织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企业的力量得以壮大,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制度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兼顾、又富有挑战性的复杂课题。本文论述的人力资本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问题,仅限于产业集群内,产业集群之间如何通过人力资本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问题,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内。本文所作的研究主要是尝试性的构建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这一问题的研究框架。虽然设计了基于人力资本整合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问卷调查,但是所涉及的产业集群的数量和范围非常有限,缺少众多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类型的大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是本文最大的不足,同时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设计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合适,也需要大样本数据的进一步验证。加之产业集群竞争力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由于本人的知识、能力所限,本文从人力资本整合的视角研究产业竞争力提升仅仅是一个开始,不足的,尚未涉及到的相关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王丹竹[6]2010年在《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迅速崛起、蓬勃发展。随着国家整体物流水平的提高,区域物流也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物流发展模式研究开始逐步成为物流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区域物流的发展程度不仅关系到社会再生产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对于促进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发挥着不容替代的作用。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发展模式的选择,采用适合区域特点的物流发展模式,可以使区域物流的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目前,国内各地区普遍采用基于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着重考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对物流发展影响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在物流发展模式选择问题上,尚未引入物流资源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缺乏宏观协调性。鉴于以上不足,本文借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被广泛应用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探讨使用“点-轴”发展模式来进行区域物流系统的开发;同时,在详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区域物流系统的SD模型,综合分析区域物流系统中各关键因素的促进、阻碍关系;在明晰物流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后,构建出区域物流“点-轴”系统,并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对区域物流“点-轴”系统中物流发展点间竞合关系的演化趋势进行阐述与评价;最后,以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沿线的区域物流发展为例,验证、求解区域物流系统SD模型、建立亚欧路桥物流发展的“点-轴”系统,并对陆桥沿线物流发展点的竞争、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张婷[7]2016年在《机场运营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民航运输以其便捷、舒适的特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机场作为民航运输的节点,已经成为集聚和辐射要素流动的中心、连接市场和资源的纽带。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机场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商业和社会服务设施改善了区域的服务条件,航空运输、基础设施和各种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增强了机场对相关产业和资源的吸引,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伴随着机场的发展而展开,使机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因此,如何正确测评机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使机场自身及相关部门对机场进行正确定位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建立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内容为:第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分析机场对区域经济影响机理,为模型建立做好理论准备。第叁,通过对比分析测算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几种常用方法,确定了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机场贡献度进行测算,根据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建立机场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量模型;第四,基于建立的测评模型,选取杭州萧山机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机场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并对机场发展提出政策建议。第五,总结与展望。对本文内容作出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李彦[8]2010年在《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的稀缺性凸显。同时,人类活动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倍增。基于此,不同学科的学者开始致力于改善人地关系的研究。如何协调土地利用中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有效化解土地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并探索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如何合理地评价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状况,为系统的协同管理提供依据,以适时适度地千预土地利用系统组织,促进土地利用系统良性运行,已成为土地利用系统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对于土地利用系统研究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掌握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系统施加人工干预,以达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高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均衡。作为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主要手段,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国自1987年开展第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以来,在过去的20多年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协调土地供需矛盾、改善土地利用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在协调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和刚性、加强规划的动态性等方面均有所改进,但是对于规划的对象——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而言,对其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土地利用系统自身存在着引导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规划作为一种他组织手段的引入旨在通过技术、行政等手段的实施,适时适度地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运行进行调控。因此只有在更加透彻地了解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结构、内在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地对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作出方法上的改进,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提出保障措施。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传统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复杂土地利用系统管理的需要,迫切需要新的与系统复杂性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提供了新的范式,将复杂性科学与土地利用系统管理研究相结合是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它以土地利用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为基础、土地利用系统状态评价为前提、土地利用系统优化配置为核心、系统分析和数学模型为手段,以期最终达成生态、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对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能够促进自组织理论方法、非线性科学、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等多学科的应用与交叉,具有普适性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基于复杂系统视角,以协同学、灰色系统等理论为基础,运用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构建了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逻辑分析框架,遵循系统演化机制分析—系统状态评价—系统优化配置的思路,从物理(土地利用系统组织特征及演化机制、土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状态评价)、事理(土地利用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人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管理)叁个维度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协同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土地利用系统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依据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SR)构建了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逻辑分析框架,并立足于土地利用系统规划调控这一具体手段,对规划过程中物理、事理、人理叁个维度的内涵及具体内容分别进行了阐释。(2)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切入物理维度的分析。揭示了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动态性、灰色性及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复合性。进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揭示土地利用系统的演化机制。一方面通过系统演化轨迹及分叉类型、土地利用结构熵等方面对土地利用系统演化进行宏观分析;另一方面通过灰色建模方法建立协同学方程对土地利用系统的演化进行模拟,从微观上实现对系统序参量的识别。(3)根据协同学理论建立土地利用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通过理论模型对土地利用系统演化状态及协调演化类型进行逻辑判断。进而,挖掘序参量中的隐含信息,采用序参量有序度法建立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结合子系统特征指数分析,对土地利用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综合判定。(4)立足于事理维度,进行土地利用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面,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模型,在体现系统自组织性、不确定性的同时,突出了多目标协同的要求,运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易于实现规划方案的动态调整。依据生态优先理念,在进行土地利用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基础设施识别的基础上划定禁止建设区,通过土地利用分区管制进一步实现对土地利用布局的优化。(5)立足于人理维度,探讨了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跟踪管理的实现。理念的更新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过程管理及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手段的改进两个方面。研究构建了规划实施预警系统,并从土地利用计划台账管理与动态监测相结合、建设用地预审及动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改进方法。此外,强调建立参与式土地利用计划的规范化运行程序、切实实施土地利用计划的监督检查,以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6)对扬州市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系统的发展演化,在对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判定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土地利用系统优化配置的方案,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复杂系统理论方法对土地利用系统进行研究是适宜并有效的。基于wsR方法论的土地利用协同管理逻辑分析框架能够为区域土地利用系统规划调控提供整体性的分析思路。(2)土地利用系统演化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序参量及子系统间的协调。序参量是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发展的主宰者,确定系统的序参量有助于通过实施相应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把握系统的发展方向;但同时也要注意弥补系统组织中的“短板”,因为任一序参量或子系统发展的滞后都会造成系统耦合协调度的降低。(3)灰色多目标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生态优先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相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灰色多目标优化模型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能够较好地实现多目标间的协同;以土地利用结构熵增最小作为规划方案的决策标准能够实现不同情景下的方案比选,得到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在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基础设施识别基础进行的土地利用分区及布局调整,有利于缓解土地利用的生态矛盾。(4)土地利用系统的适应性调控要依靠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动态反馈来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是一个验证规划实施效果,并进一步根据动态反馈改进规划的过程。依此,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系统动态涨落的适应性调控。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土地利用计划不仅是规划目标调整的基础和依据,还应当成为土地利用规划参与宏观调控的抓手。(5)对土地利用系统的协同管理要真正做到“通物理、明事理、谙人理”。土地利用协同管理包含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土地利用系统自组织演化与他组织规划的协调、土地利用系统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协调等多个层面。在达到系统自身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管理过程中利益关系调整及规划实施的动态跟踪,以提出合理、及时的调控措施,通过子系统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与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他组织耦合实现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徐姗姗[9]2008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城市发展生命周期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个城市的健康、和谐、快速的发展不但有利于居民安居乐业,也有助于促进整体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时,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这如同一个有机的生命个体一样,从城市的产生、历经成长和成熟,逐渐步入城市的没落和衰退阶段,最终走向消亡。其中有的城市在衰退期后,对老城旧貌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在城市各个方面进行修建和更新,使城市焕然一新,不但没有走向消亡,而且还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新局面;但有的城市在衰退期后,并没有意识到其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仍然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放任城市走向消亡没落。可以看出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隐含着一个特殊规律,有一个生命周期的存在,而且在每一个生命周期内,一般地都会历经初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衰退期后有的城市步入了下一个新的生命周期,又将经历和上一个周期相似的过程,但这个周期的发展起点更高,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要比上个周期更优更深入;有的则走入消亡,结束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因此研究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和所处的具体阶段,针对目前各个城市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突出问题,对城市的协调发展是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城市的老化衰退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和几种不同的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起点,提出了城市发展生命周期理论;介绍了有关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建模方法、原则、流程、检验等概念,来说明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条件和所建模型的优点及局限性;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可视软件—Powersim来建立一个参考模型:荷兰Urbania城的城市发展模型,通过建模的各个具体步骤和对模型模拟出来的运行结果的分析,来判断U城所处的具体的发展生命周期阶段,从实践上来运用城市发展生命周期理论;基于一定的前提条件,把Urbania城的城市发展模型迁移到中国深圳市的城市发展模型上来,根据深圳市的一些具体情况,对参考模型做出一些整改,建立深圳市自身的模型;并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分析深圳市目前所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中各个阶段的相应特征,建议城市规划设计者在深圳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王磊[10]2014年在《企业集群内部竞合关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集群作为一种全球范围内颇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现代化工业和国际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集群内部企业间的既竞争又合作关系(竞合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竞合关系的演化及对集群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本文采用微分动力系统模型来刻画这一演化过程,通过系统建模及模型分析,进而揭示不同类型的企业集群和不同的竞争与合作强度对集群发展的影响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如下几个问题:阐述了集群内企业间竞合关系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良性竞合关系的二维框架,分析了企业竞合的特征以及类型,讨论了网状型和中卫型企业集群内企业竞合关系的特点。构建了综合考虑竞合策略给企业自身带来不同效应的确定性竞合关系下集群演化的微分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稳定性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集群演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为实现集群整体优势而采取的竞合策略。构建了竞合程度表示为模糊语义时的集群演化的模糊微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用定性语言直观的描述了竞合程度强弱对集群演化的影响。给出了通过数据反演得到了实际企业间竞合系数,通过系数分析了企业间的竞合特点的实例。本文的研究为集群管理和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于指导企业恰当的运用竞合策略,提升集群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评价的研究[D]. 路正南.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D]. 谷国锋. 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分系统动力学分析[D]. 刘继承. 四川大学. 2001

[4]. 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 张润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5]. 人力资本整合与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D]. 赵修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6].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研究[D]. 王丹竹. 北京交通大学. 2010

[7]. 机场运营对区域经济贡献度测评模型研究[D]. 张婷.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2016

[8]. 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协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李彦. 南京农业大学. 2010

[9].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城市发展生命周期研究[D]. 徐姗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0]. 企业集群内部竞合关系的微分动力学模型及演化研究[D]. 王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区域经济发展的微分系统动力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