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论文_霍英杰

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论文_霍英杰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现阶段,在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不断的进步,使其电力企业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电力企业之中,在继电保护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背景下,其实际的应用效果也是较为良好,特别是对于智能的变电站保护中,其中应用相对较为普遍,所以在日后工作中,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研究对于促进电力企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引言

置身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时代与经济发展的比任何时候都快。基于这种背景,我国电力系统迅猛发展,电网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并且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电力系统重要成员之一的变电站,直接影响着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它必须稳定、安全、可靠。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成为了电网企业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立足于当前智能变电站的发展情况,深入探究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以期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要点

1.1可靠性

智能变电站指的是基于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对整个电力系统实施数字化保护,因而在保护环节会应用很多电子装置。智能变电站不仅具备通信网络化特征,还具备智能化和运动管理自动化通信协议,具有模型统一化等特征。但因电子装置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较多,涵盖环境和信息数据之间的同步、电池兼容、开关设备频率等,对继电保护可靠性产生影响,引发可靠性问题。所以智能变电站在实施继电保护时应保证光缆线的稳定性较高,减少电子装置被干扰的频率。鉴于此,可采取先进科学技术帮助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快速反应系统警告,同时建立配电保护可靠性系统模型,定量分析可靠性。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实际中,应充分考虑保护机制的要求,针对实际情况加强分析系统应用形式,满足系统设计整体化要求。在选择可靠性参数时,因智能变电站使用情况复杂,环境不同时会选择不同的参数。在检修一次设备或二次设备原件时则要及时处理原件出现的故障,部分故障可通过使用新型智能电子设备加以解决。鉴于概率评估系统对继电保护可靠性的要求,需分析各类指标,避免因系统状态设计合理性不足而引发故障。处理原件应及时,针对EM、SW、Wire原件所处系统展开分析,及时有效处理故障。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应用中还经常面临丢失信息的问题,此时可把原件失效模式分成误动与拒动两种情况,之后再科学评估失效概率。记录原件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原件的关系,当只有两个原件均发生拒动时才能发挥出关联环节的作用,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1.2实时性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面临很高的实时性要求,但因数字式互感器在针对数字开展采样工作时势必会受到交换机交换、延长接收器接收时间、合并器发生链路传播等情况的影响,引发一定的时间误差,严重影响数据传输。在这之中,交换机转发和合并器排队是造成数字互感器存在时间误差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要求电力系统操作人员在采样时要执行科学可行的方案,先计算可能出现的误差,再进行采样,并有机结合采样结果与计算结果,尽可能弱化延时与误差对采样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实时性。

2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2.1关于线路继电保护技术

线路继电保护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中、对维护线路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线路继电保护过程中,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应采取实施监控的模式,全面、随时地掌握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监控系统对出现的故障可以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继电保护技术人员能够对故障进行合理处理,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若想进一步保护智能变电站,可以按照当前的情况将测控装置安装在智能变电站上,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测,并及时将测控到的相关数据向网络体系传输,继电保护对所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按照得出的结果对智能变电站下达针对性的命令,维持线路的安全运行。

2.2线路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说,线路的继电保护工作好与坏对于线路安全运行是存在重要的影响,此外保证线路的继电保护,也是可以提高线路运行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在对线路进行继电保护中,可以对变电站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对变电站的各项情况做出及时了解,监控系统能够对存在的故障问题做出及时的发现,从而发出相关的警告,这个时候相关人员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也是需要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测控的装置科学安置到智能变电站上面,保证对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检测,将最终的检测结果可以向上级部门传输,上级部门对其监测结果科学合理的分析,通过最终分析结果下达相关的指令,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提升。

2.3过流电限定保护技术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之中,如果运行中出现了电流过载,会导致系统外部出现一定的短路,当电流超出负荷的状况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外部出现故障,再加上也会导致线路出现跳闸。因此在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需要合理的应用过流电限定方式,保证可以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假如出现超负荷的电流,可以在第一时间之内发出警报,而其中的智能系统在接受到相关信息后就能实现自我保护,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促进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还能不断提高其安全性。

2.4同步性优化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其中数据同步问题是十分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步性问题也就是合并单元进行数据采样信号的输出时附带相应的时间信息,该同步传输能够有效缩减电气量相位与幅值间误差,因此数据的同步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必须要优化继电保护设备进,确保数据的同步性,使其可以在相同时间点内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避免因为同步信号丢失而造成的的数据误差。对数据放入进行同步优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过流和过压保护问题,虽然所使用的保护原理简单,但保护动作行为对输入信号幅值正确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相比之下对同步信号要求也比较小,如此一来即便保护动作发生时丢失了同步信号,对保护动作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结语

总之在智能变电装技术快速进行发展的同时,不仅对继电保护过程中的可靠性提出比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灵敏性方面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对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制方法进行优化和升级,根据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建设时候的核心,并且组织过程中模式和有关结构系统的研究,可以全面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整体技术水平,对于促进智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帮助。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不断更迭的背景下,我国智能电网对继电保护的可靠性、灵敏性以及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规性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法也在不断优化中。基于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建设的中心,应进一步对继电保护的组织模式、新原理以及架构系统进行深入探究,提升智能变电站技术水平,维护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以保证继电保护技术的可持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5(20):63-64.

[2]胡詝峰.浅谈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00.

[3]万林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6(13):126+128.

[4]苏迪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要点探析[J].通讯世界,2017(18):204-205.

论文作者:霍英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分析论文_霍英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