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邹露露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摘要:强化理论是教师们在班级管理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激励理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教师们采用各种强化手段,使学生们的行为符合班级管理的目标。本文从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四个方面简述斯金纳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强化;小学;班级管理

一、斯金纳强化理论概述

(一)强化的概念及含义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强化理论是他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强化”最开始来自于我们经常所说的奖赏,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最先使用了“强化”这一概念,他称一切使行为得到增加的事件都称为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强化简单来说就是增加行为的反应率,而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二)强化的功能及分类

强化的主要功能就是按照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规律,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通过行为的后果反馈给行为主体这种间接方式来实现的,人们可根据反馈的信息,主动适应环境刺激,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斯金纳将强化分为以下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是指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该刺激物称负强化物;一级强化是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水、食物、安全、温暖等,二级强化是任何一个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后,自身获得强化效力;连续强化是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间断强化并不是每一次理想行为都给予强化,但是为了保证行为能够重复,强化的次数较充分。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班级管理中强化物的选用

在实际教育中,每个学生可能对不同的强化做出反应。教师需要针对班上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强化物系列(表1)。教师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对什么强化物感兴趣,可以事先让学生填写一个问卷,如:“在课堂上你喜欢干什么或玩什么东西?在课堂上你最喜爱干的三件事是什么?如果去商店,你将买哪三件喜爱的玩具?”在选择强化物时,可遵循普雷马克原则(Premack principle),既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爱的活动。如果学生喜爱画画而不喜欢阅读,教师可以让他先完成一定的阅读然后再去做模型。

(二)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用的手段

1.积极运用正强化手段,塑造良好行为

强化理论认为,大多数行为是由于强化的作用而持续发生的,一种行为长期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注意采用正强化刺激物来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对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可以使这种行为持续发生。学生看到自己的正确行为获得奖励,这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做正确的行为,以获取更多的奖励。良好的行为一旦得到认可和赞扬,也会对周围的同学起着替代强化,产生示范和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鼓励和逐步巩固学生良好的行为。例如,在进行师徒结对时,班上有许多同学怕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帮助后进学生,李老师就对那些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后进学生的同学进行表扬,除了用语言进行表扬,并在平时表现方面进行加分,同时还采用肢体语言,或点头微笑,或轻拍学生的头,让学生知道老师对这种行为非常欣赏,学生内心会产生亲切和自豪感。这些同学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后进生,并且带动其他同学参与这项活动,班级里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

2.适当运用负强化方式,增加学生良好行为

减少或消除施于其身的某种小愉快的刺激,如批评、处分等。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单纯使用正强化,容易使学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缺点,从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形式多样的负强化。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想要强化学生认真听课的行为,可以告诉学生,如果他们认真听课,课后将减少他们的家庭作业量。例如,张某同学经常逃课,并且作业拖拉,屡教不改,李老师申请政教处给他一个警告处分,并警告他,如果这种恶劣情形持续下去,会加重对他的处分,但是他如果能改正缺点,学校会考虑撤销对他的处分。一学期过去了,张某同学确实痛改前非,不逃学了,作业也基本上能按时完成,成绩也有一定的提高。最后按照约定,他的处分被撤销。

3.适度应用惩罚手段,矫正学生不良行为。

惩罚常见措施有:向不遵守班级班规的学生施以痛苦的刺激,使得不符合班规的行为减少。比如学生不交作业就罚值日,学生说谎就受到批评,考试作弊就通报批评等,以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事实上,惩罚造成的效应往往是负面的,教师应谨慎选择采用。一方面,它只告诉学生什么不该做,却不告诉学生什么是该做的。学生为逃避惩罚,可能会产生新的不良行为。正如斯金纳所说的那样:“受过惩罚的人,并小会就此改弦更张,充其量只小过是学会了如何免于惩罚而已。”另一方面,过分的惩罚容易使人产生挫折感,损伤人的自尊和自信,使人背上制度的枷锁,丧失其独立性和灵活性。

4.灵活应用自然消退,冷却学生不良行为。

自然消退,又称衰减,它是指对于某种组织不希望发生的行为,在一定时问内不予强化,此行为将自然下降并逐渐消退。某些学生的异常行为可能是想“哗众取宠”,如果教师采用负强化的手段强行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那就正好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不仅难以制止不良行为,相反可能强化了这种行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教师有时要学会漠视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学生感觉无趣而停止,让这种行为自行消退。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使学生感觉无趣而改变其行为。例如,学生李某上课时故意东张西望,坐立难安,故意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力。这个时候,老师如果对他批评一顿,也许就强化了他的这种行为,就算当时改正了,心里也不服气。王老师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对他的行为不加理睬,对其他同学遵守纪律的行为大加表扬,并获得加分。他自己也觉得很没趣,最终在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改掉了这个坏毛病。

三、结束语

强化,是班级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是一门应用学科,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强化理论只有和班级管理的其它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灵活应用学习教育理论,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张越,土呆哲.试论强化理论在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应用[J]. 教学与管理,2007(2)

论文作者:邹露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邹露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