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建设与城市防灾的关系及问题的探讨论文_许再植

对城市建设与城市防灾的关系及问题的探讨论文_许再植

许再植

广西省 南宁市 530021

【摘 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更多的是考虑发展问题,而对城市的防灾安全问题相对来说不够重视,防灾规划势在必行。防患于未然,除了提高城市的监测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外,加强我国居民的防灾意识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城市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们已经采取的一些城市防灾措施,然后从政府层面、建筑行业层面、以及作为社会最主要的主体(人)等各方面提出一些城市防灾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城市和人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防灾;措施

引言

对于城市建设如何能很好进行防灾抗灾进行讨论显得及时而有必要。市防灾减灾是指为抵御和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及由此而引起的次生灾害,对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工程设施造成危害和损失所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我国大陆地域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灾害多。如何保护现代城市免遭自然灾害,加强防御,增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是当今国内外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令人担忧。为此,有必要在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建设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有益的探讨。汶川地震再一次告诉我们,正确认识城市防震减灾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市抗震减灾能力。接下来,根据相关文献和个人对城市防灾减灾的理解,浅谈对城市防灾规划认识。

一.当前我国城市防灾规划现状

总的来说,现在的城市规划在规划层面已经基本都考虑到了防灾,比如抗震、防震、消防、人防、洪涝以及水的应急利用等方面。但问题出现在规划中规定的安全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比如,目前城市里城市交通的拥堵,以及场站数量少,消防接警后很难在规定的5~7分钟内赶到火灾现场。但事实上,这些标准在城市总体规划和消防专项规划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确保落实,也是防灾减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也不禁让人担心,城市建设速度快,开发强度高,质量却不能保证。比如城市的地下工程,由于不容易看到,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偷工减料,导致城市的防灾能力不堪一击。

除此之外,政府也应承担提高个人的防灾意识的义务。冷静、有序、善于协作是居民自身安全的心理基础。在灾难面前,人们的表现往往是不知所措,更多的是经验不足或者没有经验,有时甚至采取了极端的错误行为。所以,提高防灾意识、了解安全常识是居民应对灾难的必要行为。从目前情况来说,我国居民还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自我安全保护、家庭安全、财产保护的价值观,更不用说保护城市、防灾、减灾了。

纵观我国,现行城市防灾规划中暴露出以下一些问题。

1.目前绝大部分规划设计单位没有专业的防灾规划人员,没有引起重视,只是从各专项防灾规划中整合而成。

2.目前所做的主要是防灾工程规划,而不是防灾体系规划,其结果只是专项职能部门负责,而不是全市联动(应包括地方行政长官、各相关职能部门、市民)。

3.目前所做的只是防洪、消防、防震、人防四个部分。

二.城市灾害的原因分析

1.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看造成城市问题还有只建不管的问题,下水道没人疏通就得堵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强化城建部门的职责,加大这个方面的投入,落实足够数量的工人。嘉宾认为呢?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是分属不同的部门,城市管理属于支出性的项目是要政府掏钱的。很多政府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以至于路灯都点不亮,但是城建部门搞开发区,买卖土地,日子要远比城管部门好过。试想在一个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城市里,要求他们大搞城市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未来的城市管理必然走向 社会化的道路。

2.城市规划的问题,它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这三者都有关

确实如你说的一场小雪和一场大雨使北京非常尴尬,但是这也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它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这三者都有关。简单举一个例子,这次为什么很多排水设施不够用,好多新建的小区没有修与它自己配套的下水工程,直接把污水送到了市政管道中。奇怪的是这样的违规项目竟然也能通过层层审查,还能卖个好价钱,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城市政府中的某些部门利益在作怪。因此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都要做好管理审批和监督的职责。

3.城市立法

浙江省提出了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在2007年又提出了《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实施的若干意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防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很多的防灾措施都在建议性的内容里,没有真正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进行调控。

4.建筑设计

城市里的树和草地是园林建设部门的事情。但是,能给他们留出多大的余地来种树和种草则需要城市规划者的智慧和远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土地是稀缺的资源,我们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量安排多的,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的高楼,那么多的马路,就没有地方种草、种树。下了雨,水也很难渗下去了,自然有城市被淹的危险。

城市的绿化应该追求的是生态效益,而不是用广植人工草坪来代替“丑陋”的植树,不是用“美观第一,经济第二,实用第三”的片面唯美观点进行城市绿化;城市的空调凉爽了个别人,躁热了整个城市;城市的小汽车,方便了少部分人,污染整个城市的天空,城市暴雨,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上去追问,也许我们的认识更科学,更深刻,更务实。城市暴雨,其实我们应该从检点我们的行为开始。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已经在做的比较好的节能方式,如屋顶花园,而不是片面的为了追求美观,做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屋顶,但是孑然与我们现在的节能要求,低碳生活相违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屋顶花园可以直接降低室内的温度,有新闻报道,屋顶有绿化和没有做绿化的温度可以相差2-3摄氏度。另外屋顶花园还可以利用废水来进行浇水灌溉。其次,我们现在的废水都是直接通过地下管道排出,但是我们可否和屋顶花园一样把废水直接利用,把废水直接用到我们城市的绿化中去。就像前面提到的,其实整个地球一年的降雨量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为什么会感觉我们现在某些地方或者某些时间的降雨量会特别多。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存储雨水的能力减弱了,植被被严重的破坏。如果我们能提高城市的存储雨水的能力,那么年降雨量会变的比较均匀。

