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天然气工业论文

我国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天然气工业论文

我国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现状分析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然气论文,投融资论文,现状分析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0)04—0001—(0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适应这一趋势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对制约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投资融资问题作深入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在当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现状

(一)投资规模

近年来,天然气工业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其投资规模几乎每五年翻一番,从1989年的12.7亿元到1993年的25.3亿元,从1994年28.5亿元到1998年的54.1亿元,10年内平均增长速度为18%,其中最高年增长率达到38.1%。

(二)投资结构

天然气投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天然气管道建设与存储投资、天然气利用投资。

1.勘探与开发。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投资情况来看,其勘探与开发投资并重,但开发投资增长速度更快。

2.管道建设与储运。目前我国有天然气输送管线约1.2万公里, 其中管径大于426毫米的管线约5700公里,大部分为陆上管道。1990 年前,管道建设投资规模较小。1990年后,国家较为重视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投资主要集中于两条管线,即崖13—1 (南海)—香港海底输气管道和陆上陕京输气管道。陕京输气管道全长860公里,管径660毫米,管道壁厚7—14毫米,项目投资39.4亿元人民币。崖13—1(南海)—香港天然气管道是世界上长度仅次于阿—意输气管道的海底管道,全长 778公里,管径711毫米,管道壁厚17—25.4毫米,项目投资11.3 亿美元。另外,东海平湖油气田—上海的输气管道1998年底也建成投产。天然气城市管网建设投资逐年加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城市环保要求的提高,城市民用燃料逐步转向清洁燃料,各省市正逐步加快民用天然气输气管道建设。天然气储运方面,地下储气库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储气方式,可以有效地完成调峰、事故应急储备和战略储备,保障系统供气的安全。但由于我国天然气工业市场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在天然气存储方面尚无大规模投资。

3.天然气利用。天然气利用主要分为发电、化工原料、工业燃料、民用和交通燃料四个方面,但由于我国天然气利用相对于勘探开发存在一定时滞,且由于过去资源量不能得到保证,故目前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其投资比例甚微,亟待加大。

(三)投资效益

天然气是清洁高效能源,在发电、化工、居民燃气、汽车燃气等诸多领域以天然气代替煤、石油等能源,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来说,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天然气具有补充和替代效用,即一方面能够弥补生产总量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替代其它能源消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1.天然气利用的经济效益

天然气是高热效、高热值的能源,热能利用率可达78%以上,在输送相同热值气量下,输送天然气的管径可大为减少,从而可以大大节约供气管网的基建投资。天然气较其他能源有最低的有效热值投资水平,由表1、表2可知,以天然气代替煤及其他能源,有效热值投资较低,可以缓解当前国家能源消费中存在的运输压力大、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表1 不同能源的有效热值投资水平

名称

热利用率(%) 有效热值投资(元/标准煤) 说明

原油

40734.05

天然气 68637.57 热能利用率最高达70%

煤炭

18

1548.89

水电

80

3241.13

火电

80

2396.35

城市煤气 60

1824.52

(资料来源:《我国天然气利用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1997年)

其中:有效热值投资的单位为元/标准煤,即换算为标准煤的不同能源获得有效热值所需的以元为单位的投资。

表2 利用天然气的经济效益比较 (与煤炭相比,每1000立方米)

用 途代煤量节煤量

单位 吨吨

化工原料2.8-3.21.0-1.4

民用 3.5-5.31.7-3.5

烧人造煤气炉窑(平炉、池炉、隧道窑)2.91.1

冶金代焦(炼铁) 2.81.0

2吨/小时以下小型锅炉2.50.7

直接烧煤炉窑 2.2-2.30.4-0.5

4吨/小时以上中型锅炉2.20.4

倒焰窑1.90.1

用 途 节煤增加纯收入

单位% 元

化工原料36-44 100-200

民用 50-70 85-170

烧人造煤气炉窑(平炉、池炉、隧道窑)

3835-94

冶金代焦(炼铁) 3635-60

2吨/小时以下小型锅炉

2830-38

直接烧煤炉窑 18-22 10-20

4吨/小时以上中型锅炉

18 7

倒焰窑5 3

(资料来源:《我国天然气利用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1997年)

