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媒体项目为驱动的印前设计探索论文_孙逊

以新媒体项目为驱动的印前设计探索论文_孙逊

烟台市市级机关服务中心 山东省 烟台市 264000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印刷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推进。因此,本文主要对以新媒体项目为驱动的印前设计要点及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印前设计;新媒体;课程改革

引言:印前设计是关系到印刷品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方案设计成为最终成品的关键,我们需要在印前设计过程中将印刷品的大小、色彩、文字等进行精确的设计,根据印刷的需要将设计文件进行规范处理,才能保证印刷品自身效果的完美展现。同时,印前设计的好坏还直接关系到客户投资成本的有效利用程度。另外,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兴的印刷技术与特殊材料也成为印前设计中不得不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对于更深层次的印前技术知识还有待学习和提高。

一、印前知识的含义与重要性

所谓印前,就是印刷的前工序,包括设计、编辑、排版、审稿、校对、输出、制版等。其工作主要在于对计算机在印前作业中所用到的软件的熟练掌握、熟悉印刷工艺的基本工作流程及良好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等。除了设计部分外,其主要内容包括:

(1)扫描仪、打印设备、数码相机等配合设计的使用;(2)稿件输出注意事项、菲林注意事项;(3)纸张开数与拼版;(4)排版,包括文本编码、文本格式和分页;(5)图片、图形、多色印刷的分色复制;(6)组版与制版,在完整印刷页面中组合文本、图片和图形等元素(拼版/页面合成),从排版页面到印刷页面,制作用于印刷机的印刷信息传递载体———印版。(7)印刷输出、印刷知识、平板印制、丝网印刷的介绍、印刷流程、各类印刷工艺、专色、烫金等应用;(8)印刷成本及报价相关知识。

印刷流程一般分为印前、印中、印后。印中指印刷中期的工作,通过印刷机印刷、检剔出成品的过程;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裁切、覆膜、模切、糊袋、装裱、UV上光等。具体产品的要求不一样,所需要的工序也不一样,因此流程上也会有所不同。设计师需要参与印前作业,印中、印后主要由印刷厂工人完成。许多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工作前没有掌握好印刷的基础知识,甚至完全不懂得图像文件格式、分辨率、CMYK、专色、黑版、网点、文本类型等的含义,或者虽然略有了解但却无法与实践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他们有能力在电脑上设计出漂亮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显示器上效果非常好,但是却完全无法印刷,或印刷效果不佳,无法真正实现设计的社会价值。

平面设计师的职责在于使用各类软件制作设计印刷时,设置符合印刷输出的要求的参数,在设计作品完成后印刷成品才不会出错。因此,为保证作品的印刷效果,设计专业毕业生必须在上岗前掌握印前知识。

二、印前设计的要点以及发展趋势

印前设计是平面设计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一套完整的印刷流程,主要分为印前、印中、印后三个阶段。传统印前设计所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它涵盖了文字的输入与处理、图像输入与设计、色彩设计与管理、版面的编版等工作。印前设计与方案设计的区别与联系之所以对印前设计有如此高的要求,是因为印前设计是为了印刷环节实现设计方案,所以它应该方案服务,应该尽量地接近尊重方案设计。印前设计师方案设计的深化,是实现初始方案的必要条件。印前设计应该考虑到印刷效果,是为了达到印刷效果所做的一切适应印刷工艺的充满理性的准备工作,且印前设计还可以利用印刷特种工艺补充提升上述的方案设计。

第一,印刷品大小的设定。其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印前设计有为印刷生产和客户节省成本的责任。我们在设定纸张大小时应考虑到印刷规格纸张的尺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可为客户节约成本。其次,出血线的设定。出血线是用来划定印刷品或色地的部分需要被裁切掉的线。出血的宽度一般是3mm。

第二,文件精度的设定。作为一名设计师应当在印前设计中对分辨率的问题加以重视,在图像处理过程中分辨率的设定是个重要的环节,必须精确地运用分辨率,才能制作出成功的设计作品,通常需要印刷的设计文件的分辨率必须至少设置为300dpi,才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示。如果是用矢量软件去处理,不会存在设置分辨率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三,色彩模式的设定。在彩色应刷过程中,色彩模式的设定是为了实现不同输入、输出设备的色彩匹配,显示器与印刷匹配,原稿与印刷生成匹配,原稿与印刷成品的匹配,实现图像文件镶嵌色彩图像在不同的设备上保持色彩一致性。色彩模式在平面设计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与它相对应的色彩模式。

第四,文字编辑模式的设定。首先,文字颜色的选择是重中之中,四色字问题,这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印刷之前需要我们检查出版物或印刷品文件中的黑色文字,尤其是小字,一定要保证只能在黑板上出现,而在其他三色板上是不能出现的。如果出现,由于版有时会套不准,则印刷出来的成品质量就不会很好,字容易印模糊,必须将其处理一下,才可输出菲林。其次,为了避免做出来的文件输出或语法交流缺少字体,可通过图形处理软件将文字换成曲线模式。同时为了避免文字矢量在发片时出现问题,如果我们的印刷品文件是用Photoshop软件制作的,此时需要在矢量软件中将文字进行重新制作,这样印刷出的字体会更加清晰。

第五,印刷特殊工艺与特殊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特殊的印刷工艺与普通的印刷工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印前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制版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印刷特殊工艺的经济效益和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成了最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技术之一。通常运用在印刷上的特殊工艺有UV印刷、汤金银、起凸与压凹、模压工艺等。

提到印刷特殊工艺就不得不谈一谈印刷中对于特种纸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特种纸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纸张种类可供印刷选择,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挑选与设计相适合的特种纸,其中包括纸张颜色、肌理、厚度和大小的选择,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六、印刷样稿实验。打样是印前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环节,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在实际印刷之前获得校准用的彩色样张。印刷打样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确认复制的质量。我们为了避免印刷成品中出现错误,应该通过彩色样本确认色彩是否标准,这样可以避免成本浪费。其次,是客户认可复制效果的依据。打样是模拟,尽可能地体现了真实印刷的效果,所以更适合作为客户认可的依据。再次,印刷前必须以打样作为参照标准,打样对实际印刷也起到指导作用。最后,可用打样稿完成校对工作。我们在印刷之间需要进行多次的图片文字的校对,这时,可用打样稿来完成。印刷样稿是正式印刷中前的最后关键环节,不容小视。

印前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方案设计,对方案设计进行最后的修改,设定,往往是一个设计作品真正得到升华的阶段,印前设计将印刷工艺材料纳入了设计作品当中,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对很多印刷细节进行规范设计,是印刷品的成败得关键。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对印刷工艺做深入了解,平面设计师的成功是要付诸实践,如果说只在理论和电脑上下功夫而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便不可能有成功的作品。设计从企划、制定方案到制作过程到出成品,每个阶段都紧密相连,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有疏漏都会导致整个设计作品的失败。

三、结语

现在学习平面设计和其他一些需要对具备印刷知识的专业的学生,往往只是把精力重点放在方案设计上,而对印前设计印刷品材料工艺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这与学习条件也有关,那么我们就需要自己创造条件去学习。我们可以去印刷生产的第一线去调查研究,学习了解各种印刷工艺流程,以便为我们的专业设计积累经验,丰富专业知识,为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D].中央美术学院,2013.

[3]赵新凯.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4]王宗东.企业项目与中职平面设计课程整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

[5]何方.从资源到编排:平面设计教学的课题作业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6]李姝琳.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0.

[7]龙卫兰.中澳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

论文作者:孙逊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以新媒体项目为驱动的印前设计探索论文_孙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