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论文_王 翔

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论文_王 翔

王 翔 (泸州市江阳区丹林学校 四川 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2-025-01

作文教学一直是老大难,孩子们难写,我也觉得难教,一到作文课我就头大,学生们难写在于平时的阅读书籍的量太少,知识积累不多。尤其是农村孩子作文教学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当然,这与农村学校的资源缺乏不无关系,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们多阅读课外书籍。同时老师也要多加强作文指导,要求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留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督促学生写日记,写心得等。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有提高。学生们才有可能喜欢作文。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才不会头大。这应该从怎样增加阅读量开始。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开展好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增强语言积累,拓展阅读知识,提高读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已经从识字向阅读转变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孩子大多能够认识很多字,好多文章都能流利的读下去,但是村小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课外阅读量很少,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这个时候尤为重要。下面,我就从影响农村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如何培养两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任何写作的基础都来自阅读。可是放眼看去农村语文中让老师头疼的是学生没有阅读,因为他们没有阅读的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可阅读的课外书籍。不过现在好了条件逐渐变好了,学校提供了很多的阅读资料。可是很多孩子没有阅读的习惯。因为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家里大都是老人小孩,就算家里有父母的基本上没有读过什么书,或者说文化层次不高。他们基本上没有阅读习惯。孩子在家里面没有这种阅读习惯。这只有靠我们老师去引导。在班上营造一些阅读氛围。我的做法是每周用一节课让同学们看课外读物。老师参与一起阅读。环境一定要安静。首先是营造阅读的氛围。应该让在进行课外阅读老师不仅要参与还要进行一些要求。以下是我的课堂阅读要求,也就是怎样看书。

一、学生一边的读书一边思考。

现在很多孩子读书缺乏思考,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上,缺乏的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那是不行的。在很多教学证明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会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显示出意想不到的智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以分部式教学,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小学一年级里课文《快下雨了》题目中学生就可以想这是下雨之前,头脑中就会想到平时下雨之前天空会怎样动物们会怎样,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会围绕着个题目找到他们心目中的答案,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他们就会想这些现象是否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还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

二、学生的阅读情感

首先什么是阅读情感,有些文章需要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也就是进入课文里的角色。比如小学四年级里的长城一课,课文里出现这样的句子"凝聚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汗水"汗水一词学生们能够理解,这时候老师可以引导一个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让学生感受修长城的血泪故事,让学生从情感进行认知。

三、阅读时积累好词佳句,并且进行小练笔。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会用笔圈注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进行适当的小练笔,当然这在小学低段的时候老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在《小镇的早晨》出现这样的一段话,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沉睡着的水乡小镇,被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了。不知什么时候,河埠头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走在大街上,仿佛置身在欢腾的旋涡之中。路不宽,人很多,沿街摆满了各种农副产品。莴笋、韭菜、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盆里的鱼虾又蹦又跳,溅出许多水花;笼子里的鸡鸭时而伸长脖子叫着,时而望着往来的行人……卖粽子、豆浆、馄饨的小摊子已是热气腾腾了,火苗舔着的大锅飘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主人用淳朴热情的微笑迎来了第一批顾客。学生可以仿照这样的写法,写写他们清早来读书路上的见闻。

四、训练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拓展。

一般来讲我们在数学的思维训练中经常用到思维拓展,在语文的教学中童谣也可以用到,比如在进行《孔融让梨》的课文学习中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写写假如你是这个小朋友你会怎样,或者说你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等等

五、学会放手

很多老师都有过这样的情况,不放心学生自主阅读,总喜欢给他们一个固定套路,这样不仅对他们的思维训练没有任何帮助,还会扼杀他们的个性,俗话说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他所站的角度不一样,他们所发现的我们未必能发现。而今我们所要做到的是大胆放手,接受他们的观点。

六、让学生吃不饱,人为制造饥饿感,让他们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所有的课堂教学实质就是为孩子们怎样阅读做铺垫,在课文教学中老师人为制造这种饥饿感,让学生想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比如说在讲《《赵州桥》一课中老师可以找出其他作者笔下的赵州桥,让学生进行比较看看这同样的物,哪篇更喜欢,以后在写同样景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找他们心中的《长城》,《颐和园》《莫高窟》。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是培养孩子们的正确阅读习惯,孩子们的思维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放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主,只有好的阅读才有更好的写作。

论文作者:王 翔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4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8

标签:;  ;  ;  ;  ;  ;  ;  ;  

怎样培养孩子正确的阅读习惯论文_王 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