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张尧[1]2016年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小农生产方式发挥着主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它是目前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当前,改造小农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方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农业生产方式——社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不同社会风险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并运用社会保障“叁体系”解释框架剖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化解不同社会风险时的内容、结构与层次体系的特征,继而引出当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带来新风险及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问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厘清和解读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村社会保障的互动与变迁过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现实特征等进行研究,得出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面临不同的社会风险,而农村社会保障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和层次体系也呈现出不同内容:农村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在内容体系上呈现出社会救助向社会保险、生存型向保险型的转变过程;结构体系的演变呈现出由农村特殊群体向农村全体居民覆盖的历程;层次体系的演变呈现出在责权关系上国家由无意识到被动提供社会保障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历程,初步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责任框架。英国、法国和日本叁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时间较早,其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经验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研究选取农业发达的英国、法国和日本,研究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研究认为:典型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相应的经济社会前提条件,是面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而出台的政策,其发展经历一个由社会救济到社会保险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由生存权向发展权演化的过程;其层次体系存在一个显着的从国家责任到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责任的变化过程,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此外,因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选择也存在显着差别,同时强化法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迈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阶段,传统农业社会的风险被工业社会的风险所取代,但是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化解工业社会的风险,仍用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去应对新生产方式的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成为必然。综合以上研究的成果,本研究认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决定了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叁体系”分析框架出发,为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叁支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农村兜底型社会救助制度是基础,重点是建立综合性社会救助;农村基本型社会保险制度是主体,重点在于农村两个基本保险待遇和责权关系的调整以及新制度的构建;农村服务型社会福利制度是重要补充,重点在于提高待遇和扩大覆盖面。

李文中[2]2011年在《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在我国筹资公平性下降、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失衡导致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利用下降,医患关系变得紧张,有研究指出卫生体制改革既失去了效率也丧失了公平的背景下对我国建国以来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综合运用了基尼系数、集中系数、Kakwani指数和直接对比等方法对我国原有健康保障制度和现行健康保障制度在省际之间、城乡之间卫生服务提供公平、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健康保障筹资公平、健康状况公平等进行了测度;运用时间序列DEA法对我国原有健康保障制度和现行健康保障制度的技术效率进行了估算。计量的结果是,改革开放前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不断改善;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1998年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技术效率都呈现下降趋势,直到政府先后大规模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技术效率才明显改善。再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实现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均衡的条件和路径,并重点分析了影响健康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和健康保障融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分叁步走建成“覆盖全民、层次多样、家庭互济、供需协调、运转高效”的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

何秀梅[3]2004年在《关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文中认为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其出路在于改革。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此进行理性思考,是本文的宗旨。本文论述了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综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状况;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再生产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群众观点、中国大同社会论以及“叁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之后,重点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农村合作医疗的昨天已黄花凋谢,导致今天经济发展水平本来就不高的广大农村地区医疗卫生制度的严重缺失,医疗卫生水平极其低下,农民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受到不公平待遇,成为自费医疗群体,为数众多的农民陷入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悲惨困境,2002年下半年突如其来的SARS事件更突显了重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紧迫性;进而论述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医疗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原则,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国家支持与农民互助合作相结合的原则;着重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想:分级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明确政府职责,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从农村实际出发,分地区分阶段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加强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吸纳进城务工人员进入城镇医疗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口的医疗卫生体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规范,从而为发展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勾画了一幅未来图景。

