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阻塞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王微晶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阻塞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王微晶

重庆西南医院 重庆 400038

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突发疾病,一般情况下,重型颅脑损伤是由于患者遭受到外界暴力作用所致。当患者突发重型颅脑损伤疾病,可能会陷入长时间的昏迷,此疾病在临床上的治疗与护理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在治疗期间,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现象,加大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吞咽或者舌根后坠等现象,就会导致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积存在肺部,甚至会出现误吸现象,进而造成患者呼吸道阻塞。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出现呼吸道阻塞会引起机体缺氧或者蓄积二氧化碳,从而加重患者的脑水肿。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后,如果医护人员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那么患者很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并发症,进而加重病情。因此,在临床重型颅脑损伤疾病的治疗中,预防患者呼吸道堵塞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的几率。另外,当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时,要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效缓解患者呼吸道阻塞症状,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顺畅,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阻塞;预防;护理

一、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堵塞的预防措施

1、选择正确卧位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要选择正确的卧位,因为很多患者在患病期间其审理反射会减弱或者消失,对于一些生理行为,自身是很难控制的。而在住院期间,患者如果是以平卧的方式躺着,当患者出现呕吐时,容易出现呕吐物的误吸或者积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其次,平卧时患者口腔、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等也会出现误吸、积存等现象。为了预防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就要有效避免患者出现呕吐物、分泌物的误吸与积存状况,所以患者要选择侧卧或者侧俯卧的方式躺着。当其出现呕吐或者口腔、呼吸道有分泌物时,可以方便排出,避免肺部积存现象,从而预防呼吸道堵塞现象。

2、注意口腔及呼吸道的清洁卫生

一般致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现象的原因是呼吸道分泌物的积存,因此,要预防患者呼吸道堵塞,就要注意患者口腔及呼吸道的清洁卫生。脑损伤患者,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昏迷的状态,特别是对于脑挫裂伤、脑干损伤以及颅内血肿的患者,其生理反射会减弱,有的患者甚至会丧失生理反射。因此,气管内的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导致支气管容易被分泌物堵塞,进而引发患者呼吸道堵塞。所以,要预防患者呼吸道堵塞,就要避免患者支气管被分泌物堵塞,要及时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呕吐物与气管内的分泌物。不管是患者家属还是护士,都应该为患者做好口腔以及呼吸道的清洁,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这不仅可以预防重型颅脑患者呼吸道堵塞,还能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出现。

3、防止误吸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食时,胃肠运动会减弱,吞咽、咳嗽反射也会减弱,所以当病人卧躺的体位不正确的时候,就会发生误吸。其次,当患者颅内出现骨折,可能会产生脑脊液,也可能会经口、鼻流到气管内,从而造成呼吸道堵塞症状的出现。因此,要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堵塞,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误吸症状。首先,不管是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注意患者的卧位,对于颅内骨折的患者,要以半卧位的方式躺着,并且适当抬高患者的头部,防止脑脊液经口、鼻流入气管内。如果是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应该将床抬高30°,患者进食时,将床抬高15°,并且也侧卧的方式躺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几种措施不仅可以防止患者出现食物、脑脊液的误吸,还能有效避免患者胃内的酸性物质流入气管,降低患者出现气管痉挛症状的几率,从而预防重型颅脑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现象。

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堵塞的护理措施

1、吸痰

当重型颅脑患者的呼吸机出现报警、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或者喉部可以听到痰鸣音的时候,就说明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述现象,护理人员应该要对患者实施吸痰措施,将患者咽喉内的物质吸出,确保患者呼吸顺畅。一般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时,不同病症的患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是昏迷系数较低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直接用手刺激患者胸上凹内气管,进而引发患者自行咳嗽,从而实现排痰。如果是昏迷系数较高的患者,则需要利用吸痰管进行吸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吸痰管,在吸痰前应该让患者吸高浓度氧2min,并且要做好吸痰管的清洁、消毒措施,预防给患者带来感染。然后在吸痰的时候动作要轻柔、和缓,吸痰管的插入深度不低于12cm,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出患者深部的痰液。

2、肺清扫

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时,为患者进行肺清扫可以是患者保持呼吸道顺畅,从而达到呼吸道堵塞护理的目的。在进行肺清扫之前与完成肺清扫之后,都应该让患者吸高浓度氧10min。患者进行肺清扫的频率要保持在每天早晚各一次,采用清洁、消毒后的气管插管对患者进行插管,然后从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一般为10ml。在注入生理盐水的同时,护理人员要快速用力对患者实施叩背与吸痰措施,一直持续到患者的呼吸音变清。另外,在进行肺清扫前也可以先借助排痰机,对患者的胸背部进行按摩后再进行肺清扫操作,可以有效增强肺清扫的效果,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顺畅。

3、舌根后坠的救治

如果重型颅脑患者出现舌根后坠现象,就会影响患者的呼吸,从而造成患者呼吸道堵塞。对于此类患者,应该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舌根后坠的救治。首先要用舌钳将患者的舌头牵出,然后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记录患者呼吸的频率、幅度等。如果患者的呼吸不顺畅,出现呼吸异样或者呼吸间停等现象,就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调整患者的呼吸,使其保持呼吸顺畅。一般在临床上应用的比较多的方式就是气管插管,通过插管给患者输送氧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如果患者呼吸不畅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期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尽早改善患者呼吸不畅的症状。

4、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如果重型颅脑患者由于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而进行了气管切开手术,那么就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顺畅,并且有效避免患者再次出现呼吸道堵塞。当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且采取相关措施,情况比较严重的,应该要立即通知医生对患者采取救治措施。其次,如果要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吸痰操作,那么整个操作过程必须要确保是无菌操作,否则就会容易引起患者气管内的继发性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是比较常见的,而重型颅脑患者由于多种原因会产生呕吐、误吸等现象,进而造成呼吸道堵塞,引发并发症,加重患者疾病。因此,在临床研究中,必须结合实际病症,加强预防与护理措施的研究。在患者未出现呼吸道堵塞之前,做好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的几率。当患者出现呼吸道堵塞症状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救治,并且完善护理工作,有效缓解患者呼吸道堵塞症状,进而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顺畅。

参考文献:

[1]冀棉荣.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呼吸道阻塞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保健,2010(07):104

[2]李爱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呼吸道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19):64-65

[3]李静.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当代护士旬刊,2011(07):53-54

[4]邓金莲,胡惠华,张晓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管理[J].蛇志,2014(02):254-255

论文作者:王微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8

标签:;  ;  ;  ;  ;  ;  ;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阻塞的预防及护理论文_王微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