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所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论文_闫莎莎

天津西青医院心内科 天津市 300380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常见临床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47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以及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有52例室性期前收缩,有20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房颤动,34例窦性心动过缓,最终6例因恶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此外,本研究证实恶性心律失常多见于晨6时到中午12时这一时间段?结论:通过分析患者所患心律失常类型采取合理用药并在高发时间段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律失常;护理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轻者表现为心绞痛,重者为心肌梗死,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1]。有数据显示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梗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75-99%的心梗患者罹患各种心律失常。本研究收集了我院收治的147例急性心梗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总结其发病原因及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1对象: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梗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47名,所有患者诊断均包括心电图及血清酶谱学,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在62-85之间,平均年龄71.8±5.6岁,疾病种类包括52例室性期前收缩,有20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房颤动,34例窦性心动过缓。

1.2治疗及监护措施

根据患者心电图所提示的心律失常类型相应的敏感药物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此外,患者床边24小时监护,每间隔一小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从而实时有效地监控患者的心电变化。

1.3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段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急性心梗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时间段并予以分段记录,记录时间段为:1—6h、6—12h、12—18h、118—24h,并比较分析。

二、结果

2.1本组患者中有6例因突发室颤经抢救无效失望,其他患者均顺利进行下一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抑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2心律失常的发病时间段构成(见表一)

三、心律失常原因分析

2.1冠状动脉的堵塞导致其分支所供血的心肌部位缺血缺氧,引起心肌组织坏死,导致心肌的电生理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从而发生心律失常;

3.2急性心肌梗死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及舒张,时常导致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出现异常,反过来影响心肌细胞本身的氧供,从而触发心律失常的发生;

3.3急性心梗导致心肌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影响患者全身脉管系统的血液循环,导致机体产生,机体容易出现低氧血症、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会产生乳酸等大量代谢物的聚集,最终破坏患者内环境的稳定,诱发心律失常心律的发生;此外,发生心肌梗塞时,植物神经反应异常,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水平紊乱,引起体液因素改变,诱发心律失常。

四、护理

4.1急救护理

急救措施:常规给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其中建立一条常规用药静脉通道,一条心律失常药物用静脉通道如果患者出现心慌、气促等交感神经兴奋的临床表现时,可以考虑可给予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如口服倍他洛尔,如有需要可以静脉推注艾司洛尔)。如果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治疗原则主要是增强血容量、缓解紧张情绪,合理的镇痛治疗、纠正内环境及祛除病因等,在上述措施未见明显效果后,可通过静脉滴注阿托品方法进行治疗。如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如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可予以给予5-10g 利多卡因实施静脉推,每隔5 -10min 重复1次或者微泵维持,如患者出现室颤,就必须立马实施心肺复苏,通知麻醉科插管,床边按压等,争取短时间内实现心肺复苏[2]。

4.2电复律护理和除颤护理。

如果使用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不能及时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就应该进行床旁电复律。选择采用100焦至200焦左右的同步直流电复律,如果此时患者出现形式颤动、扑动等情况,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心脏排血功能丧失的情况出现,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同步除颤护理。在除颤时机的选择上应在发现患者出现心室颤动的同时即可进行,以免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注意除颤部位的皮肤,严防烧灼伤。

4.3心理护理

急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疾病,患者由于畏惧疾病会加重疾病,甚至心梗患者会存在频死感,会加剧病情。针对这一点,护理人员一定要多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每位患者的个性的疾病发病过程、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等基本信息,从患者角度设身处地的出发,向患者详细讲解此类疾病的最新进展及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患患者时刻保持稳定的心情,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4.4.重视患者发病的时间段

我们的回顾性研究显示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时间段主要在于白天的6 -1 8h时间段,尤其以从清晨6点-中午12时这一时间高发 [3]?原因如下:1.白日患者交感系统兴奋导致患者儿茶酚胺等神经分泌量的含量增加;2.夜间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脏出现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减低心律失常的发生;3.早晨及上午的低温导致机体耗氧量增加,加重血管的阻力与心脏负荷,使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的几率,加重病情?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这一时间段的的定期巡查,全面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特征的变化,尤其是要注重6 -12 h时间段,及时有效的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总而言之,就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在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的前提下,通过在心律失常高发时间段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杨晓南.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护理探讨[J].饮食保健,2016,3(1):137.

[2]张立娟,董士民.护理干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125 -126.

[3]李红,杨玉凤.21 例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心律失常的护理[J].武警医学,2015,28(3):18 6 -187 .

论文作者:闫莎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心梗所致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论文_闫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