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_莫琨

阿尔茨海默病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_莫琨

莫琨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1198)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在治疗中的障碍之一为血脑屏障限制了药物达到治疗靶标。靶向性纳米递药系统为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方法。本文从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常规治疗药物入手,重点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纳米递药系统治疗策略,总结了金纳米粒、纳米脂质体、纳米聚合物胶束等几种典型的阿尔茨海默病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新进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纳米递药系统

阿尔茨海默病是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我国人口日渐老龄化的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也相较于以往持续增加。我国平均每年有三十万的新增病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纳米递药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医药学技术,强调药物释放时的控释性和靶向性,以提高药物在靶标部位部位的浓度与疗效。常见的纳米递药系统载药体如纳米颗粒、纳米胶囊、纳米凝胶、纳米管等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剂型设计方案,较传统给药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1.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关退化性疾病,病情多表现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聚集、神经元内形成神经纤维缠结的Tau蛋白、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突触的改变和大脑内的慢性炎症,这些病变会导致认知功能的逐渐损害。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对症治疗和辅助神经保护,以减缓疾病发展。我国六十岁以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有八百七十万,至二零二零年将超过一千万,研究其特效治疗药物尤为重要。

2.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纳米递药系统

由于血脑屏障的保护,包许多药物都被限制进入大脑,因此,向脑部提供治疗药物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研究人员利用纳米递药系统的靶向性、生物相容性及优异的药物的封装能力,提出众多新型递药系统向脑内靶标处的递药方案,这些方案包括受体介导的脂质体、聚合物胶束、固体脂质纳米颗粒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等等,提高了药物在靶标处的富集程度。

2.1金纳米粒

金纳米粒又称胶体金,其粒径通常为十至二十纳米之间,在使用中常以金溶胶形式出现,是一种研究较早的纳米材料,在药物剂型上的设计并不多见,但其具有生物相容性较好、细胞毒性低等优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金纳米粒可作为脑部疾病药物靶向递送策略载药体的原因之一为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具有靶向性的金纳米粒破β-淀粉样蛋原纤维和斑块,达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目的。LASAGNA-REEVESA等[1]的研究表明,金纳米粒可以减缓小鼠阿尔茨海默病,这或许有望阻止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并且降低对大脑的有害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纳米脂质体

氨基甲酸类脑选择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卡巴拉汀可以通过减缓胆碱能神经元对已释放的乙酰胆碱的降解而实现胆碱能神经传导的促进作用,选择性提高脑皮质、海马等部位的乙酰胆碱的效应,目前临床上已被用于治疗进展程度较轻的阿尔茨海默病。YANG等[2]制备的卡巴拉汀脂质体经细胞穿透肽修饰后与卡巴拉汀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卡巴拉汀脂质体向脑部递送效果更突出,有利于药物疗效的提高。

2.3纳米聚合物胶束

聚合物胶束是指具有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在浓度在超过临界胶束浓度后,形成的以亲水基团为外壳、疏水基团为内核的核壳式结构胶束,是一种常用于纳米递药系统的载药聚集体。

SCHIBORR等[3]姜黄素纳米胶束制剂生物利用度比较结果表明,在健康志愿者口服或注射载姜黄素胶束后,口服姜黄素细粉的志愿者的血药浓度均较低,聚合物胶束组的受试者体内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了185倍。

3.总结与展望

血脑屏障的复杂结构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时的精确内在调控,但也向为脑内递送药物提供了不小的挑战。尽管纳米技术衍生的材料和设备为纳米递药系统的研发提供有利条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纳米递药系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对治疗提供了有益的支持,但目前众多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可用产品的数量仍旧较少,其原因可能与纳米递药系统载药体的安全性,体内蓄积及清除等问题有关。但我们仍可乐观地相信,随着对阿兹海默症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加深以及药剂学的发展,纳米递药系统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疗效更佳的给药方案。

1.LASAGNA-REEVESA C,GONZALEZ -ROMEROA D, BARRIAA M A,et al.Bioaccumulation and toxicity of gold nanoparticles after repeated ad-ministration in mice[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0,393( 4) : 649-655.

2.YANG Z Z,ZHANG Y Q,WANG Z Z,et al. Enhanced brain distribution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rivastigmine by liposomes following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J]. Int J Pharm,2013,452( 1-2) : 344-354.

3.SCHIBORR C,KOCHER A,BEHNAM D,et al.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curcuminfrom micronized powder and liquid micelles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ealthy humans and differs between sexes[J].Mol Nutr Food Res,2014, 58( 3) : 516-527.

论文作者:莫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阿尔茨海默病纳米递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_莫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