陈志宏[4]2012年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分析》文中提出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构建适合中国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也是万事之基。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低下作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块短板,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补齐,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既定目标。本文以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以我国近几年的实践为基础,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了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展开说明如下:首先,本文从经济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角度,深入阐述了我国构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从不同维度论证了只有把国家的医疗保障事业做好,特别是把农村医疗保障问题解决好,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个人及家庭走向富裕,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其次,研究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变迁历程,并对其变迁原因及发展现状作了论述。文章还对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对比分析了美国、古巴、韩国、日本等国的农村医疗保障实施现状;总结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需要借鉴的关键环节。然后,分析了医疗服务和保障领域的“市场失灵”,并指出农村医疗保障的公共属性,自然引出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领域中的职能和作用;论证了立法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保障手段,信息化则是其技术手段;简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立法现状及展望,同时对农村医疗保障领域的信息化进行了优势分析,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接着,阐释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和特点,总结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践运行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此项制度的相关对策;同时对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行性进行了现状、优势和困境分析,得出保险业参与农村医疗保障发展的推进思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章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构筑的未来形态及实现途径,提出了微观动态理性决策基础上的宏观政策调整与完善是其实现的路径。提出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的途径是中央顶层设计下的宏观政策调整及立法;政府实现其宏观政策调整及立法的基础是微观主体实践中的决策方案及反馈;微观主体决策方案及政策制定科学化的方法则是动态理性。最后,论文分别描述了我国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以及村卫生室叁级农村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要通过提升县级医院的龙头辐射作用、盘活乡镇卫生院、促进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能力。针对民族地区特殊情况,文章论述了通过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并重和医疗机构层面的“输血与造血”并重来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李华[5]2006年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社会保障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专门、系统的经济理论分析。首先,系统地回顾了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研究成果。其次,从纵向角度详细地考察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变迁过程,剖析了农村合作医疗成败的内外制度因素,阐述了现阶段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再次,从横向角度总结了部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确立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医疗保障(保险)的基本模式和“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医学模式。第四,在回顾医疗保障公平理论的基础上,确认在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关系前提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注重公平性。并运用泰尔指数(TI)、基尼系数(Gini)、统计图表等分析工具,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外和制度内的不公平性进行了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分析。第五,分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状况和效果,包括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农村医疗服务的供求水平、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和费用支付水平。第六,运用政府社会性规制基本理论,结合规制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及我国国情,探讨确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府适当规制”的目标模式,构建完整的政府规制体系。论文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注重公平、良性运行和政府适当规制的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改革和完善的制度创新,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

张海柱[6]2014年在《公共政策的话语建构》文中指出公共政策是政府通过各种“作为”或“不作为”来处理公共问题、满足公共需求的手段和工具。政策过程研究意在解释驱动政策选择与变迁的因果机制,生成有助于改善政策实践的有用知识。传统政策过程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各种语言、沟通、对话、修辞、象征等符号性、论辩性的因素,它们主要体现为围绕公共政策所进行的理由陈述、价值说明、观念传播、意识形态渲染等活动,其共同作用是对政策选择或变迁的“合理性”依据进行解释和论证。同时,传统政策过程研究多秉持实证主义范式,将作为政策选择之基础的各种社会“现实”或“问题”视为客观性事实,却忽视了公共政策构成要素本质上的“建构性”属性。有鉴于此,本文致力于应用“话语建构论”来重新理解和解释公共政策以及政策过程的本质与内在逻辑。在建构主义的哲学立场上,本文集中关注作为意义表述媒介的“话语”是如何对社会“问题”、相关群体的“身份”以及政策方案的“合理性”依据进行特定建构,从而对现实决策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在这种研究旨趣下,本文构建出了一个以政策话语为核心,以“场域—联盟—竞争”为基本内容的政策过程解释模型,然后选择国家合作医疗政策作为经验考察的对象,通过“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考察不同政策话语是如何产生、发展并在与其他话语的竞争中获得政策场域的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了政策选择或变迁的基本方向的。通过对生成了公共政策的话语建构过程的“解构”与呈现,本文的经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上述理论模型之于现实政策实践的解释效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话语建构行为或过程所具有的权力运作属性,以及政策过程所具有的“修辞”特征。

李和森[7]2005年在《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意义或目的,不仅是农民健康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持续、稳定与和谐发展的需要。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言,主要阐述:选题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已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见解、基本思路或方法。第二章,社会保障相关理论研究,重点阐述: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保障的理论界定,不同经济理论流派对农村医疗保障的影响,农村医疗保障的灯塔特性,农村医疗保障的公平与效率。第叁章,国际医疗保障体制模式比较,主要阐述:国家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障、储蓄医疗保障四种体制模式的特征、依据、实践与启示。第四章,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重点阐述:我国现阶段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矛盾和发展障碍。第五章,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变迁分析,主要阐述:产权制度、经济体制与医疗保障体制的内在关系,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合作医疗制度兴衰解体及难以恢复与重建的根源分析。第六章,中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完善,重点阐述:农村医疗保障既有体制模式及其特点,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创新的不同倾向、主要原则、现实选择和理论依据,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基本构想与主要政策取向。 自己认为,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某些方面可能有新意: 1.通过对国内外“社会保障”概念界定的比较研究和重新界定,揭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创新的基点和重心,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纳入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论证“社会保障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保障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历史性和国别性。然而,只有城市的保障,是残缺不全的保障;没有农民的保障,就不是真正完整的社会保障。本研究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对社会保障的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并重新进行了表述或界定,论证了包含医疗保障在内的整个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地位和灯塔特性。这可以说是研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影响和制约制度创新的关键性条件。由此,似乎就可以更进一步地解释:

