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区基层临床检验工作创新模式论文_陈培霆,郭丽娟

浅析我区基层临床检验工作创新模式论文_陈培霆,郭丽娟

陈培霆(单位: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郭丽娟(单位: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7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切实提升全区基层机构临床检验服务能力,优化医疗资源,节约医疗成本,于2014年10年在江苏省内首家正式签约建立了浦口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网络建设项目。经快一年的运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基层检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基层 临床检验 创新

1全区基层临床检验现状

我区共有11家公立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有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等三大常规项目,以及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等基础生化项目和部分手工免疫项目,均为各单位自行检测,部分检测量较少的项目均外送至民营医学检验公司进行检测。

2基层临床检验存在的问题

2.1检验水平不高

改革前,11家社区中心合计仅有27名检验专业人员,开展各类临床检验项目人员明显不足;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人员学历层次和职称也不高;各单位现有的检验仪器设备不足,能开展的检验项目受限,不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2.2运行成本高、效率低

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人群较少且不固定,导致各社区卫生机构检验科设备运转效率较低,人员工资经费以及各类试剂耗材费用较高,成本大于支出的普遍存在,且而各单位检验存在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等现象。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清晰,缺乏监督机制和有效的结果回溯机制,导致检验设备维护差、结果可信度不足,直接影响了临床诊断和社区服务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阻碍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根据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强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这离不开临床检验技术水平的提高,各单位急需快速提升临床检验技术质量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临床诊断的需求,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3我区三点创新做法

3.1 成立区域临床检验中心

依托区域内的优质医学检验资源浦口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和南京兰卫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建设2个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在本单位检验科自行完成的检验项目仍由中心自行检测,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自行开展的检测项目,委托区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检测。

3.2 建立全覆盖的信息和物流系统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除保留三大常规和急诊出报告的检验项目外,其检验项目过建立完善的样本条形码,依托现代化、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物流系统实现标本的安全、及时运输。一般在标本送达检测中心2-4小时后,就可通过信息系统将报告传送至社区医生工作站。兰卫公司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接入区域LIS平台,实现检验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危急值质控的有效管理。

3.3建立统一管理和质控标准

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行承担的检验项目由成立的2个检验中心负责管理和质量控制,卫生局定期组织专家到基层进行复查。送至检验中心进行的检验项目,按照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进行质控管理,实行了统一管理和质控标准。同时,引入企业化的医学检验管理模式和经验,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科进行标准化建设,同时开展内部运行绩效管理方式改革。

四、改革创新的成效

4.1政府层面

一是以建设区域医学检验中心为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二是避免了区域内医疗资源分散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实现区域内医学检验结果互认,降低社会医疗费用;四是为区域的流行病学提供分析数据,有利于当地疾病防控的开展;五是普及推广民生公益项目,如先天性疾病的产前诊断、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将使社会效应得到进一步放大。

4.2区域内医疗机构层面

一是在一至两年内,参与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的检验项目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标准,以医学检验水平的提升促进基层临床医学的进步与发展,有效遏制多发病常见病的转诊外流;二是通过临床检验的集约化和信息化,实现医疗机构之间检验结果的互联互通互认,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过程中的短板;三是区域内医疗机构的检验专业人员可参与兰卫公司体系内的继续医学教育、专业培训及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四是在不增加设备、人员投入的情况下,医疗机构检验收入仍可在现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五是推进了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使基层医疗机构留住更多的患者,区域内医疗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

4.3患者层面

一是有效缓解了看病难问题,患者在就近社区、乡镇享受到高质量的检验服务,使小病不出乡镇、多发病常见病不出本区成为可能;二是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就诊及转诊的经济负担。

五、展望

我区以成立区域临床检验中心为重点,以信息化手段为保障的基层临床检验创新模式,整合了区域优势医学检验资源,减少了政府的重复投入,扩展了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检验与诊疗水平,优势逐步显示。下一步,将再以此模式为样本推行区域影像中心,从而进一步促进区内分级医疗、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充分发挥区域医疗协同的优势,做好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其他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金凯.《浅议社区医疗检验资源集中与结果同城互认》.现代医院管理.2005.02;

〔2〕朱凡;高卫益;马捷;林婧;胡翊群.《新医改背景下瑞金—卢湾医疗联合体实践与思考》.中国医院管理.2013.05;

〔3〕史明丽.《我国纵向型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进展与挑战》.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07;

〔4〕陈晟.《专业成就品牌,卓越铸造辉煌——记金域医学检验集团》.广东科技.2011.15;

〔5〕张婉;曹永彤;王云亭.《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的市场作用及发展前景分析》.中国医院.2015.08。

论文作者:陈培霆,郭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  ;  ;  ;  ;  ;  ;  ;  

浅析我区基层临床检验工作创新模式论文_陈培霆,郭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