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J学院为例论文

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J学院为例

闫静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 要 师德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成果关系到培养的师范生是否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有较高的师德素质,因为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高等院校的师范生是未来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道德会直接影响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提高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了适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将以黑龙江省J学院为例,对民办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内容、师德教育途径、师德教育效果等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师范生进行师德的培养。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师范生 师德培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师范生的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同时民办院校也尤为重视对于师范生师德的培养,要求师范专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除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以外,也需自己去争取更多到中学实践的机会,以此提升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该发展趋势更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更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调查研究表明,就目前而言高校师范专业的报考率相对以前有所降低,同时多数学生选择该专业的动机也并不是出于个人喜欢,而是尊重父母的意愿,认为该专业能在学生毕业以后给他们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同时,有的师范生根本说不出自己当初的选择依据,甚至也有一些报考之初喜欢该专业的学生,在就读一段时间之后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所下降。

为了除去原料乳中的氧,降低氧化还原反应,促进乳酸菌的生长,防止乳清析出,若灭菌温度过低,达不到灭菌目的,若灭菌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微生物失活,影响发酵进而影响酸奶品质[12]。

1 培养师范生师德的重要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阐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政治及文化发展中的价值及意义,同时就新时代发展背景,为现代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规范化及专业化提升指明了发展方向,并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中,进一步对各省区间学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学校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加快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步伐,在发展中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由此可见十九大以后,国家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2019年,教育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背景下,学校应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评价体系,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优质化发展。

说明 设计上述驱动问题并非简单地提示,而意在通过示范强化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找准自我反思切入的角度,提升自我调控受阻思维的能力.

常年以来,在广大群众心中教师都是神圣的职业,该行业也被视为一片道德净土,不少人都将教师视为人们心中的道德楷模,他们认为在平时教师不仅仅回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会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而高校作为教师的培训窗口,广大学生家长的要求迫使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肩负起教师师德培养的重任,注重教师积极、正面的三观建设。然而,在现代师范专业教学过程中,多数高校还难以到达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由此题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的方面,这就需要各省区间高校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此方面工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师范生作为一名“准人民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又如何使得学生喜爱上教师这一行业,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若只有单一的课堂理论知识只会缩小学生的见识,教师师德的培养也是如此。在现代教学环境中,教导学生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未来个人工作中,现已成为师范教师培养必须面对的发展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仅有如此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2 民办院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分析

2.1 师范生对师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沟张村农户的年龄主要在30~50岁之间,占总人口的67%。文化程度大都只是小学毕业,占总人口的82%。农户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这对农户的贷款起到间接的影响。如对小额信贷的认识不深,对信贷资金的使用较随意,无法做到合理使用,个别人出现贷款逾期未归还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农户资金匮乏的时候,想要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也较难。

图1:师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了解情况

当今高校对师范生师德培养大多是通过相关课程等进行课堂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及“形式与政策”等都是师范生校内学习阶段的必修公共课程,每周学生都将上2-3节。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较为陈旧落后且课时量较少,加之大多数师范生在实习学校也很少能够站上讲台进行授课,难以激发师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整个调查结果来看,民办院校师范生对自身师德的培养还是较为重视的,部分师范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思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存在偏差,整体师德意识较为薄弱,面对师范生的师德状况,我们应找准问题的关键,认识到师德培养对师范生的重要性,并将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培养提上日程,防止日后造成隐患。

2.2 学校师德教育的途径单一

通过对J学院的调查表明,整理结果如图一:对于师范生是否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48.73%近一半被调查的民办院校师范生表示“一般了解”教师职业规范的基本内容,31.59%的师范生表示,比较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只有15%的师范生表示非常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但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在师范生的培养中重要性这一为题,93.1%几乎大半的师范生都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在师范生的培养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高校可充分发挥校内资源优势,利用合理利用学校微信、微博、广播及墙面海报等对师德进行宣传。以民办高校J学院为例,学校通过精心设计,利用学校停车场的一片废旧的墙,重新粉刷上白漆,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自由想象,绘制属于自己的文化墙,学生的亲身参与更利于他们了解师德的重要性。此外,J学院还将学校教学主楼走廊的白墙空出来,摘掉了部分名人传记,挂上学生自行绘制的作品。让师范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物质建设中去,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校为他们提供一些自己亲身参与的校园建设机会,也能激发其热爱母校的感情,让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2.3 师范生师德的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图2:学校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途径

对“法律术语”的内部特征,学者们的定义繁简不一,角度也不尽一致。“法律意义”内涵比较宽泛,包含了“表达概念”“指称现象和本质”这两种定义,也为较多学者采纳。此外,许多学者的定义中都包含了法律语境或法律语体,那么从逻辑上反推,如果同一词语在非法律语境或语体下,则不必遵照其法律意义,也不必遵照其审定的译名。

就目前而言,多数应届毕业生报读师范专业都是出于父母传统的思想观念,或者就是盲目跟风,即使部分自愿将教师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也并非出于对该行业的热爱,而是出于未来的就业考虑,可见高校内大多数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理想不够坚定,可见在现代师范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从业兴趣、职业道德等远比培养教师专业知识机能更着急。虽说师范生是未来的准教师,也并不能决定他们将来一定会成为教师,他们或许在将来想要从事的其他行业。加之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很多新兴行业的出现,师范生的就业选择更加多元,这也就显示出了他们的职业观多元化。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师范生开始慢慢淡化了对师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再加上受就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比较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师范生更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导致了师范生职业理想信念不坚定、职业情感较低等恶性循环。

