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和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对比论文_邓宏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湖南湘西 416000

【摘 要】目的:讨论MRI和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118例多发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检查手法分为CT组和MRI组,分别对118例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方法和颅脑MRI技术进行检查。结果:在不同时间脑梗死检出率情况方面,MRI组脑梗死检出率为94.91%,而CT组的检出率为69.64%,MRI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并且在脑梗死部位的检查方面,MRI组的各项指标也优于CT组。而对于额叶、颞叶、顶叶、小脑部位的梗死检出率MRI组明显高于CT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基底节区、脑室旁、丘脑部位梗死检出率,两组无差异。结论: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MRI检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老年多发性脑梗死;颅脑MRI;颅脑CT

脑梗死是指脑部组织供血不足或者突然停止而引起的脑部病变。发病时多伴有偏瘫、神志不清以及感觉障碍等症状。发病人群多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其中具有动脉硬化、高血压或糖尿病,以及伴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老年人发病率较高[1]。该病在发病前期,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以及四肢麻木等症状,发病时比较缓慢,对患者的影响不大,但是往往几小时或者几天后病情就会达到高峰期,严重的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在临床治疗时,一般先要掌握脑梗死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病情程度等信息。所以如何有效的进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而临床中以颅脑CT以及颅脑MRI进行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为了研究两种诊断方式的具体效果,特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118例多发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118例多发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56例,年龄59至87岁,平均年龄(58.4±3.8)岁。所有患者脑梗死时间均在4天内,其中出现语言障碍的患者为39例,偏瘫的为21例,意识障碍的为28例,智能障碍的为19例,出现昏迷的为11例。梗死原因为高血压引起的有68例,动脉硬化的为38例,颅脑外伤的为13例。根据检查手法分为CT组和MRI组,分别对118例患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CT组,采用颅脑CT扫描检查方法进行检查CT基线设置为OML,扫描矩阵为500×500,其中层厚度设为1cm,层距设置为1cm,扫描延迟时间为45~55s,平均延迟时间为50s,连续扫描11层。在扫描过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扫描的强度。然后进行灌注扫描,确定最佳灌注扫描层面,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静脉注射,多层同层动态增强扫描,观察8个层面、上下3.5cm范围的脑血流灌注情况。

1.2.2MRI组,采用颅脑MRI技术进行检查。扫描序列行:T2WI、T1WI及T2FLAIR,然后进行检查,进行横轴面扫描,扫描参数为TR7000ms,TE80ms,矩阵250×250,层 厚 0.4cm,层间距为0.2cm,扫描时间25s,同时磁共振自动生成图像[3]。根据扫描图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可对特指部位进行增强扫描。图像由2名或2名以上主治医师、专长进行结果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脑部各部分梗死灶个数、大小、部位、检查所耗时间以及病灶与脑梗死所发生的时间间隔等信息,对比MRI和CT检查的总检出率、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不同梗死部位检出率及检出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进行统计,采用X2进行检验,采用t进行数据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脑梗死检出率情况的对比,在本文118例患者中,1天内就诊的为49例,1天至3天期间过来就诊的为37例,超过3天的为32例。MRI组对不同时间脑梗死检出率为94.91%,而CT组的检出率为69.64%,MRI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脑梗死部位的检查情况,MRI组检查的病灶数量明显多于CT组,并且利用MRI检查脑梗死微小病灶的能力明显强于CT检查,MRI组检查时间和发病至检查时间明显少于CT组。对比两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同脑梗死部位的检查情况,经统计,MRI组的额叶、颞叶、顶叶、小脑梗死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但是基底节区、脑室旁、丘脑的梗死检出率,MRI组和CT组无差异。见表3.

3讨论

多发性脑梗死是颅内存在多个病灶,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早期有效的诊断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检查时显现的影像进行准确的判断,对梗死部位[4]。大小等情况进行了解。而脑梗死的临床检查以CT以及MRI为主。

在本文研究中可得出,MRI组对不同时间脑梗死检出率为94.91%,而CT组的检出率为69.64%,并且在脑梗死部位的检查方面,MRI组的各项指标也优于CT组。而对于额叶、颞叶、顶叶、小脑部位的梗死检出率MRI组明显高于CT组。但是在基底节区、脑室旁、丘脑部位梗死检出率,两组无差异。说明,MRI检测技术可有效提高检出率,准确的指出脑梗死的具体位置、病灶大小,缩短了患者的检查时间,同时也缩短了患者在发病到治疗的时间[5]。但是MRI检查也存在很小的缺陷。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MRI检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路融,刘瑛,廖顺明,等.MRI与CT影像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4):611 - 613。

[2]蔡望洲,张燕,陈亮.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63 - 1464。

[3]唐孝龙,刘培琴,热依汗•尼沙。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多发性脑梗塞后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36(10):1467 - 1469。

[4]黄兵权。磁共振成像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23(30):3392 – 3393

[5]朱红霞,陈义林,林平.MRI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24(8):1386—1388

论文作者:邓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7

标签:;  ;  ;  ;  ;  ;  ;  ;  

MRI和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对比论文_邓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