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养殖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_刘耀斌

茂名市茂南区农业推广中心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罗非鱼是一种原产于非洲的热带鱼,其是广东省主要鱼类养殖品种之一。罗非鱼具有适应性强、雄性率高、肉质好、食性杂、群体产量高等优良特点,是广东省粮农技术推广重点。本文根据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研究方法,对其养殖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提高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罗非鱼;规模养殖;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前言

近年来,罗非鱼养殖行业在广东区域内发展迅速,但是在近期罗非鱼成品鱼价格却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严重挫伤了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的积极性。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生产环节最大程度降低罗非鱼养殖成本就成为罗非鱼技术推广的要点。而罗非鱼生产前期投入资金控制就需要在罗非鱼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优化调控其内部生产要素,即提高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

1.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对2018年广东茂南区罗非鱼养殖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通过对养殖户生产投入、产出情况进行调研,就广东茂南区罗非鱼养殖总产量、鱼苗投入、养殖面积等因素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确定了现阶段常用的罗非鱼养殖技术及养殖区域划分形式。随后依据相应数据,确定罗非鱼技术效率影响因素为罗非鱼养殖年限、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受教育水平、罗非鱼养殖技术培训频率、家庭收入水平及资金限制、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参与合作社情况、罗非鱼风险认知能力等。

在具体调研实验中,本文主要是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假定有m户养殖罗非鱼,在基于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中每个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投入、产出向量分布为X=xq、Y=yij。即特定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投入产出量在基于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中主要表示为:P=min(1-1/m*si/xq)/(1+1/s*st/yij)

在该模型中,其中s表示特定养殖户养殖面积;P为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养殖收益;yij中i表示第i个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养殖收入,而st则表示待估算适量参数;xq表示随机误差项。P与s、si成正相关。在P≥0且P≤1时,P的分子表示每个养殖户实际投入,P的分母表示每个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产出与生产前沿面的平均距离,即投入无效率、产出无效率。

本次实验中所使用的数据为2018年04月在广东茂南区罗非鱼养殖区域调查获得。由于现阶段主要罗非鱼研制方式为网箱养殖、工厂养殖、池塘养殖等方式,而池塘养殖方式应用较广泛。因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罗非鱼池塘养殖产出投入量、池塘养殖规模等具体数据进行了分析。

2.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2.1不同规模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技术效率

利用Tone于2018年修正非径向基于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的措施,结合DEA-SOLVER软件,对200个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养殖技术效率进行了估测。同时为了避免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技术效率估算结果中“1”值出现过于频繁,最终选择一般规模报酬的基于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的。在具体罗非鱼产出指标运算过程中,主要将所收集数据中罗非鱼总产量为产出指标;而资本、机械、饲料、育苗、电费及其他杂费总投入为投入指标。得出不同规模组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产出统计结果如下表。

不同规模组养殖户投入产出统计结果

2.2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得出在现有技术及产出一定的前提下,若完全消除效率损失,可将投入减少至现有投入的45.21%,有效提升养殖户盈利水平。首先,不同规模罗非鱼养殖基础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小规模养殖户高于总成本效率值的为26.8%;中等规模占总样本的45.6%;大规模养殖户占总样本量的27.6%。即总养殖户技术效率呈U型发展,随着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研制规模的扩大,其技术效率也在不断的提升。

这主要是由于规模小的罗非鱼养殖用户在劳动力、机械等其他资本投入中消耗较大,而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及强度的提升,养殖户可将更加充足的投入资本采购现代化管理设备,降低劳动力支出,从而提高养殖技术效率。且在大规模养殖户机械管理水平上升到一定数值时,其会呈现稳态上升的情况。

其次,广东省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大多养殖经验在10年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初中水平左右,且多为青壮年劳动力,表明其在罗非鱼养殖中具有充足的经验,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当地养殖户仅有不到10%的养殖户参与了生产合作社,整体合作社发展水平较低。多养殖户联合的方式对小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具有优良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小规模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对于先进技术指导需求更高,而当地技术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劳动力养殖户技术实施效率;但是区域技术培训的方式并不适用于大规模或中等规模的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这主要是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紧迫,因此在大规模或中等规模罗非鱼养殖管理中,养殖户大多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诊断管理。

最后,通过系统显著性检验,在小规模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中风险认知意识与其对池塘养殖的重视程度呈负相关,即由于小规模养殖户家庭中存在数量较大的非农业就业,多样化的非农业就业途径导致其对罗非鱼养殖阶段风险因素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而大规模或中等规模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其风险认知意识与技术效率呈正相关,且随着其风险意识的提高,其会进一步加强养殖投入中罗非鱼疾病防控的管理,而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罗非鱼养殖阶段疾病效率,提高技术效率。

3.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提升措施

3.1加强罗非鱼养殖宏观引导

广东省罗非鱼养殖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整体养殖面积较小,且机械专业化程度也不高。一般来说,罗非鱼区域养殖机械专业化程度与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因此,区域罗非鱼养殖技术推广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罗非鱼养殖的宏观引导,通过规模养殖的方式,进行区域罗非鱼养殖生产要素整合,促使罗非鱼技术养殖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3.2开展罗非鱼合作组织养殖模式

在广东地区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间合作组织化程度不高,且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间也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对罗非鱼养殖风险的有效防控造成了影响。因此广东省各地罗非鱼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应通过加强养殖合作社完善建设,为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合作组织提供一个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在推动罗非鱼新品种及养殖技术应用的同时,也可以为罗非鱼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3.3加强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技术培训

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技术培训对于小规模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广东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殖户技术培训的重视,通过试点实验的方式,在先富带动后富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以点带面的开展专业化罗非鱼养殖技术培训。

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广东省相关部门应逐步加大公共物品供给强度,在完善罗非鱼主产地金融信贷市场的前提下,与区域金融机构协调,为不同规模的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金借贷工具。然后为罗非鱼养殖规模的拓展或其他投入需求的满足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在这个基础上,可将罗非鱼养殖区域内信息化建设为入手点,进一步优化当地土地流转机制,结合适当优惠政策的颁布,为罗非鱼养殖池塘转让、股份分配、租赁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便于为罗非鱼养殖规模效益的充分利用提供依据。

4.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广东茂南区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而言,罗非鱼养殖可以促使其经济收入得到有效的上升。因此,在实际罗非鱼养殖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应针对区域养殖需求,从区域罗非鱼养殖规模、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风险意识、罗非鱼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分析。并利用基于松弛变量的度量方法模型对区域罗非鱼规模养殖人员具体养殖技术效率影响数值进行核算,确定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提升关键点,为未来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的稳态提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袁媛, 袁永明, 代云云,等.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中国罗非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26):33-36.

[2]汤智慧, 徐翔. 不同规模罗非鱼养殖技术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11):584-588.

[3]袁媛, 袁永明, 代云云,等. 罗非鱼养殖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基于罗非鱼主产区263个农户的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15):199-204.

论文作者:刘耀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罗非鱼养殖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论文_刘耀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