通过对J学院的调查发现,如图2;学校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的途径,大多还是以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教育实习为主,分别为75.12%和63.41%。通过开办专题讲座和专家报告会占62.44%,而举办教育技能比赛、课外支教等活动仅占33.17%。此外,还有2.44%的师范生认为学校通过其他形式对其进行了师德教育。可见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并没有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多数高校师范专业都还没有以“师德”为主要内容,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仅有公共思政课程会涉及到此方面内容,还有一部分师范生认为,师德教育在从事教师后开展更为容易,这些想法必然会对师范生今后走向教师岗位留下很大的隐患。

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在师范生中发起关于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讨论,利用更新颖的传播方吸引校内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校风建设当中,一方面能够激发师范学生自身道德修养,另一方面也能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使更多的师范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高校还利用辩论赛、趣味职业机能大比拼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学风建设和讨论当中,以此提升学生对高校学风的认同感,这样也能约束一些拥有不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的校内行为,利用通过专业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方式就能调动师范生的学习兴趣;校内专业化、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校内图书馆安静、舒适的环境就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努力学生,因此给学生营造一个校风积极向上、轻松愉悦且学习氛围浓厚的环境应当成为下阶段学生师德培训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

3 当前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策略分析

3.1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范生对师德的认识

作为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若想快速提升他们的从业道德素养,高校首先应让他们了解师德的重要性,这就要求高校思政专业老师在工作中重视此方面的教学。然而,就目前而言,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

根据调查,在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培养上学校还存在哪些不足这一问题,有64.88%的师范生认为培养的途径单一,倾向于专业知识理论的模式化教学很难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育改革施行以后,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方式现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引导者的身份组织学生学习。然而,在高校师范课堂教学当中,因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传统,他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也比较死板,在教学环节很少给学生提供讨论、探讨的机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书本,无法灵活应用课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此中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校要想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就应该鼓励师范生不断地去实践,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更透彻地认识师德教育的本质。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师范学生素养的提升除需依靠校内力量以外,也需借助校外力量。为此,可以鼓励高校师范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或支教活动,用亲身经验向师范生讲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所遇、所感、所悟,让学生亲身体会教学乐趣,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喜悦感,这样更利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学校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不能仅流于形式,应真正内化于师范生心中。

3.2 创新师德培养的内容和途径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师德培养课程,大多是围绕着教师职业道德、公共思政课等。二三百人的大教室,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真正能认识到的师德教育内容少之又少。而根据当前民办高校的现状来说,民办高校应当改善教学中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设置一些可以让师范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真正能用到的教育知识,提高学校师德培养的时效性,因此在现代教学理念下,高校应要求公共课程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并将学生“师德”培养融入其中;同时,要求教师队伍加快教学方法创新步伐,利用更灵活、民主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同时,将师德教育融入到主题班会、社团活动、课余实习支教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反思,通过亲生体验教师的生活,提升自身能力。

在我国学理上对配偶权也有不同的见解,有三类学说观点,广义说的配偶权是指配偶双方基于特定的配偶身份而享有的一切权利和义务。狭义说的配偶权是指配偶双方基于特定的配偶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或身份权。最狭义说的配偶权是指配偶权是指配偶双方基于特定的配偶身份而产生的同居的权利义务和忠实的权利义务。〔3〕

3.3 加强课堂教育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

大多数地方院校认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仅在于课堂,而实际上,对于师范生来说,师德培养应该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共同组成。校内集中在课堂上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知识,校外则是在教育实习和课外支教等实践活动。发展实践表明,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仅有把校内专业知识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在尝试过程中不断反思和积累,才能达到当前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的发展要求。

而关于如何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实践,2016年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一文中提出九点意见很有针对性,内容包括:明确教育实践任务,丰富及创新学生实践方式,以及完善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另外,该文件还提出“双导师制”、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设等途径,要求高校在现代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师德培养,以此提升高校该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4 结论

在现代民办院校中,师范生师德培养早已成为教学主要任务,多数民办院校认为学生若师德无法达到行业标准,即便学生的专业知识过硬在从业以后依然无法培养除品学兼优的学生。正如彼得斯所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每位教师都师德与教师”。面对社会环境及广大家长对于教育发展的心要求,民办院校若在发展中体现出自身价值,则应建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优化师范生师德培养方法和突进。虽然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民办高校师范生在师德培养方面相较以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本质上问题,民办高校应结合现有的问题和当前实际,进一步做出针对性调整,为国家培育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946/fj_2018/201801/t20180131_326148.html,2018-01-31.

[2] 教育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9.html,2019-02-23.

[3] 张小敏.新形势下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分析[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7(06).

[4] 张振艳.师范生师德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5] 周小雪.地方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25.

[6] 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2016-03-21.

[7]Jackson,W.&R.E.Boostrom&D.T.Hansen.The moral life of schools[M].San Franasco :Jossey-Bass,1993 :77.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闫静茹(1996.03—),女,汉族,黑龙江鸡西人,在读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标签:;  ;  ;  ;  

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J学院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