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论文_赵金龙

略阳县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陕西汉中

摘要:文章主要以略阳县饮水安全管理为例,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分析,积极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农村饮水建设规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问题、落实责任、加大制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建设,属于我国社会公益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近几年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

1.略阳县基本情况

略阳县位于我国的秦岭南麓,隶属汉中市,是陕甘川的著名三角地带。其坐标为东径105°42′-106°31′,北纬33°07′-33°38′。东西长度为75km,全县总面积为2831km2。该地区属于土石山地区,千沟万壑,海拔相差较大。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农业基础设施整体较薄弱。该地区土质主要有四种类型,有山地石渣土、黄土、粗粒土、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降雨量比较充沛,但是总体来讲光热较差,属于季风气候。全年的平均温度为13.2℃。据资料统计,该地区水文站建立之后,每年的平均在降水量为800.0mm,最大降水量为1343.3mm,最小降水量为492.8mm,整体降水量分布不够均匀,同时冬季属于干旱少雨季节,每年的降水季集中在7-10月。根据人口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全县人口为20.1万人,城镇人口为6.9万人,乡村人口相对较多,为13.2万人。因为地理原因的影响,人口密度分布不够均匀,基本都集中在盆地或者河川地区,中浅山区人口却十分稀少,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

略阳生态环境良好,总水量相对较丰富,农村饮水方面主要是因为农户居住分散,且大多农户居住在山坡和川道地带,高低不一,饮用山坡地表沟水作水源,因此水利用率不高,水量分布不均衡。加上略阳县当地河流基本都是境内河流,河流类型纵横交错。根据资料统计,河流区域的面积包含88条河流,同时平均河流网密度达到1.13㎞/㎞2,其中自产水资源为9.718亿m3,正常情况下,一般旱灾年限水资源为6.220亿m3,特殊的干旱年水资源为4.276m3。全县平均年限中水产系数平均值为0.41。虽然地表水比较丰富,但由于地势条件使水资源分配极不均匀。客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水资源却含沙量非常大,利用上比较困难,这为饮水安全建设带来极大的困扰。略阳县的客水资源能够达到40.94亿m³,当然其中包含入境水量93.7%,同时还包含38.36亿m³的嘉陵江。但是含沙量平均值达到每立方米8.18公斤,每年的5-9月期间是含沙量活动最大的月份。嘉陵江的河床相对来讲就比较低,加上群众居住地较高,因此客水利用上比较困难。该地区地势比较复杂,山高沟狭,加上土地面积比较稀少,所有整体开发的难度非常大,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利用产生较大困难。尽管河流众多,但是属性上都为溪性河流,因此整体上河床的切割非常深。加上洪枯流量相差比较悬殊,造成严重的洪水灾害问题,土地严重干旱,很多地方饮水十分困难,并且存在工程型缺水问题。与此同时,河流的落差比较大,虽然水能源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能开发的却比较少。各行业实际用水量保证率只在50%左右。如下表1所示。

表1-略阳县各行业用水量统计表

总之,全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及地理条件的制约,使得水资源利用率低,不能满足农村安全饮水的需要。

其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面临任务大,范围广而规模较小的特点,建设往往投资大而受益农户少,需要大量投资。另外已建的饮水工程大多数标准偏低,基本水质以及供水源极其不稳定。加上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水源基本都是沟溪地表水,供水也属于分散形式。水利安全管理机制制定不够完善,加上创新管理等方面欠缺,导致安全饮水发展不协调,不能持续发挥作用,存在很多不适应的问题。相关管理责任不能很好的落实,后期维修不到位,导致工程效益较小。水利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自身的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建设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能很好的适应建设发展。饮水安全布局不够合理,专业技术人员较少,自身服务能力相对不高等问题,都严重阻碍着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发展进步。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有效措施

按照十九大的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问题需要研究创新,同时加大资金投资力度,不断改进农村人民吃水难的问题。

3.1积极落实责任、领导执行包抓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来讲,需要积极落实相关的责任,领导不断参与其中,加大对项目建设的推进及管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与各乡镇之间签订工程责任书的管理,将其中的管理责任进行明确,同时将饮水安全建设相关任务进行分解,层层归类之后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相关部门积极采用领导协作管理机制,结合乡镇领导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年终工作管理以及质量考核制度。要求领导必须定期抽出时间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详细检查,并且不断督促水利工程建设,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相关部门一定要将责任进行明确,并且采取领导抓包的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形成县级、镇级、村级一系列的饮水安全建设办法及相关制度,引导管理全县饮水安全的顺利建设和管理。

3.2加大工作力度、稳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不断加大项目规划、申报力度,扩大工程建设规模,积极解决地方政府中资金短缺、人力短缺等困难。因为地方政府的资金筹措能力有限,农村饮水面临面广而建设规模较小的特点,建设投入资金却巨大,所以当前饮水安全方面资金的缺口非常大,需要加大政府对于这方面的管理重视,不断提高资金支持。结合扶贫攻的政策,积极加强各包扶单位,并引导县域有实力的企业为助力脱贫为投入人力物及资金支持,为饮水工程提供坚实的后给保障。针对饮水工程建设制定好全县饮水安全规划及实施计划,落实好投资计划和制定好资金使用办法,以精准脱贫,实现小康为目标脱贫攻坚战为契机,聚全县人民之力,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3.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工程建设质量

针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项目法人制进行项目建设,同时招标制度以及建筑监理相关的制度作为辅助,积极将机构管理、职责明确、权力划分以及人员优化等方面进行合理落实,严格执行建设管理程序,遵守建设市场发展规律,保持在招标以及在投标期间做到公平公正。坚决按照建筑管理基本程序为基础进行办事,同时对业主负责、对施工做到保证、对项目监理做到严格控制,政府方面也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不断提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质量。强化当前农村饮水前期工作的准备,制定更加适当的设计方案,同时提高项目施工安全与经济之间的结合。加强施工计划以及投资方面的管理,强化整体项目的调控,尽量满足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

3.4优化管理手段、保证水利设施可持续利用

结合投资收益原则为基础,不断落实农村饮水管理体制,将供水设施产权进行明确,保证水费收取科学合理。以县润泽水司供水管理为模式和试点,力争全县镇级由润泽水司统一管理运行,村级供水以扶贫协会或个体承包经营为模式,推行合理经营,镇政府和县水利局为兼管单位,在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预以支持和管理。以改善重建轻管的思想,以改变传统中管理不收费、不惜水、乱用水的不良现象,不断深化供水管理方面的改革,从基础上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从落实责任、领导执行包抓,加大工作力度、稳定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优化管理手段、保证水利设施可持续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及存在的问题。

论文作者:赵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  ;  ;  ;  ;  ;  ;  ;  

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论文_赵金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