张俊[8]2010年在《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叁农”的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研究日益成为理论界的关注热点。然而,诸多理论解释缺乏经济思想的整体观照,其政策建议往往重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思路。因此,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论证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济思想变迁,既可以使我们理解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本土化的思想根源,又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创新和政策选择提供思想资源。本文以经济思想成长为主线,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基础、农村公共品供给均衡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和供给责任、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改革等理论演变的经济思想脉络。论文认为,在要素禀赋的约束条件下,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演进是一个不断融入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是与计划经济相伴随,理论探索相对停滞,其指导理念既植根于传统文化基因以及近代经济思想背景,又深受马克思主义公共品分配观和苏联社会主义理论教条的影响,效果不好。市场化转型以来,中央决策层打破了经典社会主义经济教条,农村政策型公共品供给向增进市场性方向转变,激发了农村经济微观基础的活力,但由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改革的滞后,缺乏适应农村公共品需求日趋多样化的供给机制,农村公共品供给相对不足,农村基础社会服务型公共品供给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导致了“叁农”问题的政治化。农村税费改革后,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下,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政策试点有所推进,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化的难点,主要是防止传统计划体制思想的回潮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的学理突破与创新。本文的论证表明,建立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释放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微观激励,这才是改进和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经济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选题背景、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预期创新和不足,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简要述评。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西方公共品供给思想的演变,探讨其蕴含的假定前提和文化基础。如古典时期亚当·斯密的整合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典转换;同时从公共品供给模型演进的角度,论证了现代公共品供给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公共品供给的理论基础上,界定了中国农村公共品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中国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特质。第叁章论述了传统社会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内容及制度安排,分析了传统社会经济思想与实践“二元背离”的经济学机理;同时也探讨了1949年以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多重构想;在传统与近代经济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公共品分配观的影响下,探讨了中央决策层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认识,如毛泽东、陈云等人的探索,学术界的理论反思(如顾准的独立思考)以及民间对农村政策性公共品供给的诉求,并比较分析了台湾地区农村公共政策思想,最后验证了计划体制下农村公共品供给非均衡的结论。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市场化转型期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的发展。一是农村政策性公共品供给思想的历史性转变,如邓小平、万里等农村公共政策改革思想,学术界关于农村公共政策改革的理论创新;二是学术界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困境的解释;叁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型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相关理论;四是对“叁农”问题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相关评述。第五章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村公共品最优供给的本土化思想;同时探讨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经济发展的引致效应,分析了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改进的逻辑与理论,提出了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优化的思路。第六章从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基础出发,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相关性思想;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农村公共品供给改革思想,从而论证了只有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推进,才能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深层问题的结论。第七章归纳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就如何把经济思想转化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改革的动力资源,给出了历史启示。

