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韩超

肝脏移植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韩超

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 150500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既往诊治的全部肝脏移植患者,探讨胆道并发症的发病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结果,为今后进一步降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同一手术组行经典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术88例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患有胆道并发症分为胆道并发症组及对照组,根据国内外文献及本中心实际临床实践筛选出可能高危因素首先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经典肝移植病例88例,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21例,发生率23.9%。结论:术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热缺血时间过长、胆管空肠吻合及放置管可能是术后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肝脏移植手术;胆道并发症;临床分析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各型肝硬化、肝脏肿瘤、肝脏代谢性疾病及先天性胆道弥漫性病变等终末期肝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晚期肝包虫病、弥漫性肝内胆石并肝硬化也具有较好疗效。自1997年我国幵始实施第一例肝移植手术以来,我国肝移植事业发展迅猛,现在无论在肝移植数量还是质量上已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1]。如何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并减少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以来是从事肝移植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及相关基础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课题通过对现有肝移植患者的一些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以明确胆道并发症的基本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减少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积累临床经验,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来自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同一手术组行经典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术病人。排除术后日内死亡及病例不完整病人。其中男72例,女16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1.52±8.1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44例,单纯肝硬化34例,肝豆状核病变3例,多囊肝2例,布加综合,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

1.2方法

将所收集病人根据是否符合胆道并发症诊断标准分为胆道并发症组及对照组。

统计并发症组患者和对照组的年龄、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二次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有无肝硬化、有无丙肝、有无乙肝、有无慢性排斥反应、有无肝动脉并发症等具体情况,然后对以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 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用 n,% 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根据胆道并发症诊断标准,术后发生胆道并发症21例,23.9%发生率。其中胆漏8例次,胆管狭窄15例次(其中吻合口胆管狭窄3例,非吻合口狭窄12例),胆管结石3例次,胆管出血3例次,胆管感染2例次,胆漏合并胆管狭窄2例次,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1例次,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1例次,胆管狭窄合并胆管出血1例次,胆管出血合并胆管感染1例次,胆漏合并肥管出血合并胆管感染1例次,胆漏合并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1例次,胆管并发症发生中位时间20天(5-240天),发生胆管并发症患者死亡率为19.0%,共3例。通过并发症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资料对比,有无急性排斥反应,有无慢性排斥反应有无肝动脉并发症,表明急、慢性排斥反应及肝动脉并发症与胆道并发症发生有关。

3.讨论

随着手术数量及质量的提高,肝移植手术从原来作为被动无奈的选择到现在己逐渐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治疗手段。如何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并减少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直以来是临床及基础研究关注的焦点。早期由于移植效果不佳,使得发展受阻,其后在免疫抑制、器官保存等技术的带动下,才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步成熟,近年来我国肝脏移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接近甚至在有些方面已赶超欧美发达国家。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肝移植手术疗效及患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肝脏移植技术日趋成熟,手术成功率和五年生存率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在胆道并发症方面却进展缓慢,临床中常因此导致移植肝失功能或病人死亡,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亟需改善。不同类型的胆道并发症有不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按临床表现可分为胆道狭窄、胆漏、胆道结石(或淤泥)、胆道感染、胆道出血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其中以胆道狭窄和胆漏二者最为常见[2]。现今医学的发展的进步,对胆道并发症的诊断水平已提高,但早期胆道并发症的诊断还存在很多困难。目前认为和是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金标准,而且同时可达到治疗目的,但其有创性及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往往不被病人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超检查具有费用低、无创、方便、可多次重复检查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常规检查,但对胆道并发症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

虽然胆道并发症导致肝移植患者较高的发病率和机会性死亡率,但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仍可收到满意的治愈率。非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少量的胆漏可釆用保守治疗,胆汁充分引流、胆管充分减压处理后,大多能得到较好的治疗,对肝动脉血供差而引起的胆漏,非手术治疗效果有限,常需进行手术治疗。吻合口并发症经充分的治疗后,可达到较高的成功率,但是非吻合口狭窄病例仍有相当数目的移植肝出现失功能[3]。胆道并发症仍是肝脏移植面临的重要术后并发症,各种胆道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病因不尽相同,但相互之间却存有联系。

总而言之,胆道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预防不仅体现在手术操作本身,还要注重术后随访治疗的各个环节;通过加强术后的监测随访,及时发现早期胆道并发症并给予积极治疗,可以挽救移植肝,确保移植疗效。

参考文献:

[1]唐彬,王宇,周杰等.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1-5.

[2]邢天宇,夏强.成人活体肝移植胆道重建技术进展[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4):311-313.

[3]霍枫,汪邵平,蒲淼水等.肝移植围胆道重建环节技巧与细节对胆道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11):1035- 1037.

论文作者:韩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6

标签:;  ;  ;  ;  ;  ;  ;  ;  

肝脏移植手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论文_韩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