2.社会效益分析

天然气替代其他能源,其主要社会效益体现在环保效益上。天然气作燃料时,较之燃油和燃煤,可大大降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量。天然气制合成氨在各种原料线路中不仅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投资省、能耗低等优点,而且在环境方面也有显著优势。一个典型的以重油为原料的30万吨氨的尿素厂,如果全部改造,将减少501 吨/年氮氧化物的排放和81吨/年二氧化硫的排放。天然气作为居民燃气相对于煤而言也将大大改善环境。

此外,天然气安全性较好。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可燃性范围极窄,燃烧速度比较慢,属于低火焰传播速度的燃气,回火的危险性很小而且着火温度高、爆炸极限小、比重轻,其组份不含一氧化碳,这就降低了因天然气爆管、泄漏而造成的毒害人畜的危险性。

综上所述,天然气在各个利用领域无论从社会效益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解决我国常规能源缺乏,开发利用新能源又开辟了一条途径,同时也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天然气工业投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天然气勘探投资较开发投资有下降趋势

天然气工业上游投资主要集中于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为例,近年来天然气勘探投资较开发投资有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随着1994年油价改革,石油勘探开发基金政策被取消。二是各天然气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其眼前的经济效益,不得不压缩勘探投资,优先保证开发资金供给。三是天然气用量制约勘探发展。以长庆石油勘探局为例,“八五”以来长庆局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三千亿立方米,形成近二十亿立方米的生产规模,建成陕京,靖西输气管线和三十亿生产能力的净化厂,但由于买方市场不稳定,天然气用量不足,致使天然气投入大,产出少,制约了天然气勘探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世界天然气储采比正在逐年下降,而我国天然气储采比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天然气勘探投资已经过剩。由于天然气资源从探明到开发周期较长,同时其开发利用又因国内资源远离客户、天然气价格未能完全达到市场化、下游利用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目前探明资源的积压、产量增长慢和储采比上升快的状况。但考虑到天然气工业将要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及即将到来的天然气工业的全面发展,保持一定比例的勘探投资是完全有必要的。

(二)天然气勘探投资效益有待提高

由近年来的单位天然气地质储量所需综合投资数据可看出,天然气勘探投资效益明显下滑。造成投资效益降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勘探开发难度增加,必然导致投资效益有所降低。另一方面,资金有偿使用意识、投资效益意识淡漠。长期以来,资源采掘企业一直存在“广种薄收”的观念,“大中小”一起上,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对于石油天然气行业,其成本计算一直采用不完全成本计量,勘探投资不计入成本。这样,导致企业对于勘探投资效益关注程度较低。

(三)管道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天然气产销分布特点是“西部产气,东部用气”。管道是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中间桥梁。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网络系统,缺乏储气设施。这种状况一是不利于长期、安全、平稳地向用户供气,更主要的是使天然气生产企业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无法根据经济效益合理安排天然气生产建设投资。而且必要的集输及存储设施的缺乏已经造成天然气资源浪费。以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建设指挥部为例,该企业一直存在着伴生气放空现象,即油井伴生气白白被烧掉,形成巨大损失。

从天然气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出,加快发展天然气工业是与其全国性管网和地下储气库建设分不开的。事实上,天然气管道与铁路、公路、电讯网络一样应同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但管道建设投资与铁路、公路、邮电通信业相比,投资幅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造成管道投资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前些年天然气产量未形成规模,不适合建设长输管道;二是长期以来陆上管道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缺乏国家投入。由于前些年天然气消费市场不成熟,作为上游企业其管道投资必然相对较低。目前,天然气勘探开发已取得显著成果,长庆、四川等气田完全有能力保证长期平稳的工业气流供给,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问题已迫在眉睫。天然气工业要迅速发展,天然气管道建设投资必须得到保证,加快天然气集输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西气东输”战略。

(四)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天然气工业发展

首先,天然气工业整体投资结构不合理。从目前天然气工业整体投资结构来看,上游投资已初具规模,而下游利用还未成型,天然气市场发育不完善,整体结构不合理。同时,上游气田开发、中游管道建设投资主要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新星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四家公司统筹规划,其控制投资力度、改变投资规模等较易做到,而下游利用分属于不同行业部门及不同省市地区,如何努力开拓和培育市场、加大投资力度,实施较为困难,需要国家政策性引导。