骆勇[9]2011年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本世纪以来,按照党的十七大以来相关会议方针要求,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逐步试点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城乡经济社会建设。而作为“城乡一体化”总体构建目标重要组成部分的“城乡社保一体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先行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范围。在Google上以“城乡社保一体化”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天津、苏州、长沙、重庆、昆明、成都、嘉兴、上海浦东新区、东莞等地地方政府都正在或即将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就省份而言,2007年7月由国务院和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继召开的“部分省区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四川、山西、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新疆都提出过要在本省实现缩小城乡差距、实施社保城乡统筹以及表达了推进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决心。可以看出,“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如何缩小中国城乡二元差距,实现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平等、公平、公正的关键性问题。围绕“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如何实现以及相关社会政策如何调整以提供配套政策支持等等的探讨,已成为学界进行学术研究和政府实践操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苏南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州地区的城乡社保一体化建设案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现实经济发展、社会成熟程度以及既有政府权力框架和现有政府政策制定模式,探讨如何有效的去实现城乡社保一体化;实施多大程度上的城乡社保一体化以及在社保一体化过程中通过怎样的社会政策优化去解决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按照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一章主要是提出问题与阐明问题并进行有关本问题的相关文献梳理,从目前学界的总体研究中去发现问题,从而为本文研究的开展提供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在前一章的问题和文献基础上,提取开展本研究的理论命题,并进行相关研究设计,即本文在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为了证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和准备怎样去证明这样的问题;第叁章到第六章主要考察苏州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构建过程及其策略,分别以苏州的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城乡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城乡生育保险体系、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体化构建过程为考察对象,系统考察了苏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城乡基本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城乡生育保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制定过程及其政策实施现状,通过政策过程分析来揭示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主动进行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基本社会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生育保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社会救助城乡一体化政策变革的若干因素在决定地方政府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来进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变革中的作用和体现。最后,通过社会保障各种类型的城乡一体化实施路径和方式经验总结来探讨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城乡社保一体化政策过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借鉴。第七章通过对于前面苏州城乡社保一体化经验的总结与概括,提出制约城乡社保一体化整体实施的现实性因素。系统探讨怎样的社会保障内容改革才是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的政策内涵、才符合发展型的社会政策理论要求、城乡社保一体化改革过程中是否还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的改革等等;最后通过思考和个案概括总结,提取出我国其他地区在进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过程中从苏州的政策案例中可以借鉴到的政策经验以及其他地区在苏州模式的基础上,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的政策突破和予以深化的政策改革内容,以及改革过程中需要实施怎样的社会政策模式、采取怎样的政策改革过程及其推进策略等等。按照本文的研究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以苏州为代表)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保体制,不等于现在就要实现城乡同一标准、同一保障水平的社保制度,而是要在全面小康基础上,注重已有城乡社会保障的衔接、自由转换,缩小差距,在“有差别的统一”基础上逐步过渡为“无差别的统一”通过研究发现,苏州地区城乡社保一体化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第一,有效的构建了制度平台,在现有社保基础上,做到了农民能够随着户籍身份改变,可以实现养老保险的“农保”转“城保”,基本社会医疗保险的不同人群体系重新调整与整合覆盖,农村居民生育保险的调整以及与城对接,农村居民社会救助体系也实现了与城对接和重新调整,真正做到了城乡不同人群不同社保体系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转换;第二,建立了城乡“无差别”的法定基础社会保险。法定基础社会保险包括基础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础社会保险覆盖了城乡所有人群,对所有城乡居民开放,一视同仁,没有差别;第叁,构建了被征地农民“土保”转“城保”的有效机制,使被征地农民真正完全享受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待遇;构建了非正规就业等灵活就业人群的养老保险、基本社会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等保障内容。第四,进行了制度创新,在现有城乡不同类型社会保障基础上逐步进行机制整合,实现城乡不同类型的社会保障一体化。与此同时,寻求多元化多种方式的参保手段和参保方式,努力发展经济,提升经济实力。第五,地方政府具有了进行城乡社保一体化的改革决心和详细方案,地方政府各部门实现了通力合作,寻求了相关政策整合以及配套政策支持,实施了城乡社保一体化构建过程中的“整体性治理”方式。

杨华[10]2013年在《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源于对现实问题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回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那些关系到人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根本性问题。理论研究必须以中国社会现实为逻辑起点,以总结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推动新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人口老龄化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降临,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及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也提到日程上来。然而,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及其带来的问题仍未消除,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及服务供给制度仍不完善。这些问题,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对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有所作为。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分析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实现积极老龄化的实践思路和具体路径。论文聚焦浙江农村,通过选点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详实数据资料,研究分析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和服务体系供给的总体格局,厘清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服务体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找相应解决对策。论文丰富和发展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及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深化历史哲学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人的主体性建设的理论研究。文章共分为八个部分。导论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开展本研究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章基于历史哲学视域,指出历史主体属性是影响人类社会生产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必须警惕其所带来的消极社会影响;第二章梳理积极老龄化与社会参与相关理论,分析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变量和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途径;第叁章以浙江农村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研究为例,重点分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医疗服务体系,指出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发挥老年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第四章分析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对浙江老年人经济参与、政治参与、文化娱乐参与和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分别进行调查,指出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是促进基层社会顺利运行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公益各方面主动参与,农村积极老龄化正呈现巨大潜力和积极势头。第五章介绍浙江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变量,从个体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政策因素叁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老年人社会参与受自身生理条件和社会外因的双重影响。第六章在前述研究基础上,从观念重塑、制度建设和环境优化等叁个方面研究农村老年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破除当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制约因素。最后是结语部分。当前,积极老龄化观念正在改变人们对老年群体的传统看法。老年群体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社会负担,而是一个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的资源性群体。倡导社会对老年价值认同,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加大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倾斜,有利于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D]. 张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 我国健康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研究[D]. 李文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3]. 关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D]. 何秀梅. 中南大学. 2004

[4].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分析[D]. 陈志宏. 中央民族大学. 2012

[5].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 李华. 吉林大学. 2006

[6]. 公共政策的话语建构[D]. 张海柱. 吉林大学. 2014

[7]. 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 李和森. 山东大学. 2005

[8].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经济思想研究[D]. 张俊.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9].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 骆勇. 复旦大学. 2011

[10]. 历史哲学视域下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D]. 杨华. 浙江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关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