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论文_冯友福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湖南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 研究术前应用CT诊断结肠癌的价值,探讨术后应用CT诊断结肠癌复发的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50例疑似结肠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0月,在术前、术后对所有研究对象应用CT进行诊断,对比病理切片诊断结果和CT诊断结果。结果 5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切片诊断为结肠癌。术前CT诊断结果显示,有48例结肠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两种诊断手段的结肠癌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3例复发患者经过切片证实复发,CT诊断复发的准确率为95.6%(22/23),两种诊断手段的复发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T在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诊断结肠癌复发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CT诊断;结肠癌;病理切片;术后复发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中,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结肠癌的主要高发因素为进食过多的脂肪含量丰富的食物、纤维素摄入不足,其临床表现为便前腹痛、消瘦乏力、腹胀、黄疸等。当前,临床上诊断结肠癌的手段较多,包括X线钡灌肠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直肠镜检以及CT检查,每种诊断手段均具有其独特优势[1]。本文主要是对术前应用CT诊断结肠癌的价值、术后应用CT诊断结肠癌复发的价值进行探究,为结肠癌的临床诊断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50例疑似结肠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1年1月~2014年10月,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1:19,年龄分布在39~73岁,平均年龄(48.73±1.29)岁;病变部位:乙状结肠癌14例,降结肠癌12例,升结肠癌8例,结肠4肝曲例,横结肠5例,结肠脾曲3例及回盲部3例。

1.2方法

术前CT诊断:让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当天禁食,术前1天进流质饮食,有肠梗阻患者直接进行检查。扫描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膈肌至耻骨联合,先进行CT平扫,然后,所有的患者均进行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100ml从前臂静脉注入,速率为3~3.5ml/秒,分动脉期、门脉期全腹部CT扫描及肝脏延迟期扫描。术后半年、1年,对患者常规进行复查。

病理切片:所有病例,手术后常规取病变组织进行切片,进行病理诊断。

1.3数据处理

将本实验的各项研究数据准确的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描述为[n/%],检验方法为χ2检验。若P小于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5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肠癌。术前CT诊断结果显示,有48例结肠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两种诊断手段的结肠癌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3例复发患者经过切片证实复发,CT诊断复发的准确率为95.6%(22/23),两种诊断手段的复发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诊断结果的分析

3讨论

当前,结肠癌患者越来越多,相关研究工作者要对这一疾病予以高度重视。结肠癌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处,多发于年龄在50至65岁之间的人群,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低热乏力和贫血消瘦。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患者的腹部常常会出现包块,还会有肠梗阻等严重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较大威胁[2]。因此,及时诊断结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有研究显示[3],结肠癌的复发率较高,在5%至20%之间,不同部位的肿瘤,其复发率也有所差异,其中,以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复发率较高。提高结肠癌复发诊断准确性是当下研究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病理切片具有诊断可信度高的优势,是一种经典、常规的诊断手段,但是,操作较为繁琐,采集病变组织时,操作具有一定的创伤性。CT诊断具有操作简单、无创、分辨度高、图像清晰的优势,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诊断效果较为理想[4]。

此次研究中,经过病理切片诊断,5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结肠癌。术前CT诊断结果显示,有48例结肠癌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6%,两种诊断手段的结肠癌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术前应用CT诊断结肠癌具有重要的价值,结肠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术后23例复发患者经过切片证实复发,CT诊断复发的准确率为95.6%(22/23),两种诊断手段的复发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术后应用CT诊断结肠癌复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诊断准确性较高。

在CT诊断结肠癌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矢状面、冠状面三维重建观察,且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减少漏诊、误诊;CT扫描可清晰的显示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供血情况,结肠壁浸润情况以及淋巴转移的方向和形状可以被清晰的反映出来,还可以观察到邻近脏器受累情况,可对结肠癌确定的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价值,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5]。

综上所述,CT在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取得较为满意的诊断结果,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艳.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81-83.

[2]王凤伟.CT术前诊断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193-193.

[3]Kim,D.H.,Kim,S.H.,Im,S.-A.et al.Intermodality comparison between 3D perfusion CT and 18F-FDG PET/CT imaging for predicting early tumor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is after chemotherapy: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2,81(11):3542-3550.

[4]Georgakopoulos,A.,Pianou,N.,Kelekis,N.et al.Impact of 18F-FDG PET/CT on therapeutic decision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and liver metastases[J].Clinical imaging,2013,37(3):536-541.

[5]Boellaard,T.N.,DeHaan,M.C.,Venema,H.W.et al.Colon distension and scan protocol for CT-colonography:An over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Radiology,2013,82(8):1144-1158.

论文作者:冯友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

标签:;  ;  ;  ;  ;  ;  ;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论文_冯友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