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在慢性胃炎中的作用论文_全佳萌

中医食疗在慢性胃炎中的作用论文_全佳萌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常见症状为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烧心、进食后加重。西药治疗虽有很大进展,但有些患者疗效仍不太理想,或者近期疗效虽好但远期疗效欠佳,中医食疗不仅近期疗效明显,且远期疗效亦十分可观,辩证饮食疗法在慢性胃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慢性病;胃炎;中医食疗

1.概念

慢性胃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据统计慢性胃炎患者中,95 %为Hp感染,在我国50%-70%的儿童和成人的慢性胃炎中受Hp感染的胃镜检出率为63.3%[1]。属中医的“胃脘痛”、“胃痞”、“痞满”范畴。

2.证型分类

2.1肝胃不和证

主要症候: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暖气频繁;③嘈杂泛酸;④脉弦。

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②胆汁反流;③舌质淡红,苔薄白。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次,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2.2脾胃虚弱(含虚寒)证

主要症候:①胃脘隐痛;②喜按喜暖;③食后脘闷;④纳呆少食;⑤便溏腹泻;⑥四肢乏力;⑦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次要症候:①胃黏膜可见红斑或粗糙不平;② 粘液稀薄而多;③胃酸偏低;④脉沉细。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3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2项加次证2项。

2.3脾胃湿热证

主要症候: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 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④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

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 烂明显;②小便黄;③脉滑或濡数;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

2.4胃阴不足证

主要症候:①胃脘灼热疼痛;②口干舌燥;③大便干燥;④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

次要症候:①胃黏膜呈颗粒状或血管显露;②胃黏膜干燥,黏液少或胃酸偏低;③黏膜充血水肿或小糜烂;④脉细数或弦细。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1项加次证2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胃络瘀阻证

主要症候:①胃脘痛有定处,不喜按或拒按;②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③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点。

次要症候:①胃痛日久不愈;②胃黏膜充血肿胀,伴瘀斑或出血点;③脉弦涩。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

2.6脾虚气滞证

主要症候:①胃脘胀满或胀痛,胃有沉重感。②食欲不振,食后腹胀。③暖气频发。

次要症候:①大便时溏时结。②面色萎黄。③ 神疲乏力。④舌体胖、质淡红、苔薄白。⑤脉沉缓或沉 细。

证型确定: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 第1项加次证2项。

3.辩证食疗

3.1中医食疗理论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食疗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食疗学理论,食药一体的营养观:食药一体观包括药食同源、药食同功、药食同理[2]。

(1)药食同源指药物和食物均来源于自然界,都是大自然的产物。

(2)早药食同功是指食物除了具有营养价值,同药物一样也具有药用价值以防治疾病。

(3)药食用理是指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施用原则相同。

3.2中医食疗方案

3.2.1肝胃不和证食疗:

悲伤、生气、发怒时切不可进食,忌辛辣刺激食品及不消化、阻滞气机之食品。①萝卜生姜粥:萝卜250g,鲜姜1块,均切片加大米100g煮粥食用。功效:疏肝理气和胃。②佛手香橼粥:佛手1个,香橼1个,粳米100g同煮,粥成后加入精盐、小茴香适量调味。功效:疏肝理气。

3.2.2脾胃虚弱(含虚寒)证食疗:

平时饮食宜温,忌食生冷瓜果、辛辣食物。①山药羊肉粥:羊肉50g,鲜山药300g,煮烂人粳米250g,加水适量煮粥食。功效:温中散寒、健脾和胃。②牛乳粥:新鲜牛乳200g,粳米50g,蜂蜜 50g,粳米煮粥,熟时加人牛乳再煮开,调入蜂蜜即可服食。功效:养胃散寒。③黄芪党参粥:黄芪、党参各50g,生姜5片,粳米100g;先将黄芪、党参煮汁,再用粳米红枣煮粥,粥成后加人药汁,煮沸食用。功效:补气健脾。

3.2.3脾胃湿热证食疗: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品,戒烟、禁酒,忌葱、蒜、姜、辣椒等辛沮刺激之品,忌海鲜等发物,多食竹笋、苦瓜、芹菜、菊花、小白菜、茄子、丝瓜、莴苣、冬瓜、西瓜、香蕉、等清热除湿之品。①芦根麦冬粥:芦根209,麦冬209,加水煮汁,粳米100g煮粥,粥成加药汁煮沸食用。功效:清热化湿。②薏苡仁粥:薏苡仁60g,粳米100g,将薏苡仁捣碎同梗米一同煮粥,温食之。功效:健脾止痛。

3.2.4胃阴不足证食疗:

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如梨汁、甘蔗汁、橘汁等,并用 石斛、麦冬煎汤代茶饮,胃酸缺乏时可饭后食少量山楂等以酸甘助运。①沙参黄芪粥:沙参50g,黄芪50g,加水煮汁,梗米200g,煮粥,粥成加入药汁煮沸,凉后使用。功效:养阴益胃生津。②石斛麦冬粥:石斛25g,麦冬25g,花粉20g加水煮汁,梗米煮粥,粥成后加入药汁煮沸,凉后服用。功效:滋阴益胃、清热生津。③沙参银耳粥:沙参10g,银耳10g,粳米100g,加水适量煮粥食之。功效:养胃生津。

3.2.5胃络瘀阻证食疗:

大量吐血应禁食。有黑便时可将三七粉5g,白芨粉3g,加入米汤或藕粉调成糊状送服,具有收敛止血之效。丹参饮:丹参15g,砂仁15g,蒲黄5g,黑米100g,丹参、砂仁、蒲黄煎汤取汁后加入黑米,粥成温服。功效:活血化瘀。

3.2.6脾虚气滞证食疗:

根据病情给予软食或半流食,忌食不易消化食物,如土豆、山芋等壅阻气机的食物,少食多餐,宜低脂肪的食物,主食以面食为主。曲末粥:神曲15g,粳米100g,白糖适量,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粳米同煮为粥。功效:消食导滞、调和脾胃。

4.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虽有一定效果,但也有一定副作用;且对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高复发性,疗效尚欠理想。慢性胃炎三分治,七分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非常注意饮食的调养[3]。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中遵循中医食疗学理论,将谷物、干果、蔬菜分类归经,进行平衡配伍,进行辅助治疗,既起到营养保健作用,又具有治疗效果,集防治于一身,体现了中医食疗的独到之处。

参考文献:

[1]李玉林,唐建武.病理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1.

[2]王民生.中医食疗营养学古医籍简介《黄帝内经》(一)食药一体观[J].中国食品,1997(1):12-13.

[3]张玉兰.卫新国治疗慢性胃炎临证经验[J].河北中医,2014,36,(1):8-9.

论文作者:全佳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中医食疗在慢性胃炎中的作用论文_全佳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