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人文主义的批判_费尔巴哈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人文主义的批判_费尔巴哈论文

略论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费尔巴哈论文,黑格尔论文,人本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黑格尔的学说中,他把人的本质精神化了,使自我意识成了人的本质。黑格尔的辩证法,披着神秘的外衣,把人的生命过程当作人表现出来的神灵过程。由于他把人和自然界精神化,所以,他把人的真正本质剥夺了。对黑格尔来说,人的本质不是关系,更不是表现出来的人与社会关系的抽象,而倒是另一种抽象,即主体已经不是人,而是神,是思辩式的绝对精神的神。虽然黑格尔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和人的自我创造的手段,把人的发展看成是历史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但是,他认为这个过程不是现实的自我创造过程,而是一种超人的抽象的精神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不表现为物质的、现实的创造,不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是人的意识范围内的一种表现。很显然,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是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这就是说,不是先有物质的自然界,而是先有绝对精神。自然界只不过是人的绝对精神的外化,绝对精神化为自然,是为了通过自然去发展人,然后再在理性中完成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因此,黑格尔的所谓人的理性和人自身都不是属于人的,而是服从绝对观念的自我意识。人的本质,在黑格尔看来,就是绝对精神。

费尔巴哈把人看作生物学上的一个类,他认为自然界是形成人的决定因素。人的本质也是类,单个人是有限的,不完善的,人只有在类中才能摆脱这个局限性。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中,这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费尔巴哈所说的“自我”和“你”的区别主要是指男性和女性的区别。费尔巴哈曾说过“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但他指的不是人与人的现实关系,只是“爱与友情”,这种爱与友情是依靠“男人与女人的对立性才得以有存在”,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的生物需要上的联系,是把人看做生物学上的类而引申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类联系。费尔巴哈虽然也讲到人的理性和精神,这只是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发现的区别动物和神的本质。他说:“人不仅仅跟自然界一切其他的事物和实体一样都有本质的存在;他又有一个独立的本质;他有理性、精神”。有一个“与其他有机的和无机的自然界有区别的人的自然”,真正完善的人是那些“具有美学的或艺术的,宗教的或道德的,哲学的或科学的官能的人”。在费尔巴哈看来,没有精神的肉体是动物,没有肉体的精神是神,肉体和精神的统一才是人。

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绝对观念和上帝造人的宗教说,然而他又把人的爱抽象为“爱的宗教。”人本主义认为一切合乎人的本质就是真的、善的、美的。善不是别的,而是符合一切人的利己主义的东西,正是这个利己主义推动历史前进。他认为,只有通过爱,人类个体才能构成集体。爱表现为“自爱”和“爱他人”两个方面的同一,这个同一就是人的类本质,没有爱就不能构成人类。什么东西圆满而又无缺,那就是人的类本质的爱。只有爱,才能使人达到完善、和谐、统一。只要人类彼此相爱,用爱去改革旧的宗教,将它变成爱的宗教,人就能达到自己感情上的满足,解开生命之谜。

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发展了辩证法;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完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抽象议论的批判。

第一,“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

1843—1844年初,马克思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指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从表面上看,这和费尔巴哈的提法几乎是相同的,但联系整个《导言》,却可以看出有根本的不同点。“人并不是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显然,马克思把人看做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第二,“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不断异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都没有找到人的本质异化的真正原因。黑格尔认为人异化为自然,又从自然返回人自身。绝对观念得到恢复。费尔巴哈认为人异化为宗教,消灭宗教,建立对人的爱,才得以恢复。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主要是劳动异化造成的。由于私有制的产生,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劳动就变成了强迫劳动,就不是自愿自觉的事情了。这样,必然产生阶级的对立。“工人降低为商品,而且是最贱的商品;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成反比;竞争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在少数人手里积累起来,也就是垄断的更可怕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农民、工人之间的区别消失,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没财产的工人阶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和总和”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1845年春马克思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看到了人的社会本质。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合著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把讨论人的本质深入到经济领域——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领域,把人的本质和决定社会形式的现实基础联系起来。人的意识、行为是物质生产条件决定的。从生产劳动出发,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阐明人类历史的发展,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以及人们该怎样使用“武器的批判”把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进行到底。

从以上的简单论述,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观点的发展脉络: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到人的本质是现实关系的总和,又把现实关系深入到劳动生产领域,又发展到政治斗争。因此,这个理论最有现实性,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标签:;  ;  ;  ;  ;  

论马克思主义对费尔巴哈人文主义的批判_费尔巴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