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强“四力”的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提升探索论文

基于增强“四力”的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提升探索

□崔宏培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战线队伍建设提出的总要求,是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寄予的殷切期望,为宣传思想战线提高站位、夯实基础、开创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时期。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各项发展都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加速进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金融体制逐步深化,农业经济和各项文化事业的改革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面对这一系列纷繁、崭新,甚至完全不懂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新闻工作者怎么办?作为新闻工作者,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增强“四力”实践中学在前、走在前,书写新时代的精彩答卷。

一、练脚力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告诉我们,思维的出发点不是本本而是实际,观察和认识一切问题都必须从实际出发,这一点对新闻工作者至为重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那些调查研究的过程,那些见诸报端的报道,就是记者们通过脚力“走”出来的。充分掌握现场材料、背景材料、旁证材料和预测材料等,这些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另外,新闻媒体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工具和纽带,是党的耳目喉舌,一方面要“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方法,迅速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另一方面也要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困难、经验以至我们工作中的错误反映上来”,使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媒体记者就要迈开双脚,走到群众中去,走到改革和建设的一线去,走到基层去,达到深入实际。走进基层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下基层采访和有质量的稿件,更带来了思想上的净化和心灵上的震撼。宣传报道要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就要放下想象采民风、俯下身去“接地气”,往基层走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离人民群众更近一些。

二、练眼力

眼力就是观察力、发现力,就是要明辨是非、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新闻事件,往往由于采写的记者不同,而导致新闻报道的不同,虽然其中有其他的因素,但主要取决于记者对事件的观察力和发现力。另外,在采访中记者往往会收集到丰富的一线资料,如何把握和运用,还需要记者有一双慧眼,要学会从大量一手资料中进行判断取舍的眼力,从中判断出什么“有用”,什么“能用”,什么“好用”。河南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任务,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为配合省委的这项中心工作,各新闻媒体积极行动起来,深入到全省各地,去采写各地脱贫攻坚的作为、成效和经验。而在这一采写过程中,如何抓取、挖掘扶贫脱贫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是对记者眼力的一个很好考验。《河南日报》2018年6月4日2版“百姓故事”专栏刊发的《“假兄弟”联手真扶贫》,讲述了南阳市农民陈全喜和区科技局局长陈增喜联手成立艾草合作社,一个出力,一个出技术,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故事。题材选得准,角度选得巧,故事鲜活。这则报道记者以看到的一则场景挖掘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扶贫案例,充分证明了作者从平常事中看出不寻常的“眼力”,体现了较高的职业素养。

II.-6:111规定的是所谓的被代理人对虚假代理人所实施之行为的追认及其效果。第1款赋予虚假的被代理人在对其有利之时,追认所为之事的权力;根据第2款,追认自始发生效力,若他人基于此等虚假代理而成就的权利除外。这里再次看到了与《日内瓦公约》(第15条第1款)以及《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第2.2.9[1]条)的相似之处。最后,循着多数欧洲国家在民法典、学说以及司法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趋势,II.-6:103第3款以及《日内瓦公约》第14条第2款明文规定了表见代理制度,《欧洲合同法原则》(PECL)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2.2.5[2])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三、练脑力

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笔力,其含义要远比单纯字面的意义广泛而深刻得多。作为新闻媒体人手中最重要的武器就是笔。练脚力、练眼力、练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笔力来自真实,也来自平实;来自真情,也来自鲜活。作为新闻媒体人要严守真、平、情、活的准则,不虚不假,不冒不夸,不空不泛,不乏不钝,如此,宣传工作才能更有凝聚力、引领力、感召力和穿透力。《河南日报》2018年9月27日1版刊发的报告文学《岭上开遍哟,映山红》讲述了从教29年来,扎根山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舍身救学生的基层教师——李芳的动人故事。文章在深入调查采访的基础上,用饱满的热情、朴实温暖的文字、生动感人的故事,唱响了一曲英雄教师李芳的赞歌,深刻挖掘了李芳以及更多山乡教师敬业、坚守、奉献、向上的精神内核。作品一经刊发,在全省上下引发强烈反响,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

四、练笔力

延安时期,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只有两个字:多想。毛泽东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多想”,是因为很多事情不多想就想不清楚、想不透彻、想不全面。这么多年过去了,毛泽东的要求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失于浮浅、失于片面,就是因为没有练强脑力,没有多想,而是一想就脱口,一想就落笔。《河南日报》2018年1月9日1版刊发的《河南有个“塞罕坝”》讲述了民权林场三代职工在沙荒上建起“亚洲十大平原人工防护林”之一的商丘市民权林场申甘林带的传奇故事。据记者反映当时发现这个典型也纯属意外,仅凭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文件中的一句话,再充分结合当前中央的要求,才有这个新闻素材的建立。想想看,如果没有记者对文件的多想,没有对中央精神的准确把握,又怎能抓住这个典型,从而树起了“河南塞罕坝”这一充满正能量的精神丰碑。

T6、T7、T8处理尽管可以分化出不定芽,但分化率很低。T6处理分化率为1.79%、T7处理的分化率为2%、T8处理的分化率为3.85%。T9处理分化率可达9.80%,表明T9处理激素比例是最佳配比(表2)。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不仅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更是一部改革创新的历史。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石油石化央企始终是在矛盾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中国40年的改革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最大限度解放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石油集团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释放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努力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在全球油气行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企业,在全球能源行业发展中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企业。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新媒体蓬勃发展,新闻采访手段、条件都有了质的飞跃。为新闻报道的及时、准确、形象、生动提供各种条件,但它决不能取代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它只能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辅助作用、参考作用。而这个辅助作用的发挥,又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调查、综合、判断的基础之上。因此,现实生活中那些大量的、生动的事实获取,主要还得靠记者们的脚力、眼力,进而再通过脑力、笔力产生出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来。这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功夫,以及它所获取材料的科学、准确、生动、可信度,是任何高科技机械化、电子化等采访工具无法替代的。

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的“四力”要求,必须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要把学习当作紧迫的任务、永恒的追求,在加强政治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加强积累、深钻细研,切实打牢专业功底,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断认识新事物、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要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增强政治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既有敏于发现的眼睛,又有深刻洞察的头脑,练就透过现象看本质、廓清迷雾辨是非的本领。要把实践作为增长才干的根本途径,发扬实干苦干精神,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和丰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新闻考评部。)

编辑 周 俊

标签:;  ;  ;  ;  ;  ;  ;  

基于增强“四力”的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提升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