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李万年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李万年

李万年

(商丘市公安消防支队,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也随之增加,施工现场也出现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如不及时加以监督整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本文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隐患;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加之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建筑施工现场出现了大量的火灾隐患,如不加以及时监督整改,不仅会烧毁未建成建筑物及其周边建筑,也会给社会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例如:2009年03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纬一路一建筑工地职工宿舍发生火灾,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静安区一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28层教师公寓,由于4名电焊工无证违规操作,引燃周围易燃物,脚手架突发大火。最终导致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房产损失接近5亿元人民币。

近期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呈现高发态势,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消除潜在的火灾隐患,降低施工现场火灾发生率,已经是公安消防部门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1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布局不合理

(1)建筑物密集且耐火等级低。由于施工局限性强,人员多,因此很多像办公室、宿舍、仓库等建筑相互毗邻,一些宿舍与重要仓库和危险品库房相毗连,并大多为三、四级耐火等级的简易临时性建筑,一旦失火,势必造成严重后果。

(2)易燃可燃材料多,火灾蔓延速度快。施工现场内往往存放有大量可燃物,如油毡、木料、刨花、锯屑、油漆、装饰材料等,尤其是因施工需要,有的施工仍然采用木制等可燃性的脚手架和易燃材料的安全防护物。建筑工地由于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排气道、垃圾道等竖井尚未施工完毕,发生火灾时,烟囱效应尤其明显。而且风力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再加上建筑工地封闭性不强。一旦发生火灾,势必造成猛烈燃烧,迅速蔓延。

(3)建筑施工的消防安全条件较差。一些建筑工地没有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随意堆放建筑材料,堵塞了消防车道,还有的在明火作业区堆放易燃可燃材料,以及危险物品库房混用。

1.2施工现场用电、用火管理不规范

建筑工地因施工需要,临时布线过多,导致电气线路安装敷设不规范,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特别是工人临时宿舍和食堂,由于电线被频繁地移动拖拉,极易导致绝缘层表面破损,芯线裸露,从而造成电线短路引发火灾。在施工过程中,便携式或临时供暖、供水设备安装不当,配电箱随意安装,用自制的木箱充当配电箱、电插座无盖、电插头、电闸刀破损等现象随处可见,而且施工作业期间,电焊、气焊等临时用火设施多,加之存在违规违章电气焊操作现象,稍有管理疏忽,极易引起火灾。

1.3建筑施工现场存在“三合一”现象

许多建筑工地由于受到场地限制,人员住宿、建材存放以及食堂集中在一起,无明显分隔,甚至一些工地存在“三合一”现象,加之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跟不上,从员工到管理人员大都缺乏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这就给火灾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1.4现场缺乏统一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协作单位、分包单位较多,施工作业点多而分散,这些情况在高层建筑、大型建设工程、综合性建设工程、成片开发的小区中尤为突出,给实施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带来了难度。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程序复杂、工序相互交叉,有些工序在进行明火作业,其它工序又有大量的可燃物存在,这无形中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几率。施工现场没有统一的消防安全管理单位,各施工单位只对自身的安全负责,各自为阵,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1.5施工单位负责人及民工消防安全意识谈薄

部分施工单位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安全素质较差,不知道自身的消防安全职责。在进行施工现场检查时,大部分施工负责人认为一切都是建设单位的事,根本与自己无关,消防部门不应该管,主观上舍不得投入资金,购置必备的消防器材。同时施工单位雇佣临时民工流动性大,没有经过严格的管理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不了解、不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不会利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不会报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尤其是施工时间短、作业分散的民工,很难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2.1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隐患

(1)要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实际,合理划分各作业区,特别是明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危险物品库房等区域,设立明显的标志,将火灾危险性比较大的区域布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或侧风向。(2)要尽量采用难燃性建筑材料,减低施工现场的火灾荷载,提高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且相互间留有必要的防火间距。(3)确保施工现场消防车道畅通,不得占用消防车道作业。消防车道不得少于两处,且每处宽度不小于3.5m。同时不得堆放建筑材料以防堵塞消防车道,更不得占用消防车道作业。(4)民工宿舍应严禁将窗口封死,要保证应急人员的出入畅通、安全,并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大型建筑工地应设置消防水池以及必要的消防通讯、报警装置。

2.2加强消防审核和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检查

(1)要限制可燃复合材料的使用量,特别是建筑物内部装修材料。在审核中一定要准确适用规范对各类建筑物内部不同部位应采用的装修材料。(2)内部装修是否遮挡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安全出口,有无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走道的正常使用。(3)把好建筑装修电气审核关。主要是防止由于电气设备和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和可燃隔断夹层内而未穿防火阻燃管保护。(4)依法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动态消防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检查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用火用电和危险品的储存情况、职工宿舍的消防安全、消防器材配备情况。

2.3认真落实《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于201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技术规范为我国第一部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技术规范,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明确各单位的职责和具体要求,并把要求切实贯彻到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中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明确了建筑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制度及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条件、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防火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灭火疏散应急预案及演练等方面,明确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基本要求。以安全技术规范为施工现场平面布局的依据,做到有法可依的安全施工环境。

2.4施工现场的用电用火进行严格管理,做到警钟长鸣

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用电用火进行严格管理,施工单位要明确确定一名经过消防安全培训的电工进行正确合理地安装以及维修电气设备,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重点检查线路接头是否良好、有无保险装置、是否存在短路发热、绝缘损坏等现象;排查电气设备周围是否有可燃物,特别是危险物品库房内电气设备、灯具是否满足防爆要求。建筑工地要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的制度,例如氧气、乙炔瓶两者不能混放,对于焊接作业,要派监护人,配齐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板遮挡的同时要进行清理干净其周围可燃物,以防止焊珠到处喷溅;要在休息区,例如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必要时甚至要设置吸烟室或指定安全的吸烟地点;加强对储存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设立专用的仓库,不得超量储存,同时要派专人负责收发登记,对于重要部位要进行警示标志的设立。

2.5注重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建筑工地应注重增强消防安全意识,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部门应不定期召集施工各级负责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管理会议,保持与施工单位协调工作,并对施工设计、施工、监工、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监督,逐渐提高施工单位的消防意识,并且增强他们的消防技术水平。建筑工程公司以及施工单位对消防管理工作方面也应达成一致共识,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消防安全的责任,总承包单位对整个工程的消防安全负总责,单项转包工程的施工单位对本次施工项目的负消防责任,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管理,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6强化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

公安消防部门要抓好建筑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素质。在全社会全面构建“防火墙”工程,以提高“四个能力”为契机,这其中要抓好对建设行政部门的质监、安监从业人员的消防培训,发挥他们经常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的优势,能及时发现和消除消防安全隐患,还要抓对工程项目经理、工地安全员、监理单位人员的上岗培训;要对重点工种如电焊工、气体切割工等应经合格后持证上岗;消防安全培训要进工地,要重视民工这个弱视群体,提高民工的消防安全素质。公安消防部门应针对重点建筑工地制定灭火疏散应急预案并展开演练,使得建筑工地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扑灭。

3 结论

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人员活动量大,建筑材料多,涉及范围广,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在检查隐患的时候,重点对细节进行检查,往往都是对细节的不重视而引起火灾,其中预防工作更为重要,尤其是对于广大的施工人员,这一部分人的素质较低,一定要让他们牢固树立预防工作的意识,同时应用到施工过程当中。在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和预防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GB5072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S].

[2]梁一铭.浅析如何做好在建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2(02).

作者简介:

李万年(1985-),现任河南省商丘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建审科助理工程师。

论文作者:李万年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李万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