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模式论文_田志刚

谈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模式论文_田志刚

胜利石油管理局河口社区管理中心物业生产管理科 山东东营 257200

摘要:“社区”一词来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我国的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之后做了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是基层居民自治的组织,社区内有居民居住有居民住宅区,也有一些小型的商业服务网点、一些企业事业单位或组织。社区的基本职能主要有管理职能、服务功能、保障功能、教育功能、安全稳定功能。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了要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关键词:社区消防管理工作;重要性;开展模式

1社区消防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就是指社区的内部组织或机构为了,社区居民的集体消防安全保障而建立起的管理体系或框架,其作用就是促进社区的消防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规模呈现几何倍数扩大,,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大学生就业人员涌入城市社区、城中村,城市人口规模每年呈几十万增加。城镇化导致城市社区高层居住建筑林立,群租房合租房等居住形式大量涌现,社区内部居民生产、生活用火、用油、用电、用气量呈几何倍数增加,社区内部电动车、自行车、汽车等车辆大量停放,城市内部规划不合理,消防设施器材设置配置不到位,导致火灾风险等级逐年增高,家庭火灾,沿街“三合一”、“二合一”、“九小场所”火灾起数逐年上升!

2加强社区消防工作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们的消防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初见雏形。无论是消防法律建设、地方法规、政府规章还是相关的专业技术规范都逐步形成体系框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火灾增多损失加大,高层居民住宅越来越多,家庭累积的财富越来越多,用电用气量加大,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发生概率。另外随着社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容量越来越大,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社会流动人口、暂住人口骤增,人口流动导致群租房小公寓等小场所在消防管理上存在大量的盲点。社会结构老龄化也导致鳏寡孤独老人增多,小火亡人现象非常普遍,往往过火面积很小的火灾也导致人员的伤亡。2007年至2013年,全国共发生火灾1235140起,直接财产损失158.55亿元,其中居民住宅火灾357027起,占总数的28.9%;直接财产损失23.4亿元,占总数的14.8%。

3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1社区消防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不同区域间的社区建设不同,促使其中进行社区消防管理也存在不同。其中又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这些社区中基本没有配备相关的消防措施,同时对消防紧急通道的建设和灭火设备的配置也没有,因此在这些区域中一旦发生火灾,不但没有相应的灭火设备,同时消防队伍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灭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有很多的消防设备配备齐全,但是由于其中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职能的不完善,促使在形式这些职能时,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导致社区中的消防管理部门如同虚设,不能够发挥出有效的作用。

3.2社区消防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在现代多数的社区中,消防安全这一块基本上是由小区中的物业部门进行管理,然而物业部门对这些部分通常不重视,其中所配备的保安也只是运用基本上识字的中年人开展工作,通常在没有进行有效培训就开始上岗工作,促使他们对消防安全知识缺乏,在发生火灾时也不知怎样进行解决。在对消防安全管理上不但对其中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不明确,同时在管理实践经验上也相当缺乏。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社区消防管理质量。

3.3社区消防管理监督不到位

社区中消防管理监督不到位,主要是出现监管不力和无人监管的现象,促使这些消防基础设施出现破坏,甚至是丢失,导致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无法发挥作用。其中又特别是针对人流动性较大的居住区,这一区域如果还出现社区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居民不按照社区规定私自乱接电线,为社区规范消防管理埋下深深的隐患。在一些社区中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还有监管人员管理不当,主要是在对社区进行管理时,由于对自身职责的不明确和玩忽职守的原因造成。

4如何加强和改进社区消防工作管理模式。

4.1加快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立法工作,彻底扭转社区消防管理落后局面

消防工作本身就是社会化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完成,要想抓好社区防火工作目前在立法成面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调研,着重解决社区消防监管的主体立法工作,制定出台《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各级政府应从严抓好社区消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研究制定社区防火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平安创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内容,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物管单位、社区居委会要各负其责,主动参与,密切配合,从抓消防基础工作入手,建章立制,落实责任,把社区消防工作要求落实到位。

4.2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要想真正保证社区安全,最重要的还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到整治火灾隐患当中来,使广大居民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因此,在加强社区消防建设的过程中,从长远看要注意搞好辖区内学龄阶段防火安全教育工作,将学校防火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定期邀请消防部门宣传人员担任教员进行系统授课;分行业系统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组织发动群众参与消防工作。要经常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社区宣传消防常识,帮助社区设置消防宣传宣廊,宣传火灾信息、防火常识、灭火常识;公众聚集层度较高的城中村应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消防安全培训学校,培训合格后发放培训合格证,将消防培训合格证作为办理居民暂住证的前置条件;消防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些活动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提高着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防自救能力,消防部门要搞好“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中心建设,鼓励群众举报社区生活中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火灾隐患,建立火灾隐患分级督办工作机制。从而树立社区居民的消防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使社区消防工作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

4.3加大投入,强化指导,完善社区防火建设规划

各镇、街人民政府要切实将消防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逐步为消防设施严重不足、隐患较为严重的老旧社区公共消防设施进行消防升级改造,并结合镇街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章,细化分工职责,上下齐抓共管,着力于改善社区的消防基础建设,重点解决目前社区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消防基础设施滞后的突出矛盾,把这项工作当作长远和根本来抓。社区在整合的过程中,也是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社区规划是社区发展的重要课题,而防火建设规划更是社区发展快慢、安稳的重要攻克点,各社区应探索建立社区公共消防设施维修基金制度,为后续的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资金来源。

5结论

目前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火灾预防工作中重要的环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维护国家整体消防安全形势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科学谋划、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动员全社会力量进行群防群治,才能彻底改变目前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后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叶松成.温州市瓯海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2]司可.塔式高层建筑火灾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

论文作者:田志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谈社区消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开展模式论文_田志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