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困惑的思考与探索_课堂教学论文

构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困惑的思考与探索_课堂教学论文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诸多困惑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一座论文,小学语文论文,桥梁论文,困惑论文,课堂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理想是神圣而美好的,但教育的现实往往是矛盾和无奈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仿佛有一条看不见的鸿沟。如果把“教育”的概念缩小定格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上来,尤其会发现我们在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之间那条鸿沟的阻碍与困扰。我们能够在这条鸿沟之上成功地架设一座横跨两端的宏伟桥梁吗?本文仅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2个现象为例,谈谈我们试图解除矛盾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理想:积极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其次,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现实:课程资源开发容易利用难

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逐步普及,我们的学生变得见多识广。所需要的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学生根据电视和课外书上的知识储备或者通过电脑上网能够方便快捷地查到,课程资源很容易就开发出来了,但在利用的时候碰到了难题。

例如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恐龙》一课时,由于常州有个“中华恐龙园”,大多数学生都不止一次地去过。买回来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许多恐龙及恐龙蛋模型;平时又经常从《蓝猫淘气三千问》等动画片以及课外书中涉猎有关恐龙的知识,所以在刚刚接触课文时,学生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有位教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根据学生课前知识储备丰富的特点,在揭题导入时先让学生自己谈谈对恐龙的了解。学生海阔天空,讨论异常热烈,他们对恐龙的了解远远胜过了老师,介绍的好多种类的恐龙老师甚至闻所未闻。此时再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学生仍然沉浸在讨论中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好不容易回过神来读课文了,却觉得课文没有他们自己的了解那么丰富多彩,反倒显得有些索然无味了。

上例足以证明,学生课前掌握资料的多少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一定成正比。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而课程资源恰恰是“开发容易利用难”呀!

桥梁:立足文本能够使得开发与利用水乳交融

学生课前掌握的有关知识,为什么非但不能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拓展运用,反而起到了削弱课文文字魅力的反作用,使课堂教学陷入“为资源所累”的尴尬境地呢?细究起来,其实是因为老师没有好好地思考资源利用与学习文本的关系,同时也忽视了课程资源的内容取舍、出现时机的把握以及如何进行检测反馈等问题。

比如上例,假如老师不是在揭题导入时,学生尚未正式接触文本的情况下就开始交流资源,而是能立足文本,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把丰富的课程资源分别安插在三个不同的时段,那么,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将会在课堂上发挥最大限度的利用价值。资源在第一个时段的利用可以安排在学完第2小节之后:学生了解了4种恐龙千奇百怪的形态,此时,可让学生摆放出事先带来的恐龙模型,模仿书上第2小节的叙述方式介绍一下自己带来的恐龙。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两种进行一次小练笔。这样做,很好地利用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巧妙地实现了学用结合、读写迁移。资源在第二个时段的利用可以安排在学完课文之后:课文最后一节说“恐龙突然在6500万年以前神秘地消失了,人类至今尚未解开这个谜团”。其实,科学界对于恐龙突然消失的原因有着多种多样的假设,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时候就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探讨了。这样做,不仅利用文本空白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同一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追根溯源,培养了学生从小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志趣。资源在第三个时段的利用可以安排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办一期介绍恐龙的知识小报,可以配上图片资料进行文字说明。这种由语文课本延伸出研究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既使学生复习巩固了课内外掌握的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操作技能,还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

因此,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能仅仅考虑课程资源的开发问题,更要着重考虑如何巧妙加以利用的问题:并不是每个相关资源都可以在课堂上登台亮相,必须立足文本进行合理取舍;并不是所有资源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在课堂上随意插入,必须立足文本选择恰当时机;并不是让学生简单读读课前搜集的资料就草草了事,必须立足文本进行必要的反馈和检测。总之,课程资源的利用要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为利用而利用”,打着新课程的招牌热热闹闹走过场。“立足文本”,应该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