5.人的防灾意识

目前人们的防灾意识还是非常薄弱,在片面追求所谓的美,人的舒适程度等面前,对我们的城市防灾建设意识非常的淡薄。但是每年这么多的自然灾害在不断的提示着人们,我们得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们应把城市防灾在我们的建筑设计课程中体现出来,只有人重视了,才会真正达到人和自然的真正和谐。

6.城市综合防灾中的最新趋势

现代城市防灾不应把“灾”仅仅定义为地震、洪水、火灾、泥石流等以自然力为主的灾害,城市安全要先建立综合灾情观,还应包括生产事故,如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石油、气的爆炸,核事故,特大交通事故,恐怖袭击,生命线系统事故等新型灾害。它们对城市安全的影响日益重大,应该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并在城市防灾规划中予以体现,以指导城市防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保护发展成果,减轻城市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三.城市防灾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看造成城市问题还有只建不管的问题,下水道没人疏通就得堵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强化城建部门的职责,加大这个方面的投入,落实足够数量的工人。嘉宾认为呢?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是分属不同的部门,城市管理属于支出性的项目是要政府掏钱的。很多政府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政府财政非常困难,以至于路灯都点不亮,但是城建部门搞开发区,买卖土地,日子要远比城管部门好过。试想在一个教师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城市里,要求他们大搞城市管理显然是不现实的。未来的城市管理必然走向 社会化的道路。

2.城市规划的问题,它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这三者都有关

确实如你说的一场小雪和一场大雨使北京非常尴尬,但是这也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的问题,它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这三者都有关。简单举一个例子,这次为什么很多排水设施不够用,好多新建的小区没有修与它自己配套的下水工程,直接把污水送到了市政管道中。奇怪的是这样的违规项目竟然也能通过层层审查,还能卖个好价钱,这实际上是我们的城市政府中的某些部门利益在作怪。因此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都要做好管理审批和监督的职责。

3.城市立法

浙江省提出了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在2007年又提出了《太阳能在建筑中利用实施的若干意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防灾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很多的防灾措施都在建议性的内容里,没有真正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进行调控。

4.建筑设计

城市里的树和草地是园林建设部门的事情。但是,能给他们留出多大的余地来种树和种草则需要城市规划者的智慧和远见。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土地是稀缺的资源,我们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尽量安排多的,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所以我们看到那么多的高楼,那么多的马路,就没有地方种草、种树。下了雨,水也很难渗下去了,自然有城市被淹的危险。

城市的绿化应该追求的是生态效益,而不是用广植人工草坪来代替“丑陋”的植树,不是用“美观第一,经济第二,实用第三”的片面唯美观点进行城市绿化;城市的空调凉爽了个别人,躁热了整个城市;城市的小汽车,方便了少部分人,污染整个城市的天空,城市暴雨,如果我们能够更多地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上去追问,也许我们的认识更科学,更深刻,更务实。城市暴雨,其实我们应该从检点我们的行为开始。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已经在做的比较好的节能方式,如屋顶花园,而不是片面的为了追求美观,做出各种各样漂亮的屋顶,但是孑然与我们现在的节能要求,低碳生活相违背。屋顶花园可以直接降低室内的温度,有新闻报道,屋顶有绿化和没有做绿化的温度可以相差2-3摄氏度。另外屋顶花园还可以利用废水来进行浇水灌溉。其次,我们现在的废水都是直接通过地下管道排出,但是我们可否和屋顶花园一样把废水直接利用,把废水直接用到我们城市的绿化中去。就像前面提到的,其实整个地球一年的降雨量并没有很大的提高,为什么会感觉我们现在某些地方或者某些时间的降雨量会特别多。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存储雨水的能力减弱了,植被被严重的破坏。如果我们能提高城市的存储雨水的能力,那么年降雨量会变的比较均匀。

5.人的防灾意识

目前人们的防灾意识还是非常薄弱,在片面追求所谓的美,人的舒适程度等面前,对我们的城市防灾建设意识非常的淡薄。但是每年这么多的自然灾害在不断的提示着人们,我们得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我们应把城市防灾在我们的建筑设计课程中体现出来,只有人重视了,才会真正达到人和自然的真正和谐。

四.结语

自然灾害还在不断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使我们必须诚实面对的时候了。本人在分析了城市目前的自然灾害和防灾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对目前的城市防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真正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2]周荣义,龚日朝.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1),139-145.

[3]邹其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述[J].中国民主同盟,2007,4.

[4]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5]周荣义,龚日朝.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1),139-145.

[6]邹其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述[J].中国民主同盟,2007,4.

论文作者:许再植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  ;  ;  ;  ;  ;  ;  ;  

对城市建设与城市防灾的关系及问题的探讨论文_许再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