其次,天然气工业下游投资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国天然气利用的特点是:化工原料用气比例大,但内部结构不均衡;油气开采过程中用气比重过高,天然气外输商品率低;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份额较小;天然气发电比例较低;天然气汽车尚处于产业化发展起步阶段;天然气资源部分浪费,回收利用程度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天然气下游投资结构必须作出适当调整,加大在天然气发电及城市燃气事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气)的投资规模,改善天然气消费结构,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形成,带动天然气工业的全面发展。

(五)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天然气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

目前,天然气工业资金来源主要有内源资金和外源资金两种。内源资金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形成的、可用于发展建设的资金,包括留存收益、折旧、摊销、储量有偿使用费、气田维护费等。外源资金指企业由发行股票、债券、利用贷款、利用外资等方式而获得的资金。

气田勘探开发资金以内源资金为主,以四川石油管理局为例,油田维护费约占其全部勘探投资资金的42.6%,其他渠道的资金所占比例甚微。当然以内源资金为主,企业资产负债率可以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并为企业进一步融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如果内源资金明显减少,其他资金就很难一下子把缺口补上,融资渠道单一必然带来无法回避的风险。而且,靠提高气田维护费和折旧水平等,来筹集投资资金易受国内外油价及当年收支预算平衡等的限制。所以,对整个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而言,在进行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比较之后,如何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是目前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的一个主要问题。

(六)天然气工业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天然气工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上游气田开发、中游管道建设、下游市场综合利用三者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系统,形成顺畅的工业体系,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其次,天然气市场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市场交易主体管理规章、市场交易客体规定、市场交易方式程序和对不正当竞争的限制,以及合同订立、监督和仲裁等需要完善。

三、政策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融资方式

改变保守的融资观念,拓宽旧有的融资渠道,为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天然气工业风险性大、资金密集,资金来源完全依靠国家是不可能的,可实行多渠道和多家办气的政策,充分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

1.对于天然气上游企业的投融资,应继续坚持油气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勘探开发投资力度,保证天然气的产储量。建议政府考虑设立天然气勘探开发基金,用于扶持天然气上游发展,保证其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扩大天然气资源的对外合作,对于地质情况复杂、开发难度大的区块,可以考虑以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等方式分散投资风险。

2.对于天然气中游管道建设投资,建议政府将其部分视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加大基本金投入;参照我国铁路建设的融资方式,采取发行重点建设债券以及其他形式吸引外部投资者;建立开放性融资渠道,吸收国家贷款、国内外商业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以各种合作方式引进外资。

3.对于天然气下游企业的投融资问题,首先应考虑上下游一体化,鼓励天然气生产企业向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或合作参股到下游企业。政府应优先考虑天然气下游利用企业的改组改制,尽可能争取上市融资。

(二)培育与发展天然气市场,为天然气工业投融资建立基础

目前,培育与发展天然气市场是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天然气工业投资和融资的基础。建议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来引导和扶植天然气下游工业的发展,增加市场需求并以需求带动天然气工业的发展。1.加快大中城市气化的进程。2.增加天然气的工业用户,加快以煤和石油为燃料的锅炉、窑炉、小型发电厂的改造。3.大力发展天然气化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4.建设天然气发电站。5.发展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天然气汽车等天然气综合利用的项目。同时加大环保力度,制定相关环保要求,鼓励天然气的工业用气和民用气,强化天然气消费市场。

(三)逐步建立健全市场法规体系,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首先,国家应出面组织协调天然气、化工、冶金、电力等各方关系,共同研究天然气战略规划,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使天然气工业各项工作得到真正落实,促使天然气工业上下游一体化协调发展。其次,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天然气工业企业间的具体供销行为予以规范,完善配套的经济担保和保险机制,为投资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改善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

目前,我国天然气工业呈现一种“头大身子小”的状况,即下游发展速度较慢,与上游发展规模不成比例,这已成为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瓶颈。建议各级政府创造优惠条件,加大天然气利用方面的投资,改善目前的不平衡状况。在注重加大天然气下游投资的基础上,改善天然气工业下游投资结构。加大在天然气发电及城市燃气事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气方面的投资规模,改善天然气消费结构,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形成。

[收稿日期]1999—12—14

标签:;  ;  ;  ;  ;  ;  ;  

我国天然气工业投融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_天然气工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