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邓智远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讨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导致卵巢功能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住院部治疗以及在门诊随访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环磷酰胺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同对照组系统性红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能有效的改善症状,缓解病情。

关键词:吗替麦考酚酯;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会使得自身诸多脏器受到对应性影响。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以缓解和反复发作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为特点。盘状红斑狼疮损害以局部皮肤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常累及多个脏器、系统[1]。它的典型表现是面部蝶形红斑,首发症状是关节痛,全身症状低热、脱发、乏力等[2]。目前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环磷酰胺,其对患者施治后可以获得显著效果,但是在获得效果的同时,会使得患者的卵巢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呈现出极为显著的下降,进而表现出家庭矛盾以及社会矛盾的现象,所以此种问题于社会受到高度关注。本次研究意在探讨选择吗替麦考酚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此使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提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红斑狼疮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选择随机分组法完成所有红斑狼疮患者对比分组;观察组(24例):男2例,女2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61岁,平均年龄(50.03±8.73)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为(5.24±2.03)年。对照组(24例):男3例,女21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4~60岁,平均年龄(50.09.±8.48)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为(5.28±2.06)年。对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施以对比,结果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红斑狼疮患者,主要选择环磷酰胺药物展开疾病治疗。主要保证0.75克/平方米的静脉滴入剂量用药,每个月静脉滴注1次,治疗6个月,再每季应用1次,治疗6个月。

观察组的方法:口服吗替麦考酚酯(骁悉):1.0-1.5g/d用3个月后减量至0.75-1.0g/d继续服用3个月,同时给予甲泼尼龙片,起始剂量0.5-1mg/kg,根据病情酌情调整,随病情缓解激素剂量逐渐减量至5-10mg/d或隔日维持。

1.3观察指标

就两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

1.4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施治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列疾病症状获得显著性控制;有效:施治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系列疾病症状获得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反之加重,总补体(CH50)以及C3、C4降低,血沉增快。

1.5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病症疗效)等组间比较以%形式完成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同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62.50%)展开对比,观察组病症治疗总有效率(91.67%)获得显著提高(P<0.05),见表1。

3讨论

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诸多于育龄期女性人群中出现,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化。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化学因素有普鲁卡因酰胺、肼笨哒嗪以及笨妥英钠[3]。早期表现无特征性,多春季发病,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痛、皮疹和全身表现,可有多脏器受损表现:血细胞、肝脏、肾脏、心脏、脑组织等。怀疑者应做免疫检查包括抗核抗体、双链DNA抗体、抗ENA抗体和补体等[4]。

由于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被发现并及时治疗,得到了稳定控制。对于环磷酰胺药物,其主要对患者细胞周期特异性烷化剂进行作用,针对体液免疫现象可以进行强烈性抑制。能够抑制患者体内免疫系统过度的活化,避免产生细胞因子和抗体对身体的器官造成破坏;同时也可抑制DNA合成,对S期作用最明显,能抑制B细胞繁殖和抗体生成[5]。但是在选择环磷酰胺药物施治期间,如果用药剂量较大,会使得患者呈现出系列治疗并发症的现象,特别体现为性腺抑制方面。此外此种药物在应用期间,会使得红斑狼疮患者表现出冲击反应的现象,特别针对并发呈现出血管病变患者,临床无法获得确切治疗效果[6]。

作为新型免疫抑制剂其中之一,选择吗替麦考酚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施治,针对患者表现出的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可以进行有效抑制,针对患者细胞表面具有的黏附分子可以进行有效抑制,针对表现出的炎症反应可以进行有效抑制,针对表现出亢进的体液以及免疫细胞可以进行有效调节。此外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施治期间,选择吗替麦考酚酯药物施治后可以获得理想效果,并且表现出的治疗安全性尤为显著。本次研究中,同对照组系统性红斑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展开对比,观察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有效证明吗替麦考酚酯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减少用药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向守宝,鲁巧云,张彩云.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4):400-402.

[2]姜夏薇,张延芳.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环磷酰胺及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6,22(9):72-74.

[3]顾菲,冯学兵,陈纬纬,等.咪唑立宾治疗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34(6).

[4]杜转敏,杨毛吉,窦娟娟,等.常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3):327-329.

[5]董丹.小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2):83-84.

[6]鲍晓.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6(2016 年 01):51-53.

论文作者:邓智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  ;  ;  ;  ;  ;  ;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邓智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