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急诊科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目的 观察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方式;选取2017年1-12月急诊科护理人员20名,纳入观察组,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情况、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优良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专业水平,提升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应用柔性管理;急诊;护理;管理
1前言
近年来,医院逐渐运用柔性管理理念优化急诊护理管理,其以人性化理念为基础,通过心理与行为规律的运用,采用非强制性管理模式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1-12月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12月(柔性管理理论应用前,设为对照组)和2017年1-12月(柔性管理理论应用后,设为观察组)急诊科护理人员各2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2.5±4.2)岁;其中护士10名,护师6名,主管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2名。观察组:年龄22~39岁,平均(32.2±4.6)岁;其中护士11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管理方式,所有成员按照护理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熟练掌握护理相关技能,并根据患者需求进行调整。观察组應用柔性管理优化急诊护理管理,措施如下:(1)认识柔性管理。组织护理人员通过培训、讲座、交谈等方式对柔性管理理论进行学习,使其能够区别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不同和差异,从而认识到柔性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同时基于管理组织的共同价值观及文化实施管理。(2)加强沟通能力。通过交流和沟通能够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充分理解双方的不同需求和想法,交流、沟通之后,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握一定尺度进行各项事务的处理;具体通过熏陶、心理暗示等促使管理者与护理人员产生共鸣,由此使护理人员的外部行为转变为内在自我行为,从而进一步增强管理成效化。(3)提供决策参与机会。柔性管理是自主管理,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通过制定计划,实现护理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目标。具体工作中,以“人尽其才、各显其能”为原则构架平台,鼓励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各项管理工作,应用“以人为本”理论将阶层化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化结构,从而增强护理人员对管理决策的认可度。(4)个性化管理。以轮换岗位的方式增强急诊护理管理的个性化,给予护理人员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工作,使其在工作中逐渐挖掘自己的潜能。急诊科室的工作内容比较丰富,根据护理人员自身特点、工作时间、个人专长等安排工作,一方面可以让护理人员熟悉急诊科所有工作,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实践帮助护理人员提升专业技能。(5)运用激励机制。科学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层面对护理人员进行奖励,一方面满足护理人员对基础性奖励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其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6)提高个人素质。通过进修、专业培训等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以此提高急诊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7)提升管理者的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柔性管理相关人员除具备相关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发挥柔性管理的优势。
2.3观察指标
(1)采用自制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考核表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分值各50分,总分100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70分为差,计算优良率[3]。(2)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人员和患者越满意。
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两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情况,对照组和观察组优良率分别为70.0%和9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两组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急诊科护理工作十分复杂,护理人员的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和负担较大;与此同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多数年轻的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经验,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存在欠缺,在处理护理问题时缺少冷静态度,容易慌张而不知所措。中年护理人员虽然积累了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工作压力和家庭压力使其工作积极性逐渐下降,导致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急诊科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措施开展管理工作,通过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促使临床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
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柔性管理可以实现刚性管理所不具备的特定功能,两者相互融合可以产生较好的管理效果。根据柔性管理模式的特点,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具体结合护理人员的心理和行为特点,采取人性化、非强制性的手段开展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途径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素养,使其在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热情,同时还能挖掘潜能,激发护理和自主管理能力,从而有助于护理整体质量的有效提升。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运用柔性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管理进行优化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护理态度、自我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50.0%、45.0%、40.0%、55.0%提升至90.0%、95.0%、85.0%、100.0%,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柔性管理模式优化急诊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理论和技能知识考核优良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2.4±8.2)分和(91.4±8.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5±7.6)分和(80.8±8.6)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急诊科室利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护理管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理论对护理工作进行优化,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满意度和患者的满意度。因此,柔性管理的优化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郑其绪.柔性管理[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6(21):88-89.
[2]张波.急救护理学[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5.
[3]封维恭.以护士为中心的理念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25(5):137.
论文作者:倪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柔性论文; 急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