理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素养”包括: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现实:面面俱到后容易导致容量有余、个性不足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美好的课程理想呢?老师们煞费苦心,课堂教学也可谓是精彩纷呈,而教学效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在一、二年级专门的“识字”教学中,老师们经常要利用书上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对图画的细致观察与练习说话挤占了大量的教学时间,使得本来的课堂主角——生字教学变得来去匆匆、浮光掠影。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中、高年级的老师经常要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分层,概括主要意思,使一些有血有肉的文章变得只剩经经脉脉,其本来的文字感染力与诱惑力荡然无存。没有办法,因为考试要考这些,老师不得不培养学生必要的应试能力,谁也不敢随便拿将来要决定学生命运的考试分数开玩笑。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觉得这个环节可以教给学生知识,那个环节能够培养学生能力;这里要精心设计,那里要努力挖掘;这个少不了,那个也不能丢,反正都对学生有好处,索性“十八般武艺统统搬上”。于是,课堂成了包罗万象的大染缸,更像个打翻了的五味瓶,什么味儿都有。大容量的课经常上得老师疲倦不堪,上得学生神经高度紧张。而且很多知识与能力仿佛“老生常谈”般每节课都要练就,练得学生对学习新课缺乏应有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桥梁:大胆取舍可以促使容量与个性矛盾统一

老师的愿望是美好的,而实际效果为什么事倍功半呢?主要原因可能是老师片面理解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涵义,因为“全面提高”是一个长期积淀的渐进过程,并不是短短一节课就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如果把“语文素养”比作一条很长的项链的话,那么,每节课只是这条项链上的一颗细小的珠子,但又应该是一颗别具特色的珠子。

比如在教学专门的“识字”一类课文时,应把提高学生的识字和写字能力放在首位,插图只是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读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不能使插图成为额外增加的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甚至是教学负担,从而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至于学生看图说话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看图学文和口语交际课时着力进行。

在教学结构层次比较清晰的课文,如《庐山的云雾》《争论的故事》等文时,可以不遗余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一定的分段及概括段意的方法,但不是学习每篇文章都要练习分段。比如一些文字魅力很强的文章,像《印度洋上生死夜》,其叙述内容对读者有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强烈的震撼力,假如在初读课文后就开始讨论分段,那么“语文味儿”很容易在分段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再比如一些结构层次不是很明了的文章,学生往往找不出叙述顺序的内在逻辑联系,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好了段落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假如像这样的两种情况照样例行公事般地以讨论分段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话,只会削弱语文学科的魅力,甚至招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反感。

另外,在教学像《台湾的蝴蝶谷》一类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时,确实要注重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但不是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要过分强调有感情地朗读;即使同一篇课文也不是每一小节每一句话都要进行朗读指导。朗读训练应视课文的特点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那种一遍又一遍,不带有多少思维含量的盲目机械的朗读,同样只会削弱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还有,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表面上,这样做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但看得多了,细究起实质来,好像也不是每节课都能够运用得当,或者说都运用得那么必要与必然,相反有时会让人产生“贴新课程标签”、画蛇添足之感。

其实,不管教学哪类课文,我们都不应该“好东西一路捡”,开头捡了可要可不要的,捡到最后拿不下了把主要的也给弄丢了。我们的教学应该根据课文本身的类型和特点,合适的时候“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合适的时候“草儿再好不回头”。只有把握住教学目标进行大胆取舍,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才能使学生学习不同的课文得到不同的体会和收获。长此以往,才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这样不断地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再不断地想办法解决或避免冲突,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许,我们又将面临新的矛盾与困惑而又一时找不到解决的方法;也许,我们为之苦苦奋斗的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也许,它生来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去思考与探索。在理想与现实面前,假如我们总是感觉理想过于渺茫和遥远,总是面对现实无奈地抱怨与叹息,从而在两者之间举棋不定、徘徊不前,那么时间久了,我们将失去对教育应有的追求与信仰。与其这样,不如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只要我们坚信:桥在心中,路在脚下。

标签:;  ;  

构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面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诸多困惑的